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16篇
地球物理   24篇
地质学   57篇
海洋学   23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目的:分析湖南省中医药治疗艾滋病(AIDS)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中西医协同治疗AIDS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9月至2018年9月中医药防治AIDS关爱项目湖南省项目点332 例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145 例采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治疗,治疗组187 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中医分期论治。观察2组的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症状体征总积分,肾功能[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肝功能[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的第24、36个月2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SCr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第12、24、36个月2组症状体征总积分及AST、ALT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24.06%(45/187),对照组为35.86%(52/1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能够促进AIDS患者免疫重建,提高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基于MRI测量小腿软组织厚度对评估原发性下肢淋巴水肿(PLEL)分期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确诊为PLEL患者90例的临床及MR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双侧下肢MR检查。采用短时反转恢复序列(STIR)序列测量双侧小腿软组织总厚度(T)、肌骨厚度(M)和皮下软组织厚度(S),分别计算双侧小腿T及S的差值(DT、DS)。参考2020年国际淋巴协会及淋巴外科下肢淋巴水肿的临床分期标准将患者分为Ⅰ、Ⅱ、Ⅲ 期。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临床分期之间的小腿软组织厚度,使用Spearman相关分析小腿软组织厚度与临床分期的相关性,使用ROC曲线确定小腿软组织厚度对临床分期的鉴别效能。结果:3期之间T、S、DT及D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M不存在统计学差异;各分期间两两比较,T、S、DT及DS在Ⅰ期与Ⅱ期及Ⅰ期与 Ⅲ 期之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而在Ⅱ期与 Ⅲ 期比较无统计学差异。DT(r=0.750)与DS(r=0.772)与临床分期的相关性明显大于T(r=0.669)及S(r=0.734),DS与临床分期相关性最高;M与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关系。ROC曲线显示各参数鉴别Ⅰ期与Ⅱ期的AUC值大于鉴别Ⅱ期与 Ⅲ 期的AUC值,所有参数中DS(AUC=0.945)鉴别Ⅰ期与Ⅱ期的曲线下面积(AUC)最高。结论:MRI小腿软组织厚度测量可以作为单侧PLEL临床分期的定量辅助方法,对于单侧PLEL患者,我们推荐DS作为鉴别Ⅰ期与Ⅱ期淋巴水肿的最佳厚度指标。   相似文献   
93.
《国土资源》2004,(12):49
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近日联合发出通知,对目前较为严重的地方欠缴、侵占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的现象采取措施,改革土地有偿使用费缴纳方式,以堵住地方利用政策不完善搞“零地价招商”、“圈地”的方便之门。国土资源部负责人介绍,在今年对土地市场的治理整顿中,发现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存在欠缴土地有偿使用费的问题,有的地方虽然缴了费,  相似文献   
94.
大兴安岭北段诺敏河第四纪火山24座,分布于诺敏河及其支流毕拉河和甘河支流奎勒河,火山岩分布面积约600km2。诺敏河火山岩均属于钾质系列火山岩(K2O含量2%~4%,且K2O>Na2O-2%),类似于邻区五大连池-科洛钾质火山岩,具有来自类似的富钾地幔源区。但诺敏河火山岩的K2O含量明显低于五大连池-科洛火山岩的K2O含量(一般4%~6%)。东北地区和内蒙东部处于中亚造山带东段,从古生代到新生代,多重构造-岩浆活动导致火山岩源区地球化学非均一性和火山岩的多样性。根据本文提出的火山岩K-Ar年龄(2.3~0.128Ma)及火山地质特征,可将诺敏河第四纪火山岩分为四期。早期(早更新世)火山活动主要沿诺敏河和奎勒河流域分布,火山产物多被晚期沉积物或火山产物所覆盖。中更新世保留的火山锥体及熔岩流是诺敏河第四纪火山产物的主体,表明是第四纪火山活动的高潮期。晚更新世-全新世火山活动限于毕拉河流域,典型的四方山火山和马鞍山火山是该时期火山活动的代表作,保留了较完好的火山地质地貌特征。从火山产物的时空展布,推测诺敏河第四纪火山活动有从东向西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95.
