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19篇
测绘学   9篇
地球物理   75篇
地质学   248篇
海洋学   32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由冲刷引起的深水结构物桩基础周围土体损失致使基础水平承载性能下降的问题越发受到重视。应变楔方法假设桩前土体抵抗为三维楔形体,其尺寸发展与楔形体区域土体发挥的内摩擦角有关,从而得到水平受荷桩的p-y曲线。本文对应变楔方法进行修正和拓展,建立非线性位移假设以考虑桩前楔形体区域土体应变沿深度的非均匀分布,将冲刷坑底以上土体的有效自重作用等效为竖向荷载,对楔形体的深度进行修正,以解决楔形体方法只适用于地表水平的情况,得到砂土中单桩基础冲刷的修正应变楔计算方法;并通过与模型试验及三维有限元分析的对比来验证该方法的合理性。分析结果表明:冲刷深度增加会显著降低桩基水平承载性能,冲刷深度3.2D和6.4D情况下的桩顶位移比平均值分别趋近于1.8和3.0;相比有限元方法,本文修正SW方法计算的p-y曲线结果与实测结果更为接近。  相似文献   
62.
以现有半无限土体中球孔扩张挤土位移的解答为基础,分别对水平地表和非轴对称斜边两个位移边界进行应力修正,运用坐标转换法和叠加法的原理,改进现有的分析方法,得到较为简化的非轴对称位移边界下扩孔问题的解答,并对非轴对称斜边倾角以及球孔离斜边距离等因素对挤土位移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倾斜边界条件的存在对球孔两侧的挤土位移有明显影响,且随着非轴对称边界倾角的增大,靠近倾斜边界侧的挤土位移也随之增大;球孔距自由边界的距离越大,自由边界对挤土位移的影响也越小。该解答对非轴对称边界条件下的静压沉桩以及相关扩孔问题的设计和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3.
刘冬  高文学  孙宝平  刘丹卉  周世生 《岩土力学》2016,37(10):3011-3016
基于原有隧道改扩建拱顶塌腔段扩建开挖,系统研究了多临空面条件下岩体爆破振动规律。采用完全重启动数值方法和拉格朗日算法分析岩体爆破振动规律,模拟爆破振动对隧道塌腔加固区和既有隧道围岩的影响,并获得了特征点的振动速度和衰减规律。数值模拟的最大振速符合爆破振动安全允许标准的要求,从而验证了爆破设计的可行性,并指导了爆破施工。同时,对隧道塌腔段开挖进行爆破振动监测。通过对比分析现场振动监测数据,数值模拟与现场监测结果吻合。结果表明,采用拉格朗日算法和完全重启动数值模拟方法可以描述隧道多孔毫秒延期爆破破岩和质点振动传播规律。该研究结论对隧道多孔毫秒延时控制爆破工程具有参考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4.
晁明颂  高盟  张继严  陈青生 《岩土力学》2016,37(7):1986-1993
以空间准滑动面(SMP)准则为基础,推导了扩底桩扩孔压力的理论解。从能量耗散的角度分析球孔扩张的全过程,利用应力不变量推导了符合球孔扩张的屈服准则;化简微分方程得到了弹塑性区应力表达式,进而求出位移、应变表达式;分别利用体积守恒和能量守恒性推导出扩孔压力的表达式。该法考虑了塑性区弹性变形,并得到了扩孔压力p、塑性区半径R与扩孔半径a的关系。算例分析表明,该方法计算的扩孔压力与现场试验得出的结果较好地吻合,塑性区半径和扩孔压力均随扩孔半径的增加而增大,但增幅逐渐减小而趋于稳定值,剪胀角对塑性区半径和扩孔压力影响显著,随着剪胀角的增加,塑性区半径和扩孔压力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65.
