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5篇
  免费   437篇
  国内免费   420篇
测绘学   88篇
大气科学   54篇
地球物理   188篇
地质学   1515篇
海洋学   216篇
天文学   176篇
综合类   115篇
自然地理   100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2篇
  1961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1年   2篇
  1948年   5篇
  1945年   3篇
  194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根据卫星双向共视法进行时间比对的基本原理,详细介绍了Sagnac效应产生的原因.并以圆轨道地球静止同步卫星为例,推导了卫星双向共视法时间比对中Sagnac效应在地心惯性系的基本计算模型.给出了当地面站在赤道上和不在赤道上这两种情况下,Sagnac效应的详细计算过程.  相似文献   
992.
柴西南地区古近系-新近系井-震统一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柴西南地区古近系—新近系是柴达木盆地最主要的油气勘探区和开发区,通过对54口钻井和录井资料的详细层序地层学的研究,对研究区古近系-新近系的干柴沟组—狮子沟组地层中识别出了一个初次湖泛面和六个最大湖泛面,将其划分为6个三级层序和17个准层序组,并对十条连井剖面进行了层序对比。在此基础上,对柴西南三维地震区切出了与前述的钻井连井剖面相同的连井地震剖面,并通过对地震剖面层序界限识别和划分,以及将钻井剖 面上的层序划分结果投影到连井地震剖面中等方法,对钻井剖面和地震剖面的层序划分结果进行了对比和调整,使两者完全统一,建立了柴西南区古近系-新近系井—震统一的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这为该区开展岩性油气藏勘探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3.
利用ERA-5再分析资料、日本葵花8号卫星黑体亮温资料以及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台风最佳路径集资料,对2020年第6号台风“米克拉”(2006)近海强度急剧增强进行诊断分析。(1) 比常年偏暖的29~30 ℃的南海东部海温是“米克拉”急剧增强的有利下垫面条件;200 hPa加强东移的南亚高压、500 hPa加强西伸的副高、低层加强的偏南-西南急流是主要影响系统;相对比深层和高层大气,持续低于4 m/s的低层大气垂直风切是重要因子。(2) “米克拉”的增强主要体现在对流层低层动能的不断增强,在台风急剧增强过程中,中低层的气旋性涡度、低层辐合强度、中高层辐散强度以及上升运动均明显加强;对流层中高层动能在台风急剧增强前的减小可能与增强的高空出流相关。(3) 在“米克拉”急剧增强前,深对流云系强度不断增强,但覆盖面积变化不大;在急剧增强阶段,深对流云系组织的更加紧实集中,覆盖面积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994.
夏中智  王先广 《江苏地质》2016,40(4):552-559
江西朱溪钨(铜)矿床是近年发现的超大型白钨(铜)矿床,地处扬子、华夏古板块间钦杭结合带北东部近东西向塔前—赋春推(滑)覆构造前锋带中西部,位于北北东向走滑伸展滑脱型叠瓦式断裂带复合部位。在研究成矿地质背景、构造控矿特征的同时,着重研究"铲式拆离滑脱剥离复合断裂构造系缓倾斜弧形大转弯地段"控制巨厚大(似)层状矽卡岩型矿体过程,并对其"拆离与推覆"造山动热成岩成矿机制等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995.
束鹿凹陷位于冀中坳陷南部,为一典型的断陷湖盆。凹陷古近系发育多套生储盖组合,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为了寻求油气勘探的突破口,进一步明确勘探的主攻方向和区带,急需深化对研究区油气二次运移的认识。以束鹿凹陷西斜坡沙二段为例,基于Arcgis软件对目的层的油源区、输导体系、构造及流体势特征等多种地质信息进行处理,在大尺度条件下以流体势模型为油气二次运移动力模型模拟油气二次运移方向。模拟结果揭示,油气在砂体发育状况的约束下,鼻状构造控制油气相对运移方向,油气向其脊部运移汇聚。最后,依据油气二次运移方向模拟结果及对成藏条件的认识,优选出台家庄鼻状构造带、雷家庄南部鼻状构造带以及西曹固南、北鼻状构造带4个长期继承性的鼻状构造带为成藏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996.
