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53篇
测绘学   25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74篇
地质学   97篇
海洋学   15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2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7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徐晶  邵志刚  刘静  季灵运 《地球物理学报》2017,60(10):4056-4068
本研究基于分层黏弹介质模型,考虑同震位错效应和震后黏滞松弛效应,分析巴颜喀拉地块东端1976年松潘地震序列、2008年汶川8.0级地震、2013年芦山7.0级地震和2017年九寨沟7.0级地震等多次大地震的可能存在的触发关系,计算大地震引起的周边各主要断裂的库仑应力变化.结果显示,1976年松潘地震序列各次地震间关系密切,存在明显的相继触发作用;综合考虑同震和震后效应,汶川8.0级地震对同属于龙门山断裂带的芦山7.0级地震有触发作用,且震后效应影响不可忽略;1976年地震序列,特别是1976年8月16日7.2级地震促进了2017年8月8日九寨沟7.0级地震的发生;汶川地震对九寨沟地震的影响研究中,采用不同的汶川地震同震位错模型,计算结果有差异.综合考虑多次大地震对周边断裂带的影响,龙门山断裂带南段、鲜水河断裂带中南段、平武—青川断裂北段、灌县—安县断裂北段、文县断裂的累积库仑应力增加显著,巴颜喀拉地块东端的东昆仑断裂带东段、迭部—白龙江断裂带西段以及金沙江断裂带库仑应力亦有所增加.综合考虑各重要断裂带已有的大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果和库仑应力变化计算结果,龙门山断裂带南段、鲜水河断裂带中南段、东昆仑断裂带玛沁—玛曲段和金沙江断裂带的发震紧迫性有所增强,需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22.
鲜水河断裂带北西段跨断层基线变化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13年芦山M_s7.0地震发生后,鲜水河断裂北西段的侏倭、虚墟等跨断层测点基线测项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变化,异常核实结果认为基线异常属实.该异常变化是否与芦山地震的发生存在一定关联性,值得深入研究.本文首先分析芦山地震发生前后鲜水河断裂北西段不同基线长度的变化特征.基于鲜水河断裂带及邻区三维非线性黏弹性有限元模型,以GPS观测资料、同震静态滑移量作为约束,通过开展多组数值模拟实验,探讨下地壳不同流变特征下,芦山地震发生前后不同阶段,不同跨断层基线长度的时序动态变化特征.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侏倭、虚墟基线测点原始观测资料均表现出地震发生时基线长度减小,发生后短时间内反向快速恢复及增加的协同变化;2)在以GPS观测数据为约束的块体间差异性运动的动力学边界条件下,鲜水河断裂表现为左旋走滑运动;3)模拟结果显示,地震发生时测点间距离迅速减小,表现为断层右旋的特征,这与实际观测资料反映的结果一致;4)鲜水河断裂带两侧地块的下地壳黏滞系数分别取10~(18)Pa·s、10~(19)Pa·s时,由于黏弹性松弛效应的影响,造成基线长度在地震发生后短时间尺度内快速增加.对比分析认为,地震后短时间内实测资料反映的基线长度快速增加的特征可能是黏弹性松弛效应与构造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3.
Image relaxation matching based on feature points for DSM genera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 image matching is a basic and crucial process for automatic DEM generation.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ed a image relaxation matching method based on feature points. This method can be considered as an extention of regular grid point based matching. It avoids the shortcome of grid point based matching. For example, with this method, we can avoid low or even no texture area where errors frequently appear in cross correlaton matching. In the mean while, it makes full use of some mature techniques such as probability relaxation, image pyramid and the like which have already been successfully used in grid point matching process. Application of the technique to DEM generaton in different regions proved that it is more reasonable and reliable.  相似文献   
24.
