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2篇
测绘学   24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22篇
地质学   127篇
海洋学   1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7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邓毛颖  邓策方 《热带地理》2021,41(4):760-768
存量建设土地再开发过程中对增值利益的合理分配是推动城市更新实施的关键,而多方参与主体为此进行的复杂利益博弈,则是城市更新工作的阻力。鉴于此,以广州城中村改造为例,基于利益主体博弈视角,分析城市更新政策演进中利益分配格局的转变,并从价值导向、权益认定和管理体系三方面阐释影响城市更新主体利益平衡难、博弈周期长的难点,进而从促进存量时代城市更新实施的目标出发,结合改造方案编制的技术要点、审批流程与制度设计,从“公共优先、权益共享、一体化实施”3个方面提出了利益统筹的对策,以及引导价值转变,到合理认定权益,并通过管理体系统筹利益分配的实施路径,以加快城市更新共识的达成,实现存量土地价值盘活。  相似文献   
32.
研究目的:"三旧"改造项目改造后效益评价是对改造后的项目进行有效性、合理性、节地率等方面的定量化评价。研究方法:通过评价指标及权重录入、评价模型建立、评价结果展示输出,建立评价数学模型。研究结果:建立"三旧"改造项目改造效益评价体系研究,对部分已完成改造项目进行效益评价。研究结论:构建了"三旧"改造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分析"三旧"改造效益,对改造后的项目进行有效性、合理性、节地率等方面的定量化评价,给政府部门决策提供有效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33.
吉林省经济效率差异及空间格局演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吉林省2003~2013年经济效率差异和空间格局演变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吉林省经济发展总体效率相对较高,纯技术效率值较为稳定,规模效率值波动上升,处于规模收益持续递增阶段,规模效率始终是影响综合效率的主要原因;中部地区的综合效率水平高于东部和西部;在分解效率方面,与综合效率大致相同,中部地区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高于东部和西部;受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影响,不同城市投入的资源水平存在差异,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呈现出由中部地区向东、西部扩张的空间格局。不同城市类型、城市规模对吉林省经济效率演变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区域经济政策、市场经济、工业基础和产业集聚、科技水平等驱动力共同作用于吉林省经济效率空间格局的演化。  相似文献   
34.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可以有效促进人体内胆固醇的代谢外排,其水平的高低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呈负相关关系,是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与保护因素。厘清我国中老年人群HDL-C水平的地理分异特征及环境影响因素,对我国心血管疾病防治工作的开展有重要意义。论文基于中国中老年人纵向追踪调查,利用全局空间自相关、冷热点分析等方法阐释中国中老年人群HDL-C水平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变化趋势,同时对比引入随机森林回归模型及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探讨HDL-C水平空间分布的环境影响因素及其指示作用。结果表明:中国中老年人群HDL-C水平表现为女性高于男性、农村高于城镇,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整体呈现出“北低南高,中间过渡”的分布格局,且北方出现了以内蒙古、河北、辽宁为代表的低值聚集区,南方出现了以广东、广西、云南为代表的高值聚集区;SO2、NO2、降水、气压、PM10和PM2.5是影响中老年人群HDL-C水平差异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其中高浓度的空气污染物是造成HDL-C值较低的危险因素,充沛的降水和低压环境是防治HDL-C值较低的保护因素。因此,今后关于HDL-C血脂异常防控工作在全国各地应注重其空间分布规律,重点加强对HDL-C低值区的监测,以达到因地制宜、精准防控的目的。  相似文献   
35.
闽东南沿海老红砂沉积地层与形成时代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采用岩石地层学、磁性地层学和地球化学等方法,结合TL、ESR和14C等测年,对广泛分布于闽东南沿海的老红砂沉积地层及其形成时代进行了划分。结果表明,该区老红砂沉积地层可综合划分为5个地层段,其中老红砂层可分出3个地层段,分属60~40 ka B.P.、30~25 ka B.P.和20~10 ka B.P.所形成;两个古土层,反映大约在40~30 ka B.P.和25~20 ka B.P.老红砂的发育有过两次较长时间的沉积间断或减弱。  相似文献   
36.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吉林省新型城市化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我国21世纪重要的区域开发战略,作为东北地区重要组成部分的吉林省如何抓住这个机遇,推进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化质量,走出一条新型城市化之路,从而拉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这一宏观背景下,客观分析了吉林省城市化的现状特点、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指出吉林省新型城市化未来发展重点是加强长吉大都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建设,积极发展中等城市,完善城镇体系,构建“一群三组团”的城市体系格局,形成职能分工明确、功能协调,具有较强的综合竞争力的城市群体。  相似文献   
37.
