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9篇
  免费   726篇
  国内免费   1244篇
测绘学   80篇
大气科学   2046篇
地球物理   496篇
地质学   350篇
海洋学   945篇
天文学   356篇
综合类   115篇
自然地理   551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127篇
  2021年   147篇
  2020年   163篇
  2019年   243篇
  2018年   158篇
  2017年   177篇
  2016年   158篇
  2015年   181篇
  2014年   219篇
  2013年   237篇
  2012年   253篇
  2011年   265篇
  2010年   193篇
  2009年   252篇
  2008年   191篇
  2007年   257篇
  2006年   218篇
  2005年   169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144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109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961.
激光点云的多功能风洞施工量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皮尺测绘、全站仪在结构复杂的多功能风洞中存在采集作业难、数据精度低、信息不完整等局限性,提出基于高精度、高密度的点云数据开展对风洞施工量测的研究。通过对点云进行预处理及算法的运用,解决风洞数据获取难、信息不完整瓶颈,实现施工量测数据的有效获取及分析。基于点云预处理数据,可获取风洞的二维线划图、立面图、三维信息模型及统计分析等成果;基于点云数据运用算法,能够快速、准确地对风洞内墙面的平整度提取分析,判断施工是否符合要求,这是传统测绘方法无法获取的,验证该技术方法在多功能风洞测量的优越性和必要性。应用结果表明,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该风洞的施工量测及建筑信息提取均优于传统方法,成效明显。  相似文献   
962.
党冰  房小怡  吕红亮  程宸  杜吴鹏  刘勇洪  张硕  杨帆 《气象》2017,43(9):1130-1137
利用南京江北新区的气象观测数据、NCEP全球再分析资料和卫星遥感数据,采用统计分析、数值模拟以及地表温度反演技术,综合分析了江北新区的背景风场特征和城市热岛分布状况;并结合江北新区土地利用现状及未来规划资料,构建了其核心规划区域的通风廊道系统。结果表明:(1)江北新区主导风向为偏东风,局地存在山谷风和水陆风,风速主要集中在2~4 m·s~(-1)风速段,且近10年呈下降趋势;(2)在空间分布上,城镇、工业园区风速较小,同时是强热岛区域且有热岛连片发展趋势;长江、老山和林地等冷岛区风速较大,空气较为清新,可利用其与城镇进行空气交换;(3)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地形特征、用地类型及未来规划,以山体地势为脊骨,以顺势输引主导风向为基本,以沟通冷源和弱风区为目的,构建了东北—西南走向的1条主通风廊道和3条次通风廊道,以及东南—西北、东—西走向的8条局部通风廊道;并对通风廊道的走向、宽度、布局等提出控制指标和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963.
邱粲  王栋成  李娟  曹洁  董旭光 《山东气象》2017,37(4):91-100
基于风廓线雷达数据产品的垂直速度资料和地面气象观测站2014年分钟降雨记录,采用多项式非线性拟合方法,探讨了各季节特征高度层垂直速度与地面降雨之间的相关关系;并根据场次降雨过程的分钟数据分析了垂直速度阈值对降雨开始、结束时间以及降雨强度的指示性。结果表明,垂直速度能够反映雨滴的下落速度特征,综合各个高度层来看,700 m高度层垂直速度与小时雨量回归方程拟合优度较为稳定,其他高度层在不同季节拟合优度差别略大;垂直速度的大小虽不能完全定量地预报降雨强度,但对于整个过程的雨强波动变化有着明显的指示性作用,700 m高度层垂直速度对于降雨的预报指示效果最为稳定。垂直速度对降水的指示性可用于灾害性天气,如暴雨、冰雹、降雪等的预警及临近预报,其阈值的确定受降水相态、降水类型、气温、湿度、湍流等影响,且并非唯一指标。  相似文献   
964.
现在风廓线雷达已被广泛应用在局地天气预报、空中管制、大气污染预防等方面,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雷达使用年限的增加,雷达设备故障率也在增加。由于CFL-03型风廓线雷达已经实现了全固态、模块化设计,许多气象局都订购了相关的备件,因此只要对设备进行故障诊断,判断出故障的位置,进行备件更换,设备就可以恢复正常工作。按照CFL-03型风廓线雷达的组成,对故障部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常见故障发生的地方一是监控组合的监控板,二是故障发生点为接收机的标频组件、基准组件等,三是故障发生点为发射机的功合部分、波控的波束转换板,四是故障点为天线的一分六公分器。在故障判断过程中,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利用分机组合上的故障指示灯和软件界面上的故障信息指示表来判断。此外,利用三用表、示波器、频谱仪和矢量网络分析仪等可以进一步判断故障。  相似文献   
965.
