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03篇
  免费   445篇
  国内免费   658篇
测绘学   322篇
大气科学   254篇
地球物理   745篇
地质学   1490篇
海洋学   400篇
天文学   1537篇
综合类   226篇
自然地理   93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137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109篇
  2016年   130篇
  2015年   138篇
  2014年   164篇
  2013年   230篇
  2012年   181篇
  2011年   173篇
  2010年   190篇
  2009年   315篇
  2008年   351篇
  2007年   383篇
  2006年   366篇
  2005年   312篇
  2004年   279篇
  2003年   263篇
  2002年   239篇
  2001年   219篇
  2000年   191篇
  1999年   212篇
  1998年   190篇
  1997年   101篇
  1996年   86篇
  1995年   85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根据海底管道路由潜在风险的特点及风险类型,提出了一种将层次分析法(AHP法)和灰色模式识别理论相结合的海底管道系统路由定量风险评估方法,该方法利用AHP确定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色模式识别理论,建立识别结果标准,并结合实际工程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2.
We present a new method to characterize free gas, gas hydrates and carbonate concretions occurrence which are considered as high-risk factors for sub-sea developments in the Niger delta. This method is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3D seismic data to the geotechnical site characterizations using piezocone CPTU tests (Cone Penetration Test with additional measurement of the pore water pressure). A special processing of the 3D seismic data has enabled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interval compressional velocity. Using the effective-medium theory, velocity anomalies (negative and positive) within the first 15 m were translated in gas hydrate and free gas distribution. The calibration of the P wave velocity anomalies was done thanks to in-situ geotechnical testing carried out during two oceanographic surveys (2003 and 2004). Comparison between in-situ testing, recovered cores and the prediction of the gas and the gas hydrate distribution based on the compressional wave velocity have shown that 3D seismic data is a valuable tool to identify heterogeneous areas but the use of the piezocone was essential to discriminate between gas hydrate occurrences and carbonate concretions' presence. Furthermore, in-situ compressional wave velocity (Vp) measurements have clearly demonstrated what it was suspected from the 3D seismic data, the co-existence in the study area between gas hydrate and free gas.  相似文献   
93.
建立地层孔隙网络模型描述微观孔喉特征,利用逾渗方法计算基于微观渗流机理的相对渗透率曲线,并将之应用到数值模拟计算中,给出考虑微观渗流特征的方程,并进行数值求解,得到地层中流体分布特征。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可以得到基于微观特征的剩余油分布数量和形式,为调剖堵水、化学驱提供技术参数,实现微观渗流机理与宏观计算的结合。  相似文献   
94.
经典选权迭代法研究与两步抗差估计的提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随着权函数的不同出现了不同的抗差估计方法,相应不同的抗差估计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不足或者缺陷。详细地论述了几种经典的选权迭代抗差估计方法的不足,并从理论出发,提出了两步抗差方案。  相似文献   
95.
基于非等间距模型的建筑物沉降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清海 《测绘科学》2008,33(3):59-61
该文基于实测资料进行建筑物沉降预测。在灰色模型和泊松曲线模型理论的基础上,引入对非等间距数列进行变换处理的方法,从而建立了非等间距预测模型。结合建筑物沉降监测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两种预测方法均能较好地反映建筑物的沉降趋势。  相似文献   
96.
干旱区植被生态需水理论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植被生态需水的概念及其内涵,评价了植被生态需水的主要研究理论——生态适宜性理论、系统阈值理论、水文循环水量平衡理论、农业气象学理论,评析了各种理论在实践应用中的优缺点。指出在未来的植被生态需水研究中应加强生态体系健康标准建立、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数值模拟模型构建,研究中还必须注重植被生态需水的时空特性,充分利用“3S”技术手段和先进的科学试验设备,全方位、多角度获取不同研究区域的基础信息,为建立植被生态需水理论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97.
论企业的激励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激励的作用及激励机制建立的基本原则谈起,从物质激励要和精神激励相结合,多跑道、多层次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实施,充分考虑员工的个体差异,实行差别激励的原则,企业家的行为是影响激励制度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等多方面的内容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98.
文章简要评述了地质灾害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发展现状、滑坡灾害多种监测预报判据的利弊。利用综合信息处理决策方法,提出了基于权变理论的滑坡灾害监测预报新思路。分析了滑坡成灾的权变特征、环境因素和决策因素,建立了滑坡灾害预报决策概念模型。进一步探讨了在预报决策中应遵循的动态性及满意性原则,为提高地质灾害监测预报理论的科学性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与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99.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spatial and functional evolution of a central place system as market conditions change with population growth. Utilizing a partial equilibrium optimization model, we examine the spatial response of two economic sectors to increases in market populations resulting from natural increase and migration. Response in both sectors is conditioned by threshold demand, with factor prices also affecting one of the sectors. As the central place system evolves it exhibits spatial and 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that are initially consistent with a Löschian landscape, then a Christallerian landscape at higher populations, while at even larger populations Krugman’s landscape emerges.  相似文献   
100.
超高压变质矿物的某些显微构造缺陷可能指示了岩石短暂和快速抬升过程。文中报道了中国大别山双河地区超高压硬玉石英岩矿物显微构造缺陷的透射电镜(TEM)和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FTIR)的研究结果。用TEM研究方法,在硬玉石英岩中硬玉包裹体内发现了亚微米级天然蒙钠长石(MA,C2/m)、高钠长石(HA,C)和低钠长石(LA,C)三种多形变体。表明岩石在折返过程经历过高温变质作用(>930℃),以及退变质过程的快速冷却;在石英包裹体内发现了纳米级柯石英和石盐子矿物,提供了柯石英转变为石英以及峰期变质条件下高盐流体存在的证据。"名义上无水矿物"(NAMs)的结构水(OH/H2O)是以缺陷形式赋存于矿物结构中。FTIR分析结果显示硬玉、石榴石、金红石和石英中结构水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000×10-6、(900~1600)×10-6、>2000×10-6和<4×10-6,硬玉石英岩全岩含水量为(490~600)×10-6,表明在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过程中,地壳或原岩中的水可以通过这些NAMs携带到地球深部。该类显微构造缺陷可能是大陆碰撞造山带在高应变速率下的局部弱化和深部断层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