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7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160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41篇
地质学   500篇
海洋学   70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40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61.
徐友灵 《地质论评》2010,56(5):726-732
本文回顾了河南桐柏地区的桐树庄银异常自发现至钻探见矿的20余年的复杂查证过程。在查证过程中,查证工作区域由老和尚帽金银异常→老和尚帽北带银异常→桐树庄—老虎洞沟异常→桐树庄异常,范围逐级缩小;工作比例尺由1∶200000→1∶25000→1∶10000→1∶5000,逐步增大;工作方法包括了区域化探、局部化探、地质—地球化学剖面测量、地球物理探测以及槽探和钻探,由单一到多种方法综合实施;认识上从"矿致异常",经"非矿致异常",再回到"矿致异常";"异常源"解释由大理岩中的含碳夹层到隐伏花岗斑岩。回顾体现了深部找矿工作的难度,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必要性,以及综合运用先进成矿理论和多种勘查技术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2.
大厂矿田锡石硫化物矿床中产出的富铟铁闪锌矿为世界所罕见,文章探讨该类型矿床铟、镉的分布规律,分析计算该金属保有地质储量及年产量,简介当前回收情况及展望综合回收前景.  相似文献   
63.
分别于2000年4月、2001年4月和2002年8月对珠江河口水域海洋经济动物体内Cu、Pb、Zn、Cd四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4种经济动物体肌肉Cd、Cu、Pb、Zn各元素的平均含量分别是0.08、2.67、0.05、5.69mg·kg~(-1),其变化范围为nd~0.46mg·kg~(-1)、0.24~11.85mg·kg~(-1)、nd~0.26mg·kg~(-1)、1.55~18.36mg·kg~(-1)。甲壳类与头足类生物体内铜铅锌镉含量比较接近,远远高于鱼类的含量。所检测的14种经济类海洋动物中,虾姑、乌贼Cu的含量高于其余三种元素的含量,其余12种生物Zn的含量比另三种元素含量高。三次调查该水域经济类海洋动物体铜铅锌镉的含量基本一致。与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标准比较,14种被测样品铜、铅和镉的含量全部符合该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64.
以P-350吸附于DA_(201)树脂上,制得了P-350浸渍树脂,通过柱层析法,试验了树脂吸附和解脱Ag,Cd的条件和干扰离子的影响。建立了P-350浸渍树脂分离-富集Ag,Cd体系,并应用于岩石样品分析中,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5.
沉积物毒性生物检测是沉积物环境质量评价重要内容之一[1].在沉积物毒性生物检测实验中,常用的受试生物有端足类(Amphipoda)、多毛类(Polychaeta)、软体动物(Mollusca)、棘皮动物(E-chinodermata)和枝角类(Cladocera)等中的部分种类[2-3].端足类是目前开展海洋沉积物毒性检测的优选受试生物,对其研究工作进行的最多,经验积累也最丰富,用其进行的有关沉积物毒性检测的方法也比较成熟[3].目前国外已有20多种海洋端足类用于沉积物毒性生物检测中.野生受试生物受季节、数量的限制不能满足检测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66.
为了解安徽贵池地区富硒土壤特征与潜力,服务当地富硒土地资源开发,选择贵池西部开展土壤地球化学测量试验,探讨Se、I等有益元素的富集特征、成因及潜力,Cd、As等有害元素的超标特征及成因等,结合研究区土壤中有益、有害元素特征,讨论富硒土地资源及其开发优势。发现表层和深层土壤中Se等有益元素含量总体较高,其中Se含量达到富硒土地标准的表层土壤点位占全部样品点位的76%;表层土壤中Cd含量超标的点位占48%,其他有害元素仅个别点位超标,Cd是制约该地区富硒土地资源开发的主要不利因素。在研究区圈定了61.4 km2的富硒土地资源,认为研究区东部土壤富硒的物质来源是二叠系灰岩,可以利用当地灰岩提升富硒土地资源品质,降低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67.
68.
为提高钻进效率,合理利用钻进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本文采用摩擦热能辅助机械能碎岩(简称:热-机碎岩)的方法,将氮化硅作为摩擦元件引入孕镶金刚石钻头中,以提高钻头工作层的钻进性能。本文通过对钻头水口、摩擦元件的尺寸计算,钻头胎体、结构的设计,制造了一种新型热-机碎岩孕镶金刚石钻头(简称:热-机碎岩钻头),并与常规六水口钻头和三水口钻头开展了室内钻进试验对比。结果表明,与六水口钻头和三水口钻头相比,热-机碎岩钻头加入摩擦元件后能够因摩擦生热而使岩石产生弱化作用,钻头钻速提高,在相同钻井液流量下最高可比六水口钻头的机械钻速高33.3%。热-机碎岩钻头胎体的磨损程度比三水口钻头小,热-机碎岩钻头可用于强研磨性地层的钻进。  相似文献   
69.
重金属不可降解,长期存在于土壤环境会严重影响作物安全。添加巯基改性凹凸棒石黏土(ATP-SH)到不同Cd污染程度土壤中,进行盆栽油菜实验,以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土壤有效态Cd和油菜不同部位Cd的含量;采用SPSS讨论了ATP-SH添加量、土壤有效态Cd、油菜不同部位Cd的相关性;计算了油菜对Cd的富集系数及转运系数,探究了ATP-SH对土壤Cd的钝化效果及对油菜富集和转运Cd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添加ATP-SH后,土壤有效态Cd、油菜各部位Cd含量显著降低,土壤有效态Cd降低率为40.65%~74.27%,油菜根、茎、枝、菜籽中Cd降低率分别为29.36%~79.46%、41.44%~88.45%、43.19%~95.89%和38.02%~95.81%;ATP-SH添加量与土壤有效态Cd、油菜各部位Cd含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土壤有效态Cd与油菜各部位Cd含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油菜各部位之间的Cd含量存在明显正相关关系;对照组油菜根、茎、枝、菜籽对Cd的富集系数分别是实验组的1.42~4.87倍、1.71~8.66倍、1.92~24.43倍、1.61~23.76倍,油菜各部位Cd的转运系数的大小是茎>枝>菜籽,且茎远大于枝和菜籽,是枝和菜籽转运系数的3.5~25倍。综上,ATP-SH能降低土壤Cd的生物有效性,阻隔土壤Cd向油菜迁移。  相似文献   
70.
珊瑚是记录海洋环境变化信息的载体之一,测定其U/Ca比值可重建海水温度或测定Th/U同位素比值可计算年龄重建海平面高度等.准确测定珊瑚中U、Th含量及同位素比值是提取所记载的海洋环境变化信息的前提,其难点在于高Ca基体分离和痕量U、Th富集纯化.基于此,本研究拟采用UTEVA树脂改进了一步富集分离珊瑚中U、Th的前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