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82篇
  免费   2388篇
  国内免费   2905篇
测绘学   7031篇
大气科学   2371篇
地球物理   2583篇
地质学   7459篇
海洋学   1898篇
天文学   405篇
综合类   1957篇
自然地理   3771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29篇
  2022年   390篇
  2021年   527篇
  2020年   550篇
  2019年   565篇
  2018年   486篇
  2017年   798篇
  2016年   717篇
  2015年   885篇
  2014年   1059篇
  2013年   1384篇
  2012年   1308篇
  2011年   1452篇
  2010年   1166篇
  2009年   1384篇
  2008年   1531篇
  2007年   1696篇
  2006年   1541篇
  2005年   1450篇
  2004年   1318篇
  2003年   1141篇
  2002年   1083篇
  2001年   813篇
  2000年   774篇
  1999年   615篇
  1998年   527篇
  1997年   436篇
  1996年   372篇
  1995年   312篇
  1994年   282篇
  1993年   198篇
  1992年   149篇
  1991年   110篇
  1990年   84篇
  1989年   81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8 毫秒
991.
城市防震减灾是地震潜在频发区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本文结合福建省永安市城市防震减灾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探讨设计防震减灾数值模型,分析模型集成的关键技术,构建了地震风险评估、建筑物易损性评价、生命与财产损失估算、救援与救灾管理调度等模型和基于GIS开发的震害预测和应急模拟系统。该系统在福建省永安市的实际应用表明,通过对地震灾害预测结果的分析,可加强城市抗震中的薄弱环节,为灾区政府应急响应和制订对策提供决策支持辅助信息,从而显著提高城市防震减灾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992.
广州市北京路步行街旅游形象策划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商业步行街是当今城市旅游购物和休闲的一个重要场所。广州市北京路是广州历史和现代有名的商业街之一,也是广州的一个著名景点。为了更好地包装广州市北京路的旅游形象,在详细分析其旅游文脉和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采用企业识别系统的相关理论,对该区旅游形象MI、BI、VI三个方面进行了较为科学的策划。认为广州市北京路应突出“岭南第一街”的特点,对步行街的企业行为系统、市民行为系统等进行有效管理和规范,并改善现有的视觉景观和视觉标志,着力塑造一个集旅游观光、购物消费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旅游形象。  相似文献   
993.
以六盘水市为研究区,以ETM遥感数据和1:25万的国家标准基础地理数据为主要数据源,辅助以地面样地调查数据,建立石漠化与诸因子相关关系模型,将诸因子转化为遥感定量指标,研究遥感专题信启,快速提取,形成RS、GIS集成的石漠化信息提取技术。通过以上技术处理,实现了六盘水市喀斯特地区的石漠化现状遥感—GIS快速调查评价,得到六盘水市石漠化信息地理数据库等数据,为政府部门实现宏观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994.
基于城市体系的长江三角洲旅游地域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分析了长江三角洲旅游资源的分布格局及长三角旅游发展的整体性现状,认为长三角旅游整体发展的协调性不足。然后从城市体系与区域旅游整体发展耦合的角度出发,引入了长江三角洲城市体系的规模结构、空间结构、交通网络结构和城市群内部经济联系的分析研究,并以此划分出了长三角两个层次的旅游地域系统,给出了长三角地域旅游城市网络体系的空间组织。最后提出了长三角区域旅游产业联动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95.
小城镇土地定级是小城镇土地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以福建省天宝镇区土地定级为例,就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城镇土地定级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着重论述了GIS环境下土地定级基础图件库和基础属性数据库的建立、评价单元的生成、单元分值和单元总分值的计算及成果图的生成等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的处理过程。  相似文献   
996.
空间分析与自然地理综合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空间分析技术和自然地理综合研究发展历程与趋势的分析,得出两个结论:1)现代地理学的快速发展越来越离不开空间分析的支撑,即空间分析技术在地理学中的应用空间愈来愈广,在自然地理综合研究中尤为如此,其主要原因就是空间分析在综合研究中的优势愈来愈明显;2)空间分析技术随其理论与实践的迅速发展及逐步拓展,愈来愈成为自然地理学发展的巨大推动力,也越来越离不开自然地理综合研究这个促使其发展壮大的空间和能发挥其主导作用的领域。空间分析技术和自然地理综合研究的结合已经成为现代自然地理学以及地球空间信息学研究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  相似文献   
997.
