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7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25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38篇
地质学   44篇
海洋学   36篇
天文学   632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4 毫秒
801.
一种扩大FAST视场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有的大口径射电望远镜都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在其分辨率和灵敏度提高的同时,视场变小.而且口径越大,视场越小.这成为大口径望远镜不可回避的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可以在望远镜的焦平面上放置Ⅳ个分立馈源.让它们同时工作,这样可以看作把视场扩大了Ⅳ倍.望远镜的工作效率提高Ⅳ倍.但是这样做的缺点是——视场不连续.且馈源数目Ⅳ受到望远镜焦比(F/D)的限制.采用致密焦面阵(dense focal plane array)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致密焦面阵的单元不是喇叭口天线,而是无方向性的Vivaldi天线(Vivaldi antenna).要把Vivaldi阵列应用到望远镜上,需要对单个Vivaldi天线和Vivaldi阵列的电性能有清楚的认识,并能根据需要来设计照明方向图.还要知道大望远镜的焦面上电磁场的分布情况,借此判断能否应用Vivaldi阵列,以及给出Vivaldi单元的分路赋权网络.主要给出了FAST的焦面场的分布情况.并说明应用Vivaldi阵列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02.
高能伽马射线探测是研究极端天体物理的主要途径之一.空间高能伽马射线探测具有覆盖波段宽、时间连续性好、能量分辨率高等突出优势.在成功研发并运行我国首颗天文卫星—“悟空”号(DArk Matter Particle Explorer, DAMPE)的基础上,紫金山天文台联合国内的多家单位提议研制甚大面积伽马射线空间望远镜(Very Large Area gamma-ray Space Telescope, VLAST),该望远镜在GeV–TeV能段接受度高达10 m2·sr,并具有强的MeV–GeV波段探测能力,其综合性能预期比费米卫星的大面积伽马望远镜(Fermi-LAT (Large Area Telescope))提升10倍之上.重点介绍了VLAST的主要科学目标,探测器的初步配置及预期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803.
流星光学监测网是定位陨石和观测火流星的基础科研设施. 流星光学监测系统利用光学相机高速采集天空图像, 使用嵌入式系统实时处理数据, 能够快速识别流星并获取流星位置和陨石落点信息, 是构成流星监测网的关键仪器. 为提高流星光学监测系统获取信息的实时性及准确性, 提出了一种基于嵌入式人工智能设备的流星光学监测系统. 该系统由软件及硬件部分组成: 硬件部分包括观测设备(商用高空抛物摄像头)以及数据处理设备(嵌入式人工智能设备); 软件部分运行于数据处理设备内, 主要包括控制界面模块、流星监测模块、数据管理模块. 实际工作时, 摄像头采集天空视频信息, 流星监测模块从视频流中实时监测流星并存储包含流星视频的数据, 数据管理模块将流星位置信息实时传回数据中心用于预警. 观测结束后, 将原始观测数据同步至数据中心用于后续科学研究. 在整个系统中, 流星监测模块决定了整个监测系统的实时性及准确性. 该系统采用嵌入式人工智能设备与人工智能算法结合的方法构建流星监测模块. 通过使用实测数据对搭载监测模块性能进行测试, 结果表明: 流星监测模块能够达到0.28%的低误检率以及100%的召回率, 且数据处理速度达到了Mobilenetv2的8倍. 进一步将包含监测模块的整个流星光学监测系统部署于太原理工大学-张壁古堡远程天文台, 通过实测表明流星光学监测系统实用中能达到100%的召回率和较低的误检率.  相似文献   
804.
地基光学天文望远镜是人类探索与研究宇宙的重要手段, 对已有地基光学台址的光学观测环境进行监测分析, 可以为后期设备针对性改造以及观测者调整观测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对提升地基光学设备的观测效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吉林天文观测基地(简称``基地'')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长春人造卫星观测站, 位于吉林省吉林市大绥河镇小绥河村南沟约5 km处(东经126.3\circ, 北纬43.8\circ, 海拔高度313m). 基地大气视宁度均值范围约为1.3$''$--1.4$''$、天顶附近V波段的天光背景亮度为20.64magcdotarcsec-2、年晴夜数最高可达270余天, 具有良好的天文观测条件. 吉林天文观测基地于2016年投入运行, 现有1.2m光电望远镜、迷你光电阵列望远镜、大视场光电望远镜阵列、新型多功能阵列结构光电探测平台等多台(套)光电望远镜设备. 利用上述设备, 主要围绕空间目标探测与识别、精密轨道确定、光电探测新方法以及变源天体的多色测光等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与多家国内高校及科研院所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805.