河南南召响水河锑矿床位于秦岭褶皱系北秦岭分区南召―方城小区;中元古界宽坪群四岔口组下段主要岩性为绢云石英片岩,工业锑矿体直接赋存于绢云石英片岩中碎裂石英岩带内,响水河锑矿床成因类型为低温热液充填交代型矿床;工业锑矿体形态为大的不规则陡倾斜脉状体;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绢云母化和绿泥石化,金属矿化为辉锑矿化、黄铁矿化;矿石自然类型为石英辉锑矿型,按结构构造可分为细脉状矿石、浸染状矿石和块状矿石;矿石矿物成分为辉锑矿,氧化后形成锑华;分析矿床成因机理为花岗斑岩岩浆期后低温含矿热液沿构造裂隙贯入于碎裂石英岩带内,在节理或裂隙发育处富集成矿;且总结了矿床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997.
新疆莎车盆地发育大范围的蒸发岩。蒸发岩沉积与海侵-海退密切相关,自晚白垩世—渐新世以来,莎车盆地至少有5次小规模海侵-海退旋回,除阿尔塔什组石膏岩为断续海侵期沉积外,其余基本为海退期沉积。莎车盆地主要的蒸发岩沉积层位为吐依洛克组上段及阿尔塔什组。野外调查显示,吐依洛克组石盐岩露头主要沿西昆仑山前呈长条状分布,基本呈透镜体,阿尔塔什组石膏岩露头则见于盆地大部分地区,包括西昆仑山前、南天山山前及麦盖提斜坡,横向上持续稳定。野外调查及室内分析显示,盐类矿物主要为石盐、石膏、硬石膏,少量杂卤石、钙芒硝及钾石膏。盆地中石盐岩透镜体在横向上的不连续性,可能反应了吐依洛克组沉积晚期西昆仑山前存在多个次级古盐湖凹地,在干旱条件下浓缩成盐,而次级古盐湖在演化过程中大范围巨厚石膏岩的缺失,可能与当时的海退时间极短有关。依据莎车盆地蒸发岩沉积特征、盐类矿物组合、古盐湖演化环境,推测盆地有利的成钾层位为吐依洛克组上段,在乌帕尔一带发现成钾显示,可能为有利的成钾区域;而盆地小范围、厚度不大的石盐沉积及埋藏深度大为不利的找钾因素。  相似文献   
998.
王爽  邓天龙 《岩矿测试》2008,27(2):141-145
苯系污染物(苯、甲苯、乙苯和二甲苯)是环境中重点优先监测的致癌污染物。文章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在水环境中苯系污染物的分析研究进展,内容主要包括: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MECC)、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法(PT-GC)、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PT-GC-MS)、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便携式微火焰离子化(portable GC-μFID)等联测分析技术与方法。  相似文献   
999.
南堡凹陷南部东营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南堡凹陷在古近纪是一个"北断南超"的断陷构造,东营组主要发育(扇)三角洲—湖泊相沉积体系,对于其南部地区的地层等时格架研究尚未深入。依据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综合岩芯、录井、测井以及地震资料,识别出南堡凹陷东营组内的4个基准面旋回,将南堡凹陷东营组划分为1个长期旋回、4个中期旋回及多个短期旋回,并对各界面和层序的测井响应、地震反射特征、短期旋回叠加样式及沉积相特征进行了分析,初步建立了南堡凹陷南部的等时地层格架。  相似文献   
1000.
奥陶系研究百余年:从英国标准到国际标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旭 《地层学杂志》2008,32(1):1-14
英国学者Sedgwick、Murchison和Lapworth等早在19世纪便对奥陶系作出了先驱性的研究,包括创建了奥陶系。但百年来各国主要都集中于地区性的奥陶系研究,并建立了地区性的序列和标准,这在事实上一直都把英国的奥陶系划分作为国际间的对比标准。近三十年来,随着国际奥陶系分会不断推进各国奥陶系的研究工作,并在2007年完成了奥陶系三统七阶的全部全球层型剖面和点位(GSSP)的研究,建立了全球标准。为了便于运用,建议将奥陶系的三统七阶分为20个间隔段,以利于洲际对比,并把地区性的统与阶准确地对比到国际标准上去。同时附上与年代地层划分相一致的奥陶系全球碳同位素的变化曲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