宜-巴高速公路泥质红砂岩三轴应力松弛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软岩应力松弛特性研究是其长期力学特性研究的重要方面,亦是保证高地应力软岩隧道长期安全稳定的关键。采用TLW-2000三轴流变仪,对宜-巴(宜昌至巴东)高速公路泥质红砂岩进行围压为30 MPa的应力松弛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松弛过程中,随着松弛损伤的发展,导致松弛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征。对松弛过程中损伤耗散能变化规律的分析,建立松弛损伤的演化方程,并将损伤因子引入到西原模型中建立非线性的松弛损伤模型,通过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所建模型的合理性,可为宜-巴高速公路高地应力软岩隧道长期稳定性分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5.
彭芳乐  史文政  谭轲 《岩土力学》2015,36(Z2):648-654
采用非线性弹塑黏性有限元法模拟了砂土地基变速率加载室内试验,再现了砂土地基荷载-沉降曲线对加载速率突变、砂土蠕变以及应力松弛等加载情况下的响应和瞬时黏性中砂土黏性随加载进行的衰减现象。在有限元分析中,以非线性三要素模型为理论框架构建了可以综合考虑砂土黏性特性的弹塑黏性本构模型,用动态松弛法进行有限元求解,最后通过有限元与室内试验的对比分析研究了砂土地基所具有的黏性特性,同时验证了非线性三要素弹塑黏性模型用于模拟砂土黏性特征的合理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26.
2008年汶川MS8.0地震对周边断层地震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分析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MS8.0级地震对周边断层地震活动的影响,本文首先基于Burgers体黏滞松弛模型计算汶川MS8.0级地震引起的库仑应力动态演化,分析认为2008年汶川MS8.0级地震在周边断层上引起的库仑应力显著增加的主要有四个断层段,分别为鲜水河断裂道孚-康定段、东昆仑断裂东段玛曲段、青川断裂和龙门山断裂南段.而且震后4年内黏滞松弛引起的库仑应力变化量可能与同震变化相当,相当于再发生一次汶川地震所造成的影响,因此震后效应在分析强震影响时不应忽略.本文基于强震引起的库仑应力变化动态演化,结合背景地震发生率、由Dieterich(1994)模型给出地震发生概率,结合相关构造地质、历史地震、余震活动等方面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上述4个断裂段地震危险性由高到低依次为鲜水河断裂道孚-康定段、龙门山断裂南段、东昆仑断裂东段玛曲段和青川断裂.  相似文献   
27.
饱和砂岩的黏弹行为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Metravib热机械分析仪,用正弦波进行加载,实验时固定静载为100 N,正弦波动载荷恒为60 N,将总载荷控制在屈服点以下;在温度为-50~125℃,升温速率为1℃/min,频率为5~1000 Hz的条件下,对泵油饱和长石砂岩、彭山砂岩样品进行单轴循环加载实验,求取泵油饱和长石砂岩和彭山砂岩的衰减、耗散角、模量...  相似文献   
28.
马兰黄土动强度及其微结构变化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土斜坡灾害已经成为黄土地区农村城镇化及交通建设的瓶颈,是当前地质灾害领域的研究热点.因震(振)动影响而降低黄土强度、改变黄土自身结构形态的研究是揭示黄土斜坡灾变机理的基础.基于GDS试验系统,采用应变控制等效正弦波逐级加载方式,进行马兰黄土动三轴试验;利用扫描电镜,观察马兰黄土试验前后微结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马兰黄...  相似文献   
29.
岩石的应力松弛,应变硬化和应变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岩石应力松弛的某些基本特征,分析了应力松弛测试的基本理论,特别就岩石应力松弛中的应变硬化和软化现象提出了作者的见解,并导出了其数据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30.
3.0T磁共振的临床应用特点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对3.0T磁共振信噪比、磁敏感性效应、电介质效应、化学位移效应、驰豫时间和特殊吸收率5方面的特点、优势与不足进行分析和研究,帮助了解3.0T的一些基本物理知识,正确认识3.0T的临床应用价值,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其在临床和科研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