Time delay and phase fluctuation are produced when the signals of a spacecraft are transmitted through the ionosphere of the earth, which give rise to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measurement precision of VLBI (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 Using the 1-year same-beam VLBI data of 2 satellites (Rstar and Vstar) in the Japanese lunar exploration project SELENE, we obtained a model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fluctuation of double differential total electron content in the ionosphere and the angular distance of the two satellites. For the 6 baselines, the root mean square r of fluctuation (in units of TECU) and the angular distance of the two satellites θ (in units of °) has a relation of r = 0.773θ + 0.562, and for the 4 VLBI stations, the relation is r = 0.554θ + 0.399 from the baselines inversion. The results can serve as a reference for the derivation of differential phase delay and for the occultation observation and study of planetary ionospheres.  相似文献   
806.
天文定向是通过观测天体确定方位的高精度定向方法,在天文测量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实现自动天文定向是目前天文定向的发展趋势。基于视频全站仪的工作模式,本文提出了一种星识别定向方法。首先通过视频测量连续快速拍摄多颗星,再将高度角和方位角差作为匹配条件,识别出各恒星,最后利用观测数据和解算的恒星数据关系获得定向结果,实现天文定向自动化。本文分析了因测站坐标误差和观测误差引起的星识别误差,由此给出匹配阈值,进一步提高了匹配的精确度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807.
In this paper , we present a novel Kalman filter approach to combine a hydrodynamic model-derived lowest astronomical tide (LAT) surface with tide gauge record-derived LAT values. In the approach, tidal water levels are assimilated into the model. As such, the combination is guided by the model physics. When validating the obtained “Kalman-filtered LAT realization” at all tide gauges, we obtained an overall root-mean-square (RMS) difference of 15.1 cm. At the tide gauges not used in the data assimilation, the RMS is 17.9 cm. We found that the assimilation reduces the overall RMS difference by ~ 31% and ~ 22%, respectively. In the Dutch North Sea and Wadden Sea, the RMS differences are 6.6 and 14.8 cm (all tide gauges), respectively. Furthermore, we address the problem of LAT realization in intertidal waters where LAT is not defined. We propose to replace LAT by pseudo-LAT, which we suggest to realize similarly as LAT except that all water level boundary conditions and assimilated tidal water levels have to be enlarged by a constant value that is removed afterward. Using this approach, we obtained a smooth reference surface for the Dutch Wadden Sea that fits LAT at the North Sea boundary within a few centimeters.  相似文献   
808.
在CCD天文测量技术中,星点质心坐标提取的精度直接影响野外天文测量的坐标精度,而星图分割算法是数字星图处理技术中最为关键的一环。一维最大熵星图分割算法具有良好的二值化效果,且能够充分保留星图图像信息,其可靠性与准确性均已得到了试验验证。本文基于一维最大熵星图分割算法,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星点区域划分算法,可以在不影响精度和可靠性的前提下,大幅提升一维最大熵算法的运算效率,进一步提高野外天文测量作业的效率,在实际作业中,具有更好的可应用性。  相似文献   
809.
我国地球物理仪器的发展   总被引:14,自引:9,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回顾了我国地球物理仪器的发展历程,指出了大量进口对我国地球物理仪器发展的影响,强调了我国地球物理仪器工作者所进行的不懈努力,提出了我国地球物理仪器今后发展的四点意见:(1) 反复宣传地球物理仪器、观测、实验的重要性;(2) 逐步形成对地球物理仪器评价标准的共识;(3) 关注发展高新领域;(4) 营造国内仪器快速发展的环境.  相似文献   
810.
基于青藏高原冷湖地区的气象观测资料,开展了气象要素变化及对天文观测的影响研究,从气温-降水、云量-日照时数、大风-沙尘三个方面分析了在冷湖地区进行天文观测的可能性与合理性。结果表明:①冷湖地区年平均气温低,最高和最低气温差值存在年代际转折特征,转折后气温差值降低(最低气温增加趋势超过最高气温),降水量较少,夏季降水减少而其他季节降水增加,低温少雨的环境有利于大气层结稳定、减少湍流,提升天文观测数据质量;②日照时数在年代际转折以后增加,云量减少,低云量有助于电磁波的传播、提升天文观测精度;③风速和大风日数在转折以后均为减弱趋势,这使得浮尘日数也减少,这有助于减少天文观测仪器的磨损、增加天文观测仪器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