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4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Demons算法在四维CT图像配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呼吸运动引起的器官的运动及形变是4D精确放射治疗中最主要的误差来源。利用4D CT图像和配准技术来分析不同呼吸时相中组织、器官的形变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目前常用的研究方法是基于形变模型的3D配准算法。基于光流场的Demons算法具有速度快和精度高的特点,本文将其应用到4D CT图像配准中,并在原始图像形变力的计算中引入了对称梯度。实验结果表明,结合对称梯度的Demons方法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而且匹配误差小。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欧拉反褶积(Euler法)的反演精度,提出基于DCT的Euler法确定断层断点位置的反演方法,从理论上给出了基于DCT的Euler齐次方程,指出异常导数的计算精度是影响Euler法反演精度的核心问题.台阶模型实验证实:用DCT法计算的重力异常垂向一阶导数的最大误差为0.460×10-9/s2,均方差为0.189×10-9/s2,水平导数最大误差为0.182×10-9/s2,均方差为0.028×10-9/s2,与DFT法相比,其计算的异常导数具有很高的精度.通过对正演模型的计算,确定了基于DCT的Euler法模型反演的位置为台阶断面的中心点位,与理论点位相对应;在反演模型实验中,证实了DCT法具有较高的反演精度,同时在实际应用中,进一步验证了该法的可行性、实用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基于离散余弦变换(DCT)的重力异常垂询二阶导数的计算方法是笔者提出的新方法。以无限长水平圆柱体为例研究了DCT法的计算规律:模型实验证实,该法计算的无限长水平圆柱体重力异常垂向二阶导数的精度与采样闻隔、剩余密度及圆柱体半径大小无关。与圆柱体轴心埋藏深度成正比。通过分析给出了基于DCT的合适的线性滤波方式,滤波后的重力异常垂向二阶导数与理论二阶导数拟合效果好,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4.
基于DCT的重力异常数据处理正、反演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计算方法稳定性优良。将基于DCT的重力异常水平一阶导数、垂向一阶导数、常密度单界面异常反演和Euler反褶积等正、反演方法用于大庆探区外围虎林盆地DB1线重力异常数据处理中,综合分析了该线重力场特征。利用基于DCT的Euler反褶积法反演出断层14条,分析了其中7条较深大断裂的性质。根据反演的结晶基底起伏情况和断裂构造剖面轨迹的基本特征,将DB1线划分为两隆两坳的构造格局,其中七虎林河断陷是由古新纪(E)断陷与早白垩纪(K1)残余盆地组成的2个旋回(E+ K1)的叠合盆地,而凯北坳陷为早白垩纪(K1)的残余盆地。把敦密南北支2条断裂确定为虎林盆地控盆断裂,阐述了控盆断裂的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和混沌映射数字水印技术。首先利用混沌映射将水印信息进行加密,接着利用小波变换得到图像的近似分量,然后对陔近似分量做离散余弦变换,把经过加密的水印信息嵌入到DCT系数最大分量中。实验结果证明:算法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和鲁棒性,能够抵抗种类的攻击。  相似文献   
16.
用QuikSCAT资料分析"黄蜂"登陆前后近地层风场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利用QuikSCAT资料对"黄蜂"近地层风场分布的演变特征进行了诊断分析.并采用了离散余弦转换(DCT)对其方差的波谱结构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台风近地层风场分布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其方差大部分产生于波数1和2的气流中,并且与波的方向有关.当台风沿纬向西移时,有两个纬向排列的波谱中心,主要是纬向波数2和经向波数1的气流;而当台风沿径向北上时,有两个经向排列的波谱中心,主要是纬向波数1和经向波数2的气流.波数1的气流对切向风的方差做主要贡献,波数2的气流对径向风的方差做主要贡献.不对称性分布的特征随大尺度环境场和台风自转气旋环流的改变而改变.当台风靠近大陆时台风大风出现的在台风前进方向前沿,类似于陈联寿等分析的第二类台风大风模式,在左前方是西北偏北大风,在右前方是东南大风.  相似文献   
17.
