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3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5篇
海洋学   83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目的】克隆弓背青鳉(Oryzias curvinotus)雌激素受体基因(Estrogen receptor, er),分析在组织、胚胎发育时期中表达特征和雌二醇暴露后表达响应,为探究er介导雌激素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弓背青鳉肝脏转录组数据筛选进行er序列扩增,实时定量PCR(RT-q PCR)检测不同组织、不同胚胎发育时期和雌二醇暴露后的er表达量。【结果】3种ocuerα/erβ1/erβ2的编码区序列分别为1 860 bp、1 689 bp和2 007 bp,编码氨基酸个数相应为619、562和688。定量结果显示,3种er主要在肝脏和性腺高表达。胚胎发育过程中,ocuerα在卵裂期至囊胚期表达量低,在囊胚期后表达量逐渐上升持续到孵化;2种ocuerβ亚型均在胚胎发育初期有较高表达,随后ocuerβ1在原肠胚后开始降低,ocuerβ2在囊胚期后开始降低,在器官发育后期表达量均逐渐上升直至孵化。弓背青鳉仔鱼雌二醇暴露结果显示,各浓度雌二醇暴露均能使ocuerα和弓背青鳉卵黄蛋白基因(Vitellogenin,vtg)表达量上升,ocuerβ1仅在20μg/L上调,ocuerβ2表达量下调。【结论】ocuer不同亚型在介导雌激素调控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2.
【目的】克隆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死亡域蛋白(TRADD)基因,并分析其在各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利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CE)克隆获得马氏珠母贝PmTRADD基因的c DNA全长序列,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分析PmTRADD基因在马氏珠母贝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结果与结论】PmTRADD包含5′非编码区101 bp,3′非编码区144 bp和开放阅读框(ORF)591 bp,编码196个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PmTRADD没有信号肽和跨膜结构域,C端含有一个死亡结构域(DEATH)。将PmTRADD死亡结构域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物种的TRADD死亡结构域序列进行比对,发现不同物种的TRADD死亡结构域序列同源性较低。PmTRADD在马氏珠母贝各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表达,在鳃组织中表达最高,肝胰腺次之,闭壳肌中基本无表达。  相似文献   
23.
利用2015年8月份对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的监测数据,基于主成分分析/绝对主成分分数(PCA/APCS)受体模型定量解析了重金属元素镉(Cd)的可能来源,并结合地统计学插值了Cd的源贡献量的空间分布状况,结果表明沉积物中镉污染主要存在3个可能来源,源头及贡献率分别为工业污染(18.8%)、陆地径流输入(66.0%)、生物活动等自然因素(13.6%),并且各个源头贡献量具有不同的空间分布状况,其中工业污染的高值区主要集中在靠近陆地区域,陆地径流输入的分布呈现由近岸向外海逐减降低的特征,生物活动等自然因素的高值区主要集中在远离陆地的外海区域。  相似文献   
24.
为探究Toll样受体2(Toll-like receptor 2,TLR2)及下游免疫分子对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i)机体的保护作用,本研究采用RT-PCR及RACE法获得瓦氏黄颡鱼TLR2全长c DNA(2611bp),编码789个氨基酸残基,含有10个富含亮氨酸的重复序列(Leucine Rich Repeat,LRR)和Toll/IL-1R(Toll/IL-1 Receptor Domain,TIR)同源区结构域,属I型跨膜受体。序列同源性比对发现,瓦氏黄颡鱼TLR2 c DNA与斑点叉尾、鲤及虹鳟的同源性分别为78%、62%及49%。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瓦氏黄颡鱼TLR2与斑点叉尾聚为一支。q RT-PCR分析表明,TLR2 m RNA在检测的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在头肾和脾脏中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嗜水气单胞菌感染能显著上调瓦氏黄颡鱼肝脏、头肾及脾脏中TLR2 m RNA表达(P0.05),分别在24h、48h及12h达到最大值。头肾中的TLR 2信号通路下游的髓样分化因子、半胱氨酸蛋白酶8、核转录因子kappa B、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m RNA均显著上升(P0.05),分别在24h、12h、48h,48h和48h达到最大值。结果表明,嗜水气单胞菌感染激活了TLR2信号通路,通过上调表达,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等。本研究表明,TLR2在瓦氏黄颡鱼抵御嗜水气单胞菌侵染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免疫作用。  相似文献   
25.