体绘制技术在地学3D GIS 可视化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绘制技术是目前科学计算可视化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地质体内部属性分布的可视化有重要意义。该文针对地学研究中几何建模和属性建模同样重要的特点,基于一种矢栅一体化的混合数据模型,对地质体表面采用三角面片描述几何形状,对地质体内部采用基于八叉树的自适应网格剖分技术描述内部属性特征。对网格剖分后的体数据,采用体元投射的体绘制技术进行地质体内部属性可视化,显示出很好的效果,具有实际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998.
云南沿边境地带生态环境3S监测、 评价与调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利用全球新千年整体生态系统评估的理论,以云南省沿边境地带生态系统变化跨境生态安全为研究对象,探寻并揭示我国陆疆系统的跨境生态系统变化监测、评价和生态安全综合调控的基础理论与信息机理;进而研究基于“3S”云南沿边境地带的生态环境监测、评价与综合调控的方法和关键技术,包括方法和技术体系的建立、指标体系的建立、多尺度效应和尺度转换、数学模型的建立、综合调控模式和决策方案的建立等;在案例研究部分,建立了背景数据库,然后选择大、中、小尺度进行了全区生态环境现状评价,重点河道、典型路段和重点口岸的影响评价和预测预报研究,最后进行了综合调控模式和方案的探讨,并对研究结果进行了动态仿真和虚拟表达研究。  相似文献   
999.
273.15K下LiCl-Li2B4O7-H2O体系热力学性质的等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等压法研究了273 15K下LiCl-Li2B4O7-H2O体系中纯盐水溶液(离子强度范围为LiCl0 2046~2 5055mol·kg-1,Li2B4O70 1295~0 3700mol·kg-1)以及混合盐水溶液(离子强度范围为0 0931~2 4911mol·kg-1)渗透系数和水活度;计算了LiCl-Li2B4O7-H2O体系的饱和蒸汽压,获得饱和蒸汽压、渗透系数随离子强度的变化规律。用实验数据以最小二乘法求取了LiCl和Li2B4O7纯盐参数及体系的混合盐参数,拟合的标准偏差分别为0 0077和0 026。用该模型计算的渗透系数值与实验结果取得合理的一致。同时研究结果与273 15K下LiCl-Li2SO4-H2O体系的渗透系数随离子强度变化的规律作了比较。本研究对完善低温下含锂、硼盐湖卤水体系的热力学模型和盐湖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rainfall–groundwater dynamics over space and annual time scales in a hard‐rock aquifer system of India by employing time serie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and geostatistical modelling techniques. Trends in 43‐year (1965–2007) annual rainfall time series of ten rainfall stations and 16‐year (1991–2006) pre‐monsoon and post‐monsoon groundwater levels of 140 sites were identified by using Mann–Kendall, Spearman rank order correlation and Kendall rank correlation tests. Trends were quantified by Kendall slope method. Furthermore, the study involves novelty of examining homogeneity of pre‐monsoon and post‐monsoon groundwater levels, for the first time, by applying seven tests. Regression analysis between rainfall and post‐monsoon groundwater levels was performed. The pre‐monsoon and post‐monsoon groundwater levels for four periods – 1991–1994, 1995–1998, 1999–2002 and 2003–2006 – were subjected to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based geostatistical modelling. The rainfall showed considerable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s, with a declining trend at the Mavli rainfall station (p‐value < 0.05). The Levene's tests revealed spatial homogeneity of rainfall at α = 0.05. Regression analyses indicated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s (r2 > 0.5) between groundwater level and rainfall for eight rainfall stations. Non‐homogeneity and declining trends in the groundwater level, attributed to anthropogenic and hydrologic factors, were found at 5–61 more sites in pre‐monsoon compared with post‐monsoon season. The groundwater declining rates in phyllite–schist, gneiss, schist and granite formations were found to be 0.18, 0.26, 0.21 and 0.14 m year?1 and 0.13, 0.19, 0.16 and 0.02 m year?1 during the pre‐monsoon and post‐monsoon seasons, respectively. The geostatistical analyses for four time periods revealed linkages between the rainfall and groundwater levels. Copyright © 2013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