阶地型古老滑坡体形成后,长期受各种营力影响,导致古老滑坡地貌形态破坏严重甚至消失。目前遥感技术和普通工程地质调绘很难发现这些滑坡的存在,给工程建设和后期运营造成较大安全隐患。为准确识别形态特征不明显的古老滑坡体,从阶地物质结构特征演变入手,找到阶地受剪切破坏产生的典型物质结构特征,将地层结构错断、卵砾石异常定向排列、摩擦镜面和泥包粒的眼球构造等作为滑坡准确识别依据。首先采用沿沟谷进行工程地质测绘的纵横交错追踪法确定滑坡体纵向范围和滑面形状,再结合地貌特征推测各级、块滑坡平面范围和分布,最后用点状勘探工程验证和校正推测结论。可将其总结为由"地貌异常、沿沟追踪、面上推断、点状校验"组成的阶地型滑坡识别方法,即物质结构异常推断法。结合线状工程勘察设计各阶段工作特点,提出线状工程前期工作中阶地型滑坡识别步骤,并在临渭高速公路工程建设项目中取得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38.
The role of wave forcing on the main hydro-morphological dynamics evolving in the shallow waters of the nearshore and at river mouths is analyzed. Focus is mainly on the cross-shore dynamics that evolve over mildly sloping barred, dissipative sandy beaches from the storm up to the yearly timescale, at most. Local and non-local mechanisms as well as connections across three main inter-related subsystems of the nearshore – the region of generation and evolution of nearshore bars, river mouths and the swash zone – are analyzed. The beach slope is a major controlling parameter for all nearshore dynamics. A local mechanism that must be properly described for a suitable representation of wave-forced dynamics of all such three subsystems is the proper correlation between orbital velocity and sediment concentration in the bottom boundary layer; while specific dynamics are the wave–current interaction and bar generation at river mouths and the sediment presuspension at the swash zone. Fundamental non-local mechanisms are both infragravity (IG) waves and large-scale horizontal vortices (i.e. with vertical axes), both influencing the hydrodynamics, the sediment transport and the seabed morphology across the whole nearshore. Major connections across the three subsystems are the upriver propagation of IG waves generated by breaking sea waves and swash–swash interactions, the interplay between the swash zone and along-river-flank sediment transport and the evolution of nearshore sandbars. © 2019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39.
吴敏  雷正超  唐丽  毛磊  王志栋  李兴坚 《地震工程学报》2020,42(5):1141-1145,1158
使用相同带宽、同类型地震计BBVS-120观测记录数据,对高台地震台新旧观测山洞的台基环境噪声、地震监测能力及震相记录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高台测震新山洞的地震监测水平优于旧山洞,部分地区新山洞对于核面反射波的记录更加清晰。  相似文献   
40.
为防止老滑坡路段路堑开挖过程中出现路堑边坡失稳的问题,以在建某高速公路老滑坡段路堑失稳边坡为例,借助数值分析,进行了老滑坡路段路堑开挖与超前支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一般宽平台开挖模式能提高边坡的整体稳定性;然而,对于存在具有膨胀性质滑带土的牵引式老滑坡,坡脚采用宽平台刷坡减重不利于路堑边坡的稳定,必须要采取超前支护,如锚索、抗滑桩等,必要时要紧急采取清方卸载措施。2)锚索超前支护能够有效抑制边坡变形,需采用有效措施提高设置在坡脚处锚索的抗拉强度,如施加预应力等。3)抗滑桩超前支护应注意桩位、桩长、桩距的优化设计。建议抗滑桩采用锚拉,对桩前坡体中的滑带进行超前注浆,有必要沿老滑坡主滑方向布置多排抗滑桩,或采用h型桩体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