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7篇
  免费   462篇
  国内免费   1077篇
测绘学   99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356篇
地质学   2513篇
海洋学   260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67篇
自然地理   3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113篇
  2015年   134篇
  2014年   160篇
  2013年   134篇
  2012年   161篇
  2011年   194篇
  2010年   173篇
  2009年   212篇
  2008年   166篇
  2007年   167篇
  2006年   213篇
  2005年   172篇
  2004年   171篇
  2003年   126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93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Behavior of Pile Groups under Lateral Load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Based on investigation and model tests, an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research work on group effect for pile groups under lateral loads relating to the code of fixed offshore platforms, a series of studies have been performed on the behavior and failure mechanism of laterally loaded pile groups, critical pile spacing inducing group effect, lateral bearing capacity of pile groups and its main influence factors, the stress-strain relationship for single piles and pile groups and so on. Some new laws about non-uniformity of load distribution in the longitudinal direction of pile groups and load-deflection (p - y) curves for pile groups have been discovered, and an empirical formula is presented in order to remedy the defect of current calculating methods at home and abroad. These results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in the design of pile foundation under lateral loads.  相似文献   
12.
海上平台桶形基础模型压力压贯与负压沉贯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海上平台桶形基础模型(模型桶)压力压贯和负压沉贯的试验概况,对比分析了两者贯入力的巨大差异和产生的原因,给出了模型桶压力压贯中贯入深度与压力的关系,负压没贯负压与贯入深度,抽吸泵流量,基土渗流量,桶内土塞隆起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负压沉贯可以大大降低以砂质粉土为基土的土抗力,为在胜利油田类似基土海域海上平台应用桶形基础提供了试验依据,为海上现场导管架桶形基础平台的安装就位施工和控制提供了  相似文献   
13.
不同软基处理方法适用性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总结分析了国内外现有的软土地基处理的各种方法。通过对采用不同方法进行软基处理的工程实例处理效果的定量对比,发现不同软基处理方法的适用性差异很大,多数工程中仅用一种方法很难达到设计要求,而两种或多种方法联合则可望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以我国第一座桶形基础采油平台工程实例为原型,采用三维有限元计算方法对桶形基础稳定性分析。平台在波浪、风等荷载作用下,其稳定性不仅与平台的整体结构有关,而且与桶形基础及其周围土体相互作用相关。在计算中,利用薄层摩擦单元模拟土与结构间的相互作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分析结果表明桶形基础采油平台在设计条件下运行是较为稳定的。  相似文献   
15.
宋子东 《海岸工程》2005,24(1):59-62
分析了新建水坝及社会经济发展因素对坝下游水流及泥沙的影响,用一个简易河床模型来说明新建大坝后下游河床的演变规律,通过坝下游河床一般演变分析来阐述局部冲刷对已建水工建筑物基础的影响及对已建水工建筑基础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6.
文中介绍了软基快速建造码头的方法与技术。在含水量高、孔隙比大、渗透系数小、埋藏深厚、承载力与抗剪强度低、灵敏度高的软弱地基上,采用软基快速筑堤方法和鲎式硬壳堤坝技术,22 d时间完成码头建造,投入使用1 a多时间,一直未出现裂缝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复合加载模式作用下地基承载性能数值分析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确定竖向荷载(V)、水平荷载(H)和力矩(M)共同作用下建筑物地基的破坏模式及在荷载空间(H,V,M)中的破坏包络面是地基设计中的关键问题。为提高Swipe试验方法计算精度,提出了改进方案,进而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复合加载模式作用下均质粘性土地基上条形基础的破坏包络面。计算表明,基于改进Swipe试验方法的数值模拟结果明显好于常规Swipe试验方法。针对海洋工程中实际复合加载模式的特点,探讨了竖向荷载分量V对地基破坏模式和H-M荷载平面上的破坏包络线的影响,结果表明竖向荷载分量显著地改变了地基的破坏模式及包络线的形状。  相似文献   
18.
埕岛油田海上石油平台基础冲刷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海洋石油平台的建立会改变平台周围的水动力条件,其中平台的基础及与之连接的海底管缆(输油管道、注水管道、海底电缆等)附近产生冲刷现象,对平台和海底管缆的安全造成威胁。根据对研究区典型平台的4次实洲水深并结合以往资料,分析了埕岛油田海上石油平台基础冲刷的过程及其规律。  相似文献   
19.
Experimental studies on the fric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concrete and the top surface of a rubble mound foundation in China are reviewed. Through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test results,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research is comprehensively analyzed. An experiment is carried out in the condition similar to prototype. The process curve of friction coefficient with the test block sliding is analyzed and a standard for determination of the friction coetfficient is defined. The variation features of the friction coefficient are analyzed on the basis of the present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other studies in China. It is shown that the friction coettfficient between concrete and the top surface of a rubble mound foundation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foundation pressure, and the friction coettqcient for a very fine leveling bed is smaller than that for a fine leveling bed.  相似文献   
20.
由于桩-网复合地基的结构形式比较复杂,难以采用解析法求得其应力和位移。利用有限差分法对某桩-网法路堤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取得了较好结果。计算结果显示,桩间土沉降线为悬链线,与现场位移监测结果吻合较好;桩身弯矩和桩土应力反映了桩-网复合地基的一些受力机理。分析认为,桩间土沉降较大的主要原因是由土体本身压缩及桩侧弯引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