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9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116篇
测绘学   148篇
大气科学   133篇
地球物理   217篇
地质学   368篇
海洋学   97篇
天文学   304篇
综合类   47篇
自然地理   14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6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4篇
  1972年   10篇
  197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81.
海湾扇贝产卵的有效积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于1987-1992年,先后5次进行海湾贝人工促熟产卵试验,扇贝均取自大连市长海县海区,为人工养殖越冬的成贝,每次试验所用扇贝个体数量为6000-6200个。用数理统计方法分别拟合5次试验中水温与时间的线性关系F(X),并根据产卵时间Xs和性腺发育生物学零度7.8℃,计算产卵时水量F(Xs)和达到性腺发育生物学零度的时间X7.8。最后用积温公式分别计算有效积温值,并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82.
海域使用权属数据是海域使用科学研究和海域综合管理决策制定的重要依据。文章分析了海域使用权属数据质量控制的现状,研究了海域使用权属问题数据质量控制的判别方法。设计了计算机与人工校验相结合的数据质量控制系统,实现海域使用权属数据系统化的质量控制和管理,为海域使用统计和海域使用管理决策支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3.
本文使用天气学方法,从影响雅砻江区域主汛期降水量的长期预报有关因子出发,再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反复筛选,仅取3个主要因子:西部青藏高原8个站冬春积温,北部冬季极涡面积指数,南部冬季印缅槽平均强度,建立逐步回归预报方程。结果显示:对主汛期6~9月降水量预报拟合准确率为16/17即约94%。回归分析中发现:尽管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对盆地西部降水有很大影响,盛夏且与高原积温有较密切相关,但由放大范围长时段的青藏高原积温,对于雅砻江区域主汛期降水量的影响超过西太平洋副热高压,因而在逐步回归过程中,副高因子仍被剔除.  相似文献   
84.
�ռ�����ؾֲ�ָ��Moranָ����Gϵ���о�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о????????????????????????????Moran?????G???????????????????????Щ?д?????????????????м??????????????????????ó????G?????????Moran?????????  相似文献   
85.
针对传统舰载雷达和岸基雷达很难检测出海杂波背景下小目标的现状,提出一种基于局部回波幅值统计的方法来检测海杂波背景下小目标.该算法基于数学统计思想:计算不同距离单元海杂波的幅值的最大值和标准偏差,分析发现距离单元含有小目标回波的最大幅值明显小于其它距离单元只含有海杂波回波的最大幅值,距离单元含有小目标回波的幅值的标准偏差明显大于距离单元只含有海杂波回波的幅值的标准偏差,因此可以在对小目标没有任何先验知识条件下,较准确地检测出海杂波背景下的小目标.实验证明,该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86.
财政局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当前财政局管理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运用到财政管理中,建立财政局地理信息系统;文章重点研究了财政局地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及功能,并结合北京市财政局地理信息系统开发实例,阐述了财政局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功能和系统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87.
测量和预测目标点的空间变形是掌握变形体稳定性的重要手段,本文论证了逆多元统计预测模型用于滑坡的稳定性分析,利用变形点的空间三维移动量模拟时间的变化特征,与正常的时间序列进行对比,检验变形体的稳定性。并结合实例说明了在滑坡变形分析中逆多元统计模型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88.
基于空间自相关的闽台城镇建设用地分布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空间自相关是一种重要的空间统计方法, 用来检验某种地理现象或某一属性值的整体分 布状况, 判断此现象或属性值在空间上是否有聚集特性存在。本文利用2002 年ASTER 影像数据 作为遥感数据源提取闽台建设用地信息, 闽台建设用地密度的分布呈现出沿台湾海峡呈对称集 聚分布的态势。通过建设用地密度的空间自相关分析, 显示闽台建设用地空间分布整体上呈显著 的空间正相关, 集聚现象明显; 而在局部上则呈现出不同的空间结构形态, 建设用地高密度区主 要集聚分布在闽东南沿海的闽江口、厦门湾和泉州湾三大城镇密集区及台湾西部的台北、台中和 高雄三大都会区。这种空间相关关系的探讨对于认识闽台人口和社会经济的空间分布及福建省 建设用地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也对福建省社会经济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9.
沈明洁  胡守云  U.Blaha  闫海涛  W.R 《第四纪研究》2007,27(6):1113-1120
对北京首都机场高速公路旁采集的土壤柱状T01剖面的磁学参数和金属元素分析,探讨了研究区内现代交通导致的土壤磁学性质的变化及其对环境污染的响应.结果表明,磁参数(χ,ARM和SIRM)与重金属含量呈同步垂向变化趋势.来源于交通运输排放的污染物是土壤剖面上部(0~8 cm)磁性和金属含量增强的主要原因,8cm以下,土壤基本未受到污染,磁性矿物和重金属含量较低,磁性颗粒变化稳定,基本代表了该地区土壤的自然背景.尽管土壤岩石磁学分析表明剖面上下部受污染和未受污染样品的磁载体均是粒度较粗的多畴磁铁矿,但是结合磁参数比值曲线,说明底部样品的磁颗粒的粒度较顶部偏细.磁性矿物的含量变化没有影响磁颗粒的粒度特征.指标聚类等相关分析表明,土壤磁参数(χ,ARM和SIRM)与重金属元素(Pb,Zn和Cu)含量显著相关;结合模糊聚类分析,磁参数可用于追踪、识别交通污染物质在土壤剖面中的富集、迁移状态,揭示不同深度土壤的污染程度.  相似文献   
90.
Fluvial flood events have substantial impacts on humans, both socially and economically, as well as on ecosystems (e.g., hydroecology and pollutant transport). Concurrent with climate change, the seasonality of flooding in cold environments is expected to shift from a snowmelt‐dominated to a rainfall‐dominated flow regime. This would have profound impacts on water management strategies, that is, flood risk mitigation, drinking water supply, and hydro power. In addition, cold climate hydrological systems exhibit complex interactions with catchment properties and large‐scale climate fluctuations making the manifestation of changes difficult to detect and predict. Understanding a possible change in flood seasonality and defining related key drivers therefore is essential to mitigate risk and to keep management strategies viable under a changing climate. This study explores changes in flood seasonality across near‐natural catchments in Scandinavia using circular statistics and trend tests. Results indicate strong seasonality in flooding for snowmelt‐dominated catchments with a single peak occurring in spring and early summer (March through June), whereas flood peaks are more equally distributed throughout the year for catchments located close to the Atlantic coast and in the south of the study area. Flood seasonality has changed over the past century seen as decreasing trends in summer maximum daily flows and increasing winter and spring maximum daily flows with 5–35% of the catchments showing significant changes at the 5% significance level. Seasonal mean daily flows corroborate those findings with higher percentages (5–60%) of the catchments showing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hanges. Alterations in annual flood occurrence also point towards a shift in flow regime from snowmelt‐dominated to rainfall‐dominated with consistent changes towards earlier timing of the flood peak (significant for 25% of the catchments). Regionally consistent patterns suggest a first‐order climate control as well as a local second‐order catchment control, which causes inter‐seasonal variability in the streamflow respon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