邹飞  龙万学  李亮 《岩土力学》2016,37(7):2101-2108
通过空腔膨胀理论研究楔形刀具几何参数(刃角)、岩石力学参数(抗压强度、泊松比)对刀具与岩石接触面下岩石弹-塑性交界面半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刀具与岩石接触宽度一定时,刃角越小,岩体的损伤区域越大,从而导致弹-塑性交界面半径增大。在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下,岩石泊松比增大或者抗压强度增加都导致弹-塑性交界面半径减小。采用参数敏感性分析方法对3种影响因素的敏感性进行了分析,在接触宽度一定的条件下,刃角的大小对弹-塑性交界半径的影响最大。采用ABAQUS软件建立刀具侵入岩石的数值模型,研究表明,刃角的变化对文中定义的岩体内最大拉应力点空间位置以及最小梯度方向有着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6.
存在流体介质夹层时瑞利波频散曲线的完整求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介质分界面上位移应力连续性的变化关系,采用δ矩阵法和固体层状介质中的瑞利波频散方程,推导了含流体介质夹层情况下瑞利波的频散方程。利用推导的频散方程对理论模型进行模拟计算,并与以往文献计算方法进行比较,模拟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公式的正确性;同时,模拟计算结果也说明了本文公式的普遍适用性和计算结果的完整性。根据文中对4个理论模型的模拟结果来看,与固体层状介质的情况相比,当存在流体夹层时,瑞利波频散曲线模式中多出了一个文中定义的0阶模式,在今后的多道瞬态瑞利波法应用中,应该可以将其看成是流体介质夹层存在的标志性曲线。  相似文献   
67.
脉冲激光抽运铷原子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脉冲激光抽运、微波分立场共振和自由感应微波辐射或者光吸收检测方案(POP)的铷原子钟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理论研究表明,POP原子钟,可以消除光频移,有效地减小腔牵引频移,从而有利于提高原子钟的稳定度;且微波脉冲面积为π/2时,微波Ramsey条纹的线宽为传统Ramsey条纹的一半,从而提高了原子品质因数。实验获得了...  相似文献   
68.
地下岩溶的发育影响着地面基础工程的安全使用,所以,我们要对岩溶地区发育特征进行全面的了解,以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该地区地面建筑的安全。溶洞的空间赋存状态一般是不规则的三维地质体,它的发育与地下水系及该地区的地质构造有紧密联系,造成溶洞的洞室可能含有高阻或低阻填充物,导致溶洞与围岩之间存在物性差异。高密度电阻率法正是利用物...  相似文献   
69.
高建飞  丁悌平 《地质论评》2011,57(5):670-674
在运用常规方法和激光烧蚀同位素分析方法分别对云霄晶洞花岗岩和伟晶岩(长石、石英和石榴子石)的硅、氧同位素组成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晶涧花岗岩及其含石榴子石伟晶岩的物质来源及形成条件.伟晶岩中的石英和长石的氧、硅同位素组成分别较之花岗岩中的石英和长石的氧、硅同位素组成,均未发生明显变化,表明二者岩浆来源一致.云霄县的乌...  相似文献   
70.
The buckling behaviour of the 360 × 152 steel H-piles supporting the integral abutments of the Scotch Road Bridge, located in Trenton, New Jersey, has been studied for the cases of single pile and pile bent. Three-dimensional finite-element models for single pile and pile bent have been developed to study the behaviour of these fully embedded piles under axial and lateral loading. An iterative analysis based on extracting the eigenvalues and eigenvectors (mode shapes) that correspond to the pile(s) critical buckling loads has been adopted. The pile(s) and the surrounding sand were modelled using solid continuum elements in the finite-element model. Material non-linearity is accounted for in both the piles and the soil in the base state of the model. A parametric study has been utilized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the geometric and material properties of the pile and the surrounding sand on the predicted critical buckling loads of the piles. The effects of four parameters have been studied: soil stiffness, pile length, type of connection, and combining vertical and lateral loads. The results from the parametric study showed that the variation of the percentage change in the sand stiffness, pile length, and combining vertical and lateral loads with the critical buckling loads of the 360 × 152 H-piles is nonlinear. Furthermore, the parameters studied are more influential in affecting the critical buckling load of a single pile than a pile bent, with the exception of the ‘type of connection’ paramet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