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0篇
  免费   209篇
  国内免费   458篇
测绘学   35篇
大气科学   31篇
地球物理   154篇
地质学   262篇
海洋学   1083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74篇
自然地理   635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118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57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44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138篇
  2009年   127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2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81.
刘丽  刘楚吾  许强 《海洋科学》2003,27(10):59-62
应用RAPD技术,对笛鲷属的金焰笛鲷(Lutjanus fulviflamma)、金带笛鲷(Lutjanus vaigiensis)进行种群内及种群间遗传学分析。结果表明两种鱼的种内遗传多样性指数(H)分别为:金带笛鲷0.1107;金焰笛鲷0.1673。二者的多态位点比例(P)分别为47.8%和59.0%。2种笛鲷种间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4640,遗传距离Dpd为0.5360。2种鱼共检出6个可作为种的特异性鉴定的条带。  相似文献   
982.
用RAPD技术对养殖环境溶藻弧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利用RAPD技术对不同宿主,不同环境分离的8个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株系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8个引物共获得了46条多态性条带,将8个株系分为3个类群,不同宿主(石斑鱼Einephelus fario和凡纳对虾Penaeus vannamei),不同环境及药物处理前后的株系之间有很高的遗传多样性,使用药物后,溶藻弧菌株系遗传多样性和基因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而同一环境和同一时间分离的菌株之间有较高的同源性。从患病石斑鱼上分离到的致病朱与非致病株有极高的相似性,但有一个约2kb的条带的差异,该差异条带可能与溶藻弧菌的致病性相关。  相似文献   
983.
公路运营对农田和防护林中小型土壤动物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距高速公路不同距离样点中小型土壤动物多样性、相似性进行统计及典范对应分析(CCA)。共捕获中小型土壤动物9 994只,隶属3纲6目15科。研究发现:① 高速公路旁林地中小型土壤动物个体数高于农田;林地和农田中小型土壤动物多样性在样点和季节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 林地距离高速公路5 m和1 600 m样点、农田距离高速公路5 m和800 m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相似性较低。③ 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影响高速公路林地和农田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分布的重要土壤环境因子。距离高速公路远的林地和农田样点(800 m和1 600 m)中小型土壤动物多样性高于近距离样点(5 m)中小型土壤动物多样性,与公路的运营对周边地区土壤理化性质、地表植被等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984.
《干旱区地理》2017,(3):691-691
帕米尔高原位于我国新疆西南部,与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等国交界,是喀喇昆仑、兴都库什山、昆仑山和天山等山脉交汇的山结,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不仅造就了独特的生态系统,还孕育了丰富的高原生物多样性。然而,近几十年来,日益加剧的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也使这一区域面临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985.
珠江是中国第三长淡水河流,淡水鱼种类繁多,其淡水鱼类多样性的空间格局极具研究价值。运用分类阶元包含指数(TINCL_i)、平均分类差异指数(Δ^+)和分类差异变异指数(Λ+)来研究珠江流域22个子流域的淡水鱼类分类多样性的空间特征。结果显示:(1)珠江流域的淡水鱼类在目、科、属、种的组成上差异比较大,其中以鲤形目(Cypriniformes)种数最多,约占70.46%;(2)种/属阶元和种/科阶元表明南盘江上游的淡水鱼类亲缘关系最近;(3)从源头到下游,Δ^+在逐渐增大,分类学等级水平越来越高,鱼类的分类多样性越来越大;源头和珠江口附近的Λ^+是最低的,其在分类阶元上的分布是最均匀的;(4)Δ^+与Λ^+无直接的联系,Δ^+相似的子流域,其Λ^+相差可能很大;Λ+相似的子流域,其Δ^+相差可能很大。  相似文献   
986.
