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7篇
  免费   209篇
  国内免费   458篇
测绘学   35篇
大气科学   31篇
地球物理   154篇
地质学   262篇
海洋学   1081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74篇
自然地理   634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57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44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138篇
  2009年   127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2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广东海门湾大型底栖生物生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荣冠  江锦祥 《台湾海峡》1997,16(2):217-222
海门湾大型底栖生物已鉴定193种,其中多毛类、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占总种数的79.79%。两季平均生物量为133.21g/m^2,平均栖息密度为543个/m^2。根据Bray-Curtis相似性系数和多维排序尺度可划分为三个群落:I短吻Yi虫-长腿三强蟹-奇异鳃稚虫-彩虹明樱蛤群落;Ⅱ奇异鳃稚虫-鸟啄小脆蛤-艾氏活额寄居蟹-短吻Yi虫群落;Ⅲ棒锥螺-纵肋织纹螺-弯六足蟹群落。应用丰度生物量比较法和部  相似文献   
992.
栉孔扇贝不同种群的遗传结构及其杂种优势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采用来自韩国野生的栉孔扇贝和中国养殖的栉孔扇贝以及发病区存活个体作为亲本 ,构建韩国野生×韩国野生、韩国野生×中国养殖、韩国野生×中国养殖发病区存活个体以及中国养殖×中国养殖共 4个交配组合 ,通过对F1 代个体壳宽、壳高和体重的测量 ,比较不同群体的生长情况。同时采用RAPD技术对F1 代不同群体的遗传结构进行比较 ,研究群体内的遗传变异与杂种优势的关系。结果表明 ,杂交后代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 ,说明栉孔扇贝种内不同种群之间存在杂种优势。韩国野生种群和中国养殖群体以及发病区存活群体的遗传距离分别为 0 0 3 6 6和 0 0 0 5 7,以上 4个F1 代群体的平均杂合度的理论值分别为 0 2 83、0 2 6 7、0 2 6 8和 0 2 6 6 ;多态位点比例分别为 0 76 5、0 76 0、0 76 0、0 73 5。表明栉孔扇贝不同地理种群之间存在遗传分化 ,其杂种优势与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相关  相似文献   
993.
郭水伙 《台湾海峡》2005,24(1):103-103
由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泉州市沿海湿地资源保护和建设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为主持编写单位,13个有关单位的35位专家参与编写;并由上述研究所黄宗国研究员任主编,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刘瑞玉先生作序的《海洋河口湿地生物多样性》一书,于最近由海洋出版社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994.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海洋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微生物群落在海洋的碳、氮[4]、磷 [6]和硫 [14]的循环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是海洋微食物环的重要组分 ,作为分解者和二次生产者 ,影响着颗粒有机物的溶解与沉降、溶解有机物的形成和消耗、无机营养盐的形成等生态过程 ;有些微生物是初级生产者 ,能通过光合自养、化能自养等营养方式生产有机物。早期的海洋微生物多样性研究建立在传统的微生物培养技术的基础上。然而由于培养条件与自然条件的差异 ,实际上培养所得到的只是自然环境中的少部分菌种(0.001 %~15 % ) [2,5,12,25],而且往往加入了浓度远高于自然状况…  相似文献   
995.
九龙江口红树植物分子分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涵韬  林鹏  郑文竹  孙晟  郑志强  林凡  陈鹭真 《台湾海峡》2001,20(1):66-71,T005
本研究工作以福建九龙江口龙海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浮宫种苗园内7种红树植物为材料,采用改进的CTAB法获得了纯度较高(A260/A280在1.6~2.0之间),得率高(DNA平均得率约为120×10-6m/m,FreshWeight),片段完整(片段大小约为23kb左右)的基因组DNA,并运用RAPD技术对这7种红树植物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从30个10-mer随机引物中筛选出9个有效引物,并利用这9个有效引物共扩增出352条DNA带.利用UPGMA法对红树植物的7个种间的亲缘关系进行聚类分析,得出7个种的DNA分子分类系统图,并与传统的分类进行比较,发现结果相符,从而确定了RAPD技术用于红树植物分子分类研究的可行性,并为从分子水平研究红树植物遗传多样性,保护、开发和利用红树林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6.
水生生态系统中的捕食与生物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捕食在水生生态系统中有重要的作用,是影响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因素子之一。选择性的捕食中能使被喜食的猎物种类从水体中消失,使生物多样性降低。这种捕食也可能抑制优势种的发展,占免竞争排斥,提高猎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997.
1 996— 1 998年、1 997— 1 999年分别对黄河三角洲及其湿地鸟类多样性进行了全面调查 ,分析了浅海滩涂湿地鸟类种群组成、区系组成、季节居留型 ,研究了鸟类多样性及其特点 ,确定了鸟类多样性分布中心 ,提出了加强鸟类多样性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8.
海洋底栖生物粒径谱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生物粒径谱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特征,反映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以及系统内部的动态联系,成为研究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工具。本文综述了底栖生物粒径谱的基本理论以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99.
A set of 27 marine planktonic bacteria isolated from the polar regions was characterized by 16S rDNA sequencing and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testing. More than half of these bacteria were positive for caseinase, gelatinase and 13-glucosidase, and could utilize glucose, maltose or malic acid as carbon source for cell growth. Twelve isolates expressed nitrate reduction activities. Except for one antarctic isolate BSwlO175 belonging to Actinobacteria phylum, these isolates were classified as γ-Proteobacteria, suggesting that γ-Proteobacteria dominated in cultivable marine bacterioplankton at both poles. Genus Pseudoalteromonas was the predominant group in the Chukchi Sea and the Bering Sea, and genus ShewaneUa dominated in cultivable bacterioplankton in the Prydz Bay. With sequence similarities above 97%, genus Psychrobacter was found at both poles. These 27 isolates were psychrotolerant, and significant 16S rDNA sequence similarities were found not only between arctic and antarctic marine bacteria ( 〉 99% ), but also between polar marine bacteria and bacteria from other aquatic environments ( ≥ 98.8% ), including temperate ocean, deep sea, pond and lake, suggesting that in the polar oceans less temperature-sensitive bacteria may be cosmopolitan and have a bipolar, even global, distribution at the species level.  相似文献   
1000.
“中国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管理培训与教育中心”揭牌仪式和2006年海岸带综合管理及海洋保护区建设管理培训班,于2006年10月10日-17日在厦门举办。10月11日,举行隆重的揭牌仪式和开幕式。中国国家海洋局副局长陈连增、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助理代表柯祺善、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局副局长杰克.杜尼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