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2篇
海洋学   57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采用在培养液中添加亚硒酸来实现藻对无机硒的富集和转化,制备一种含硒的紫球藻(Porphyridiumsp.)胞外多糖(Se-PSP);通过DAN荧光法测硒含量及红外光谱,对硒是否结合在多糖上进行了初步探讨;用四唑盐比色法(MTT)研究了不同浓度含硒的紫球藻胞外多糖对3种体外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通过建立荷瘤小鼠模型,研究了含硒多糖对腹水瘤S180的作用。结果表明含硒的胞外多糖含硒量约为0.015mg/g,40,80mg/LSe-PSP对3种肿瘤细胞SMMC7721、A549、A357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尤其是对SMMC7721抑制程度最为明显。荷瘤小鼠模型实验结果表明100mg/(kg.·d)Se-PSP可以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时间,Se-PSP有可能成为一种抗肿瘤药物。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长期暴露条件下Cu2+对序批式反应器(SBR)性能及其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EPS)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进水中加入10 mg·L-1的Cu2+后,在SBR运行的第16~55天,COD和NH+4-N的去除率保持稳定;在第56~75天,COD和NH+4-N的平均去除率与进水Cu2+浓度为0 mg·L-1时相比分别下降了3.88%和6.41%。浓度为10 mg·L-1的Cu2+长期作用下,活性污泥中EPS、松散附着EPS(LB-EPS)和紧密附着EPS(TB-EPS)产量及LB-EPS和TB-EPS中蛋白质(PN)含量增加。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表明10 mg·L-1 Cu2+的长期暴露导致TB-EPS中PN的C=O键、N-H键和C-O键相对含量降低。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试结果显示在10 mg·L-1 Cu2+长期暴露条件下,LB-EPS和TB-EPS中元素Cu和O百分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0.25~3 mmol/L浓度的NaHSO3对紫球藻(Porphyridium violaceum)和0.06~0.96 mmol/L浓度的NaHSO3对蓝隐藻(Chroomonas placoidea)的叶绿素荧光参数(PSII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ETR、光化学淬灭qP、非光化学淬灭NPQ)、细胞密度、干重、胞外多糖和藻胆蛋白含量的影响。研究表明,较低浓度的NaHSO3对紫球藻和蓝隐藻的生长及活性物质积累有促进作用,2种微藻进行生长和活性物质积累的最适NaHSO3浓度分别为0.5和0.12 mmol/L,此条件下,实验结束时,2种微藻的Fv/Fm、rETR、qP、细胞密度、干重、胞外多糖和藻胆蛋白含量均达到最大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紫球藻的最终细胞密度、干重、胞外多糖和藻胆蛋白含量分别比对照组增加了36.0%、19.1%、71.8%和69.0%。蓝隐藻的上述参数在NaHSO3浓度为0.12 mmol/L时则比对照组增加了60.8%、45.4%、60.0%和53.1%。另一方面,NaHSO3浓度为2~3 mmol/L时显著抑制紫球藻生长及活性物质积累,NaHSO3浓度为0.48~0.96 mmol/L则不利于蓝隐藻生长及活性物质积累。研究结果表明,适合紫球藻和蓝隐藻生长及胞外多糖和藻胆蛋白积累的最佳NaHSO3浓度分别为0.5和0.12 mmol/L,该研究为2种微藻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The ex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 hydrolase-producing strain EP-1 was isolated from seawater and identified as Paenibacillus pabuli. Furthermore, a homogeneous ex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 hydrolase from Paenibacillus pabuli EP-1 was purified by combining ion-exchange chromatography and size exclusion chromatography with a purification fold of 90.69 and recovery of 16.23%.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purified polysaccharide hydrolase revealed a molecular mass of 38 k Da and optimum activity at 45℃ and pH 6.0. The polysaccharide hydrolase maintained its stability within a wide range of pH(3.0–12.0) and thermal stability when the temperature was below 50℃. The presence of Hg2+, Fe2+, Mn2+, Co2+ and SDS notably decreased hydrolase activity, and organic solvents such as formaldehyde, acetone, DMF and acetonitrile completely inhibited hydrolase activity. The purified hydrolase had no activity on agar, carrageenan, gellan gum, sodium alginate, or starch, but effectively hydrolyzed the polysaccharide from Ulva prolifera. The Km and Vmax values of this hydrolase were 43.84 mg m L-1 and 4.33 mg m L-1 min-1, respectively. The sequence analysis with quantitative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indicated that the hydrolase was an endoglucanase.