从北极斯瓦尔巴群岛冰川流域的上、中、下游采集了5种代表性土壤和冰川融水样品(MT、AT、TN、BT、MS),采用常规LB和严格无氮培养基低温培养方法,对其中的可培养细菌和潜在固氮细菌进行了总菌计数以及菌株的富集、分离与纯化。经菌落菌体形态观察、16S r RNA基因初步测序排重、固氮基因nif H的PCR检测,分别选取48株可培养分离细菌和31株潜在固氮菌进行了基于16S r RNA基因全序列测定的系统发育分析。目的是初步了解该特殊生境中可培养细菌(包括潜在固氮菌)的多样性及其分布状况,为进一步研究它们在此生境中的生态功能奠定基础。实验结果表明,可培养细菌在5个采集样品中的总菌数为BTTNATMT=MS,严格无氮培养基分离菌总菌数为BTATMTTNMS。48株可培养代表菌分属于Proteobacteria、Actinobacteria、Bacteroidetes、Firmicutes 4个门的7纲、14属之中,它们在5个样品中的多样性程度为BT(6纲、6属)MT(4纲、6属)AT、MS(均为3纲、3属)TN(2纲、3属),优势菌群主要分布在γ-proteobacteria纲的Pseudomonas属(20.8%,集中在AT、BT、MS样品中)和β-proteobacteria纲的Janthinobacterium属(35.4%,集中在MS样品中),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系统发育多样性。潜在固氮菌实验结果表明,能在严格无氮培养基上生长且可检测到nif H的31株代表菌具有极为单一的系统发育多样性。其中90.32%菌株集中在γ-proteobacteria纲的Pseudomonas属,仅在MT和MS样品中有3株菌分布在α-proteobacteria纲的Rhizobium属、β-proteobacteria纲的Janthinobacterium属和Actinobacteria纲的Arthrobacter属,它们与分离自其他极端环境的相关标准菌株具有高度16S r RNA基因同源性。另外,本实验还发现有8株菌的16S r RNA基因序列与相关标准菌株的相似度低于98.50%,推测它们具有成为该特殊生境下新种的潜质。  相似文献   
987.
青岛近海琼胶降解细菌的筛选和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青岛近海海水中琼胶降解细菌进行系统的分离,筛选得到87株海洋琼胶降解细菌。从中选出15株有代表性的菌株,克隆其16SrDNA序列,进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这些细菌主要分布在Cellulophaga,Cytophaga,Microbulbifer,Glaciecola,Pseudoalteromonas,Pseudomonas,Alteromonas和Agarivorans共8个属中。其中QM5,QM21,QM36鉴定为Cellulophaga lytica,QM15和QM28鉴定为Glaciecola mesophila,QM11,QM35,QM47,QM65分别鉴定为Cytophaga fuci-cola,Pseudoalteromonas atlantica,Pseudoalteromonas haloplanktis,Alteromonas addita。其余5株菌能够鉴定到属的水平。其中1株细菌QM42还不能确立分类地位。  相似文献   
988.
989.
烟台海滨潮间带岩岸环境无脊椎动物群落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所研究的烟台沿海潮间带岩带环境无脊椎动物群落的最小样方面积为4m3。石沟屯的无脊椎动物群落种的多样性与蛇们岛和雨岱山两地的无脊椎动物群落种的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P<0.01),以石沟屯的多样性指数最高(Shannon-WienerIndexH=0.888),生物密度最大(6702个体/m),且石沟屯的无脊椎动物群落的结构与崆峒岛和雨岱山的存在明显差异。水体一定程度的富营养化和风浪的影响是造成所研究的岩岸环境无脊椎动物群落的结构与多样性差异的主要原因。所研究的三地无脊椎动物群落都以东方小藤壶为绝对优势种,以东方小藤壶、黑荞麦蛤和短滨螺3个优势种决定着所研究的烟台岩岸环境无脊椎动物群落的结构和外貌。  相似文献   
990.
两种不同生境的白骨壤种群的遗传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广西沙质土壤和淤泥质土壤白骨壤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结果表明,不同生境的白骨壤种群维持着较高的遗传多样性,观察杂合度为0.350,预期杂合度为0.259。不同生境的白骨壤种群的遗传分化很低,种群间的遗传分化为FST=0.062 ,表明总的遗传变异中有93.8%来自种群内。基因流顺畅,Nm=3.78。种群间的遗传一致度和遗传距离分别为0.955和0.04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