查明大庆外围中、新生代断陷盆地群的油气潜力,选取有利勘探战略目标区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漠河盆地内的重力场资料特点和需要解决的地质问题,采用了下列常规处理技术:曲线的圆滑、方向导数的计算;同时,采用了DCT反演技术。通过以上常规及特殊处理方法,得出漠河盆地的结晶基底深度及形态并划分出断裂的位置与断裂深度,经过与地质资料的对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矢量数据压缩对于受网络带宽限制的WebGIS有着重要意义,其可减少数据存储空间,提高网络传输与处理效率。传统的矢量数据压缩方法主要从空间关系的角度出发,根据原始矢量数据点之间的距离、角度等指标,判断如何对矢量线要素或面要素进行化简,略去冗余的端点。而本文则利用已在图像压缩领域被广泛应用的变换编码的频率域压缩技术,利用能实现能量保持的离散余弦变换和特殊的量化方法,以及无损熵编码,对矢量数据实现了能控制压缩后平均误差的有损压缩。该方法无需事先根据不同的误差限值设计量化表,且能处理指定过大平均误差限值时所出现的问题,有很强的适应能力。最后,使用C#实现了该方法,并验证了方法的可靠性,完成了方法的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矢量数据压缩方法能获得较大的压缩比,且能较好地保持原始矢量数据所具有的地理形态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 methodology to perform geophysical inversion of large‐scale linear systems via a covariance‐free orthogonal transformation: the 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 The methodology consists of compressing the matrix of the linear system as a digital image and using the interesting properties of orthogonal transformations to define an approximation of the Moore–Penrose pseudo‐inverse. This methodology is also highly scalable since the model reduction achieved by these techniques increases with the number of parameters of the linear system involved due to the high correlation needed for these parameters to accomplish very detailed forward predictions and allows for a very fast computation of the inverse problem solution. We show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methodology to a simple synthetic two‐dimensional gravimetric problem for different dimensionalities and different levels of white Gaussian noise and to a synthetic linear system whose system matrix has been generated via geostatistical simulation to produce a random field with a given spatial correlation. The 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 pseudo‐inverse outperforms the classical least‐squares techniques, mainly in the presence of noise, since the solutions that are obtained are more stable and fit the observed data with the lowest root‐mean‐square error. Besides, we show that model reduction is a very effective way of parameter regularisation when the conditioning of the reduced 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 matrix is taken into account. We finally show its application to the inversion of a real gravity profile in the Atacama Desert (north Chile) obtaining very successful results in this non‐linear inverse problem. The methodology presented here has a general character and can be applied to solve any linear and non‐linear inverse problems (through linearisation) arising in technology and, particularly, in geophysics, independently of the geophysical model discretisation and dimensionality. Nevertheless, the results shown in this paper are better in the case of ill‐conditioned inverse problems for which the matrix compression is more efficient. In that sense, a natural extension of this methodology would be its application to the set of normal equations.  相似文献   
20.
断裂构造精细解释技术——三方向小子域滤波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利用重磁场资料解决地质构造的精细划分和解释问题,提出三方向小子域滤波方法. 根据直立岩脉重力异常曲线特征和DCT理论,分析了直立岩脉重力异常π/2相位偏移技术,给出了突出三方向直立岩脉特征的平面重力异常及其π/2相移的DCT转换的理论公式. 模型实验证实,经过坐标变换后的偏移结果,其异常梯度最大值的水平位置与铅垂台阶断面在地面上的投影位置相一致;利用传统的小子域滤波分别检测每个方向偏移处理结果中的梯级带,突出三方向的异常分界特征,从而实现三方向小子域滤波的数值计算. 在应用中表明,传统的小子域滤波只能识别出黑龙江虎林盆地11条断裂带,而三方向小子域滤波法检测出33条断裂,这说明三方向小子域滤波法大大增强了对平面断裂水平位置信息的识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