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51篇
测绘学   24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29篇
地质学   101篇
海洋学   19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3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41.
The rift valley at three widely separated sites along the Mid-Atlantic Ridge is characterized using geological and geophysical data. An analysis of bottom photographs and fine-scale bathymetry indicates that each study area has a unique detailed geology and structure. Spreading rates are apparently asymmetric at each sit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ectonic and volcanic structure and hydrothermal activity show that various stages in the evolution of the rift valley are most favorable for seafloor expression of hydrothermal activity. In a stage found at 26°08 N, site 1 (TAG), the rift valley is narrow, consisting of both a narrow volcanically active valley floor and inner walls with small overall slopes. High-temperature hydrothermal venting occurs along the faster spreading eastern inner wall of this U-shaped rift valley. Site 2 (16°46 N) has a narrow valley floor and wide block faulted walls and is at a stage where the rift valley is characterized by a V-shape. No neovolcanic zone is observed within the marginally faulted, predominantly sedimented floor and hydrothermal activity is not observed. The rift valley at site 3 (14°54 N), with postulated extrusive volcanic activity and a stage in valley evolution tending toward a U-shape, shows evidence of hydrothermal activity within the slightly faster spreading eastern inner wall. Evidence for tectonic activity (inward- and outward-facing faults and pervasive fissuring) exists throughout the wide inner wall. Hydrothermal activity appears to be favored within a U-shaped rift valley characterized by a narrow neovolcanic zone and secondarily faulted inner walls.  相似文献   
342.
南海北部水深80—250m的外大陆架和上大陆坡海底,有大片沙波地貌分布,它们主要是晚更新世末次冰期低海面时遗留下来的滨海沙波、沿岸沙丘、沙堤和沙垄,属残留沙体地貌。它们明显沿着本次冰期时形成的最低海岸线两侧分布,但在现代海底底流作用下,其两翼及沙波谷部发育有次一级的小型沙波或沙纹,它们的形态细小、排列紧密,与残留沙体地貌组成复式海底沙波。这就是流动沙波,是不稳定的地质因素,对海底工程有一定危害,但根据外大陆架实测底流数据,运用计算机数学模型方法计算,表明在细沙和中细沙大面积覆盖区,海底沙波每年均以0.166—0.534m的速度向深海方向迁移,移动速度相当缓慢,其对海底工程设施不会造成直接危害。  相似文献   
343.
344.
学习向量量化神经网络在多波束底质分类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利用多波束测深系统获取的反向散射强度数据,应用学习向量量化(learning vector quantization,LVQ)神经网络分类方法实现了对海底砂、砾石和基岩等底质类型的快速、有效的识别。通过比较,证明了该方法能较好地区分出不同海底底质类型。  相似文献   
345.
346.
347.
348.
大南海地区新生代板块构造活动   总被引:26,自引:8,他引:2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姚伯初  万玲  吴能友 《中国地质》2004,31(2):113-122
在新生代澳大利亚板块和欧亚板块之间的大洋中,存在一些地块(微板块);同时,澳大利亚板块北部边缘的一些地块先后和澳大利亚板块分离,向北运动,与一些和欧亚板块分离出来的地块先后发生碰撞缝合。在此期间,由于地块分离而发生海底扩张,产生许多小洋盆,如南海、苏录海、苏拉威西海、安达曼海等,最后形成了东南亚地区今日的构造景观。笔者从大南海地区新生代的构造演化史之框架来研究南海地区新生代的构造演化历史,认为南海地区新生代的构造活动既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碰撞有关,也与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的俯冲活动有联系;同时,还受到澳大利亚板块向北运动之影响。南海地区在新生代发生过两次海底扩张,第一次海底扩张发生在42~35Ma前.是受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而引起欧亚大陆之下向东南方向之地幔流的影响而发生的,其海底扩张方向为NWSE,产生了南海西南海盆;第二次海底扩张发生于32~17Ma前。由于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俯冲的大洋岩石圈已达700km深处,阻挡了欧亚大陆的上地幔向东南方向之流动,从而转向南流动。引起南海地区南北向海底扩张,即新生代第二次海底扩张,产生了南海中央海盆。南海新生代洋盆诞生之后,由于大南海地区继续有地块碰撞和边缘海海底扩张,对南海南部地区产生挤压,从而使这里的沉积发生变形,这就引起万安运动(南海南部)。  相似文献   
349.
南海中央海盆条带状磁异常特征与海底扩张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在我国南海中央海盆中分布着大范围的规律性很强的条带状磁异常(近50万km2)。对它们进行分析、对比与解释,认为这是我国疆界内存在的由中央扩张脊型海底扩张产生的磁条带地层的反映,是洋壳增生的一个实例。它发生在新生代第三纪中晚期,距今32.3Ma~1.7Ma,具有太平洋西部边缘海底扩张型特点。对国内外地学界有争议的南中国海的形成与演化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南海深部地质构造、地壳结构的研究和矿产资源开发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