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对一株经太空搭载后选育的海水钝顶螺旋藻诱变株H_(11)的室外产多糖能力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在广州秋季室外平均温度为27°C下,诱变株H_(11)的生物量产率、总糖含量、总多糖含量和水溶性多糖含量分别为19.09±0.03 mg/(L·d)、27.89±1.28%DW、20.95±0.87%DW和19.74±0.93%DW。与野生株WT相比,H_(11)的生物量、总糖、总多糖和水溶性多糖的产率分别提高了15.39%,148.93%,176.50%和187.70%。在冬季室外平均培养温度为17°C条件下,诱变株和野生株生长速率及多糖产率都有所降低,但诱变株在产多糖能力上仍显著高于野生株(P0.05)。研究表明海水钝顶螺旋藻诱变株H_(11)产多糖能力极高,具有可观的产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以灰树花发酵菌丝体水不溶性多糖GF4A为原料,以三氧化硫三甲胺盐(SO3·Me3N)为酯化试剂,探讨了GF4A的硫酸酯化工艺.实验结果表明,当三氧化硫与GF4A中单糖摩尔比为5.8∶1、反应温度为80 ℃、反应时间6 h时,所得酯化产物(SGF4A)水溶性好、产率高.该产物硫酸酯取代度为1.6, 相对分子质量为88 kD.通过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碳谱分析表明,糖残基中所有C-6羟基以及部分C-4和C-2位羟基被酯化.体外实验表明,SGF4A具有较好的抗凝活性.  相似文献   
17.
以初始体重(1.88±0.01)g的大黄鱼(Poseudosciaena croceaR.)为研究对象,探讨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和非淀粉多糖酶对大黄鱼生长、体组成以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和非淀粉多糖酶对大黄鱼的成活率无显著影响,但却显著提高了大黄鱼的特定生长率(p<0.01)。饲料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对大黄鱼鱼体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含量及身体总能均无显著影响。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对大黄鱼鱼体水分、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及身体总能也无显著影响,但却显著提高了鱼体的灰分含量(p<0.05)。饲料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和植酸酶后,大黄鱼胃和肠道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均有上升趋势,并且添加非淀粉多糖酶能显著提高大黄鱼胃和肠道淀粉酶活性,添加植酸酶能显著提高大黄鱼胃和肠道蛋白酶活性(p<0.05)。然而,大黄鱼胃和肠道脂肪酶活性并没有受到2种酶制剂添加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红树林海洋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活性物质初步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从广西北部湾红树林海洋淤泥中分离筛选到270株海洋细菌,用喉癌细胞Hep-2的细胞毒作用为筛选模型,用SRB法检测这270株海洋细菌的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活性,其中13株呈阳性反应。依据形态和生理生化反应特征及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其中一株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PLM4。取该菌株液体培养上清液,检测对人喉癌细胞Hep-2的生长抑制率为63.9%,经过凝胶过滤层析分析获得2个活性峰,其中活性高的峰估计平均分子量为116kd。采用经典显色反应法初步判断该活性物质为多糖。  相似文献   
19.
利用透射电镜观察研究SBR反应器中的好氧污泥颗粒。结果显示,不同成熟度的好氧污泥颗粒呈现不同的超微结构特征:成熟度高的污泥颗粒中细菌的微群落化程度高,细菌密度大,颗粒中富含构成细菌之间及微群落之间连接结构的胞外多聚物。而在成熟度低的污泥颗粒中细菌微群落化程度较低,细菌密度相对较小,构成菌间及微群落之间连接的胞外多聚物结构松散或缺失;以电镜钌红染色技术标记好氧污泥颗粒中的多糖,显示了好氧污泥颗粒中多糖的分布与结构特点,为进一步研究污泥颗粒的形成机制、多糖对污泥颗粒稳定性和沉降性能的作用机理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大鼠肝脏经匀浆、硫酸铵盐析和DEAE-纤维素柱层析,得到部分纯化的Ⅰ型和Ⅱ型蛋白激酶A。将两型酶制剂在体外分别与藻酸双酯钠孵育,藻酸双酯钠对两型酶的活性均有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