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8篇
  免费   516篇
  国内免费   338篇
测绘学   62篇
大气科学   590篇
地球物理   802篇
地质学   299篇
海洋学   162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41篇
自然地理   59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111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Aki 提出的单次散射模型由于它的简单而显得很实用.作为单次散射模型的改进,本文表明应用多次散射模型也可给出一个简单可行的办法来估算一定地区地下介质的不均匀性.本文分别用尾波的强度和衰减求出与散射有关的 Q 因子.可以看到,尽管单次散射模型和多次散射模型两者给出了十分接近的结果,但后者显得更加合理并有其自相一致性.本文认为,无论运用哪个简化了的模型,方程(InA=1——Int——b1t 或 InA=2——0.5lnt——b2t)中的对数项是不可忽略的.本文应用北京地区地震台网资料,求出了频率在1Hz 左右北京地区 S 波的平均自由程,结果见表2.   相似文献   
122.
用在一个地震台接收到的同一个震源区内较小地震的振幅谱去除大震的振幅谱,可求得大震震源的频谱在两个拐角频率之间的趋势的斜率.利用 Q 值在0.0001——100Hz 之间几乎是常数的特性,用试错法对大震的振幅谱因衰减造成的高频损耗进行补偿.当补偿后的高频趋势的斜率与频谱比的高频趋势的斜率接近时,便表示所选取的 Q 值是适宜的.用这种方法,我们得到云南剑川地区的 Qp 等于900,Qs 等于400.而北京地区的 Qp 等于800,Qs 等于550.   相似文献   
123.
中小震近场地震动估计中地震动衰减关系的适用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核工程场地设计基准地震动确定中涉及弥散地震的地震动估计,这导致中小震近场地震动估计成为被关注的研究课题。本文基于一些中小震近场地震动记录资料,分析和探讨了国内外多种地震动衰减关系对中小震近场地震动估计的适用性问题,并结合我国几个核工程地震问题研究工作的实践对中小震近场地震动衰减关系确定的思路和原则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4.
安徽地区地震波衰减、场地响应及震源新参数的测定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根据安徽数字地震台网7个地震台的143条波形资料,研究了安徽地区的衰减模型和各台站的场地响应。采用三段几何衰减模型拟合,得到了安徽及邻近地区的几何衰减函数,得到安徽地区非弹性衰减Q值随频率f的关系为Q(f)=235.3×f0.616;7个台站的场地响应均无明显的放大效应,这与它们均处于岩石地基相符;并在本地区地震预测研究中尝试使用新参数,进行了初步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5.
分析了常用的表示人口分布的方法及其不足,提出了将人口统计数据空间分布化的方法,将研究区域划分为一定分辨率的格网,用距离衰减函数将人口密度估计值分配到每个格网上,每个格网上的人口是均匀分布的,随着格网分辨率的提高,就可以模拟出符合人口详细分布的人口密度空间连续分布模型,并通过实验说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6.
泉水动态分析预测和资源评价——以辉县百泉为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本文通过对辉县百泉泉水流量动态的分析,确定了泉水流量动态的影响因素,建立了泉水流量的衰减方程和泉水流量的预测模型,预测了天然状态泉水流量,评了泉域岩溶水的开采资源。  相似文献   
127.
分析了造成波浪衰减几种力学机制,并针对不同模型海底底床下的波浪衰减,以及有限深底床和无限深底床的波浪衰减进行了计算比较,认为造成波浪衰减的力学机制直接和底床砂质的性质相关。  相似文献   
128.
研究了滇西地区8次中强地震余震序列的衰减特征,得出了余震序列频度衰减符合修正的大森定律:(n)t=k/(t c)^p关系;余震衰减的快慢与大地热流值成正相关关系;强余震前中、小余震活动会出现平静或增强现象,即频度残差小于(平静)或大于(增强)其二倍方差,且持续一段时间,其后发生强余震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129.
我国航空客流网络发展及其地域系统研究   总被引:69,自引:19,他引:69  
金凤君 《地理研究》2001,20(1):31-39
“极化”效应是高速交通网络引导客货流演进的空间表象,由此导致空间作用关系的变化和空间结构的演化。轴心—附属式的“轴—辐”空间模式已经成为航空客流网络发展的基本模式。本文以航空客流为分析对象,探讨了我国城市间的相互作用特征,以及高速运输网络发展的社会经济意义。结果表明,我国大陆航空客流的网络体系形成了明显的地域分异现象,产生了以三个一级枢纽为核心的“轴—辐”系统,即北京、广州和上海系统,以及两个相对独立的次级系统——乌鲁木齐和昆明系统;航空客流存在显著的距离衰减规律,绝大部分客流发生的距离在2400km之内;超大城市是航空客流的集聚地,以其为枢纽的航空网络的合理组织具有重大的社会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130.
黑龙江省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目前总体开发利用程度较低,开采潜力很大,但各地开发利用程度有较大区别,哈尔滨、大庆等地区地下水超采较严重,形成了区域性的水位降落漏斗,最大漏斗面积达4500km2,最大水位降深达40余m,单井涌水量衰减40%以上;鸡西等矿区大量疏干地下水,使水源濒于枯竭;哈尔滨、大庆等城市已出现地面沉降迹象.这些问题的产生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科学、合理地开发、保护地下水资源已是当务之急.对严重超采区要控制开采,调整用水结构、分质供水、科学管水、节约用水.此外应充分利用矿区排出的地下水,变害为利.加强地下水的监测和研究工作,及时解决开发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