塔里木盆地断裂构造分期差异活动及其变形机理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本文的目的是探讨塔里木盆地断裂构造分期差异活动过程及其变形机理.在地震剖面解释、钻井资料和地质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编制塔里木盆地不同时期断裂系统图,提出控制塔里木盆地断裂构造形成和演化主要构造活动期次为:加里东早期、加里东中期、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海西晚期、印支期、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加里东早期断裂活动受伸展环境制约,沿先存基底断裂带形成张性正断层.加里东中期、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断裂活动以逆冲作用为主,在塔东、塔中、塘古巴斯、巴楚和麦盖提地区最为发育.海西晚期断裂活动也是以逆冲作用为特征,并从早期断裂强烈活动的塔中、塘古巴斯、玛东等地区,迁移到塔北隆起和东部地区.印支、燕山和喜马拉雅期,前陆地区断裂构造发育,形成叠瓦冲断带、褶皱-冲断带、双重构造、盐相关构造等;但在盆内稳定区,断裂构造不发育,活动性弱.古生代断裂构造发育分布的控制机理,主要与区域大地构造环境的变化和构造转换、先存基底断裂带、大型区域性不整合、滑脱带等要素密切相关.区域大地构造环境的变化和构造转换主要受控于塔里木周缘洋盆的伸展裂解、俯冲消减和洋盆闭合的时限和强度.先存基底断裂带或基底构造软弱带往往控制着后期断裂的发育位置和展布方向.大型区域性不整合和滑脱带控制着断裂构造的发育和分布层位.中、新生代断裂构造发育分布的控制机理,与区域大地构造环境及其构造转换、区域构造位置有关.中、新生代塔里木断裂构造主要分为三种环境,即前陆构造环境、盆内稳定区构造环境和隆升剥蚀区构造环境.盆内稳定区断裂构造不发育,活动性较弱.中、新生代断裂构造主体发育在前陆构造环境中,主要受控于周缘造山带强烈隆升、挤压冲断、走滑-逆冲或逆冲-走滑作用,同时与喜马拉雅晚期盆-山耦合作用及滑脱层的发育有关.  相似文献   
96.
通辽地区玉米分期播种试验及适时播种期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章探究了播种期对气候资源利用及玉米产量的影响,分析了气候变暖对玉米适宜播种期的影响。通过分期播种试验确定通辽地区玉米适宜播种期。早播玉米与迟播玉米虽然在播种—出苗,出苗—七叶,七叶—拔节期及乳熟期—成熟期间的间隔天数及≥10℃积温差异较大,但全生育期天数及总积温差异较小;早播玉米部分生育期间隔时间增长,迟播玉米播种—出苗期间隔时间缩短。为充分利用气候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7.
Made in the present paper is a further diseussion on the genetic relations between orogenic movements and. the formation of granitic rocks. These two major gcological processes affected one another, thus leading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con.tincntal crust and its evolution. It seems undoubted that Hereynian granite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Hercynian orogeny, especially in the Qinzhou Region. Based upon the geological evidence and geochronological data, the geological timescale for the granites of different ages is proposed as follows : Donganian granites --approximately from 1450 to 1300m.y.; Hsuehfengian granites--from 1000 to 650m.y. ; early-Caledonian granites--from 570 to 420 m.y. ; late-Caledonian granites from 420 to 340 m.y. ; Hercynian granites-- from 800 to 250 m.y. ; Indosinian granites--from 250 to 185 m.y. ; early-Yenshanian granites-- from 185 to 137 m.y. and late.Yenshanian granites- from 137 to 67 m.y.  相似文献   
98.
根据岷江上游开发过程、自然环境与水土流失的演化过程,将岷江上游近5000年划分为3个水土流失期:(1)清代以前无明显水土流失期;(2)清代水土流失明显增长期;(3)民国初期至今,水土流失猛增期。  相似文献   
99.
作为从出山口至入海河口直线距离仅约20 km的短途河流,小凌河下游地区及相邻潮间带表层发育了砾石质冲洪积扇、曲流河道滞留相-点状砂坝-泛滥平原与洼地、贝壳砾石海滩、盐沼、开放潮坪下部与中上部等一系列沉积环境。通过沉积地层学、年代地层学及新构造等方面的综合研究,1)将中、晚全新世地层划分为7个年代地层单元,2)发现了夏-西周、元末-明初两道年龄分别约为2 050~650 BC和1 350 AD的古海岸线,3)确立了春秋、中唐-北宋初、"小冰期"结束以来3次小凌河沉积期,最有可能发育的时间进一步限定在约650~400 BC(第1期)、约700~1 000 A(D第2期)和1 850 AD以来(第3期),4)提出了NW向与NE向构造加剧小凌河下游曲流发育的假说。  相似文献   
100.
对贵州荔波董歌洞D4石笋的再次高密度230Th测年及碳、氧同位素分析,在16 ka 以来的部分,平均分辨率达 18a 。研究表明,氧同位素记录除反映季风的强弱变化外,能更好地揭示 H1,BA,YD以及全新世中 9.1ka,8.2ka、4.6ka 气候突变事件。碳同位素记录和沉积速率则能更好地反映气候干湿的变化。石笋记录对气候期的正确划分及突变事件的准确定位及定年,可为全球变化其他记录的研究提供一个可靠时间系列的基准标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