基于1950~2011年的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渤海10 m风场的风速与风向变化进行多尺度分析。利用小波分析、交叉谱分析等方法对渤海海域的海表风速、风向的变化趋势以及周期进行研究。分析发现:渤海地区海表风的风向与风速除了存在显著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外,在年际、年代际的变化尺度上也有明显的周期性。风向存在1 a、8.7 a、15.8 a的显著周期,风速存在1 a、6.3 a、15 a的显著周期。风向与风速在时间尺度分别为20 a、5.71 a、2.67 a时存在显著共振周期;共振周期受东亚季风、西太平副热带高压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的影响呈现出多尺度变化周期。  相似文献   
966.
非均匀下垫面局地气候效应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8,自引:24,他引:18  
高艳红  吕世华 《高原气象》2001,20(4):354-361
使用美国NCAR非静力平衡模式MM 5V3,模拟了黑河地区非均匀下垫面局地小气候效应 ,再现了山谷风环流及夏季“绿洲效应”、沙漠上的“逆湿”和由于地表热力分布不均匀引起的绿洲—沙漠垂直环流等绿洲—沙漠相互作用的典型特征 ,较全面地揭示了非均匀地表大气边界层内的风、温、湿度场与陆面相互作用的物理机理 ,验证了野外实验的结果  相似文献   
967.
利用一个三维的MHD模式,从数值预报的角度出发,以1997年1月事件的有关太阳观测为依据,构造比较符合物理实际的边值条件,通过三维数值模拟得到了稳定的比较接近真实的太阳风背景场.结果显示此次事件太阳风背景场的磁场关于赤道面不对称,有较明显的倾斜和扭曲,同时磁场较弱;等离子体各参量相对于事件的太阳源为东西和南北不对称结构.本文数值模拟了磁场南北分量Bθ的不同取法对背景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源表面磁场有明显倾斜的情况下,内边界处磁场南北分量不宜假设为零.在此基础上,初步数值研究了行星际扰动在三维背景场中的传播过程,并与WIND卫星的观测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968.
综合分析EISCAT雷达与卫星当地测量数据,并利用磁层磁场模式对磁力线进行追踪,研究了发生在极光椭圆朝极盖边界附近电离层中,一例反常的背离太阳流动的强等离子体对流事件,及相关的太阳风-磁层-电离层耦合过程.结果表明,磁暴期间IMFBz指向南时观测到这一反常高速对流,及其相应的等离子体性态特征,很可能是向阳侧磁层顶磁重联过程在电离层中的印记.  相似文献   
969.
Maximum cross-correlation provides a method toremotely de-ter-mine high-lyre-solved three-dimensional fields of horizontalwinds with e-las-tic li-darthrough-out large volumes of the planetaryboundary layer (PBL). This paperdetails the technique and shows comparisonsbetween elastic lidar winds, remotelysensed laser Doppler velocimeter (LDV) windprofiles, and radiosonde winds.Radiosonde wind data were acquired at Barcelona,Spain, during the BarcelonaAir-Quality Initiative (1992), and the LDVwind data were acquired at SunlandPark, New Mexico during the 1994 Border AreaAir-Quality Study. Comparisonsshow good agre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instruments, and demonstrate the methoduseful for air pollution management at thelocal/regional scale. Elastic lidar windscould thus offer insight into aerosol andpollution transport within the PBL. Lidarwind fields might also be used to nudge orimprove initialization and evaluation ofatmospheric meteorological models.  相似文献   
970.
An actively controlled wind tunnel equipped with multiple fansand airfoils has been developed, mainly for the purpose of reproducing the atmospheric boundary layer (ABL) for win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Various fluctuating flows can be achieved in this wind tunnel by altering the input data of the fans and airfoils through computer control. In this study, the ABL is physically simulated in this wind tunnel, and particular attention ispaid to the simulation of the profile of Reynolds stress. The method of generating the fluctuating flow an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reproducing the ABL are presented. As the results show,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Reynolds stress is satisfactorily simulated, and the profiles of other statisticalturbulent parameters, such as mean velocity, turbulent intensity, integral scale and power spectrum are successfully reproduced simultaneous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