利用RT-PCR方法从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中克隆了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基因cDNA的部分序列(434 bp),经BLAST比对与狼鲈(Dicentrarchus labrax)、花溪(Kryptolebias marmoratus)、三斑海猪鱼(Halichoeres trimaculatus)和三刺鱼(Gasterosteus aculeatus)的雄激素受体同源性分别为84%,82%,82%和81%.组织表达分析表明,AR基因在半滑舌鳎的性腺、肝、胃、脾、肾、头肾、肠、鳃、心、脑和肌肉这11种组织中均有表达,表达量有所差异.肾中表达量最丰富,鳃中最少.根据其他硬骨鱼类表达模式,推测半滑舌鳎可能只含有1种AR.  相似文献   
26.
于2016年7月-2017年6月在武汉市典型居民区对大气中101种挥发性有机物(VOCs)进行了监测,以便研究武汉市典型居民区周边VOCs的组成特征和变化规律,并探讨了其主要来源.结果表明,武汉市空气中VOCs的体积分数为(46.24±24.57)×10-9,表现为烷烃>含氧有机物>烯烃>卤代烃>芳香烃.受交通排放影响烷烃的比例上午高于下午,1月机动车尾气为武汉市主要的VOCs排放源,夏季含氧类化合物浓度高于冬季,可能更多地受本地喷涂等溶剂使用行业和光化学反应生成的影响,5-9月表现出明显的生物源排放特征.利用正交矩阵因子分析(PMF)得到武汉市居民区大气VOCs主要有6个来源,分别为燃烧源、机动车尾气、工业排放、溶剂使用、汽油挥发和植物排放.其中,燃烧源、机动车尾气贡献比例最高,是该区域VOCs控制的重要排放源.  相似文献   
27.
目的 了解HBV相关肝病患者外周血NK细胞表面PD-1、Tim-3的表达情况,探讨PD-1和Tim-3的表达与血清HBV-DNA载量的相关情况。方法 选择HBV感染相关肝病患者74例,其中CHB患者30例,LC患者24例,HCC患者20例,健康对照18例。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NK细胞表面PD-1、Tim-3表达,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量,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分泌水平。统计各组患者PD-1和Tim-3的表达率,比较各组差异,分析其与病情的相关性。结果 CHB、LC、HCC组外周血NK细胞表面PD-1和Tim-3的表达率分别为34.46%±7.31%、59.09%±12.35%、61.49%±15.26%和19.18%±6.05%、28.64%±11.20%、31.24%±11.85%,均高于对照组(P<0.01),LC组和HCC组明显高于CHB组(P<0.01),LC组和HCC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在CHB组,PD-1的表达率与HBV-DNA呈负相关关系(R=-0.437,P=0.033)。CHB、LC、HCC各组血清中细胞因子TNF-α和IFN-γ水平分别为0.66±0.63、0.75±0.66、0.85±0.71和1.76±0.88、1.83±1.23、1.60±0.53,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 HBV相关肝病患者NK细胞表面PD-1、Tim-3表达均增加,且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增加表达的PD-1与血清HBV-DNA载量存在负相关性,HBV肝病各组血清TNF-α、IFN-γ分泌减少。  相似文献   
28.
阿片神经肽是全面参与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调节的重要因素,阿片肽及阿片肽受体在贝类体内分布广泛,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都可以分泌阿片肽类物质,神经系统通过阿片肽可以调节免疫系统的活性,阿片肽也可作为免疫系统的组成成分,直接参与机体的免疫应答反应;贝类体内还有多种阿片肽裂解酶,通过阿片肽裂解酶可以调节阿片肽的活性.  相似文献   
29.
将海水鱼类黑鲷Sparusmacrocephalus从盐度为26.6的海水直接转入淡水,考察渗透压的急剧降低对黑鲷的生长激素(growthhormone,GH)及其受体(growthhormonereceptor,GHR)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研究发现:(1)黑鲷从海水直接转入淡水后48h有33%的鱼死亡,对照组无死亡现象;(2)黑鲷在转入淡水48h内其血清生长激素(GH)含量、肝脏及鳃中GHR及GHRmRNA含量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3)黑鲷在转入淡水48h后其肾脏中GHR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肾脏中GHRmRNA含量在24h及48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从GH含量看,黑鲷从海水环境到淡水低渗环境与鲑鳟鱼类从淡水到海水环境的适应性调节机制有差异,而黑鲷肾脏中GHR的含量变化可能参与黑鲷对外界环境渗透压的这种急剧降低的适应性调节。  相似文献   
30.
突发性的海洋溢油污染事故日益频繁,科学合理的溢油风险受体脆弱性评价可为溢油风险管理提供重要依据。文章从海洋溢油风险受体的暴露程度和恢复力两方面构建了脆弱性概念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风险受体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和量化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大连市近岸海域溢油风险受体脆弱性分为高、中、较低脆弱区和低脆弱区4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