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8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2篇
海洋学   308篇
综合类   52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实验于1996年5月~9月对3种规格养殖中国对虾在不同条件下的耗氧率和排氨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温度、体重、盐度和摄食状态对其代谢有显著影响。耗氧率(QO)和排氨率(QN)与温度正相关,lnQO=0.058T-2.894;lnQN=0.076T+1.116;而与体重呈负相关,QO=0.515W-0.126;QN=25.05W-0.199。在盐度5~35范围内,中国对虾(3.025g±0.088g)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在盐度28时最小。中国对虾(3.13g±0.072g)摄食沙蚕和配合饲料,在饱食状态下耗氧率比饥饿状态下分别提高了83.9%和29.3%,排泄率增加了113.8%和93.6%,表明摄食时蛋白质代谢增加显著。  相似文献   
52.
日本对虾野生种群和养殖种群遗传结构的RAPD标记研究   总被引:46,自引:5,他引:41  
于1997年4月在福建和山东青岛分别采集地虾野生种群和养殖群体的样品,采用RAPD标记技术对其遗传结构进行初步研究。用20个随机引物在野生种群和养殖群体中分别扩增出157和153条DNA片段,其中多态性段数分别为85和58条,多态性片段的比例分别为54.14%和37.91%,平均杂合度分别为0.2517和0.1343。  相似文献   
53.
于1996年4-5月,在山东即墨市田横镇对虾育苗场,以包膜维生素C和维生素C磷酸酯镁两种类型的维生素C添加饵料饲喂中国对虾蚤状幼体和糠虾幼体,以便研究在饵料中添加不同类型的维生素C对中国对虾早期幼体生长与存活的影响以及适宜的添加量。结果表明,添加包膜维生素C饲喂蚤状幼体的效果优于维生素C磷酸酯镁,其最适添加量为2mg/g饵料;添加维生素C磷酸酯镁饲喂糠虾幼体的效果优于包膜维生素C,添加量为1-5m  相似文献   
54.
于1997年9月在青岛红鸟养殖场采集中国对虾,给对虾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海藻多糖和北虫草我糖后,用生化法测定其血清中的溶菌酶,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动力学变化。结果表明,注射1.0%北虫草多糖及1.0%海藻多糖48h后,对虾血清中的LSZ活性由对照组的0.25U/ml分别增至0.88U/ml和0.75U/mlPOD活性由对照组的0.11U/mg分别增至2.2U/mg和1.96U/m  相似文献   
55.
低盐度突变对中国对虾仔虾存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6年3-4月在山东日照市代家村对虾育苗场采集中国对虾仔虾,采用实验室培养的方法,研究中国对虾仔虾对不同低盐度突变的幅度及速率的适应能力,并对在不同盐度突变后仍能存活的仔虾体内的18种氨基酸、14种脂肪酸及5种维生素的含量作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当降盐的工范围为3/d-5/d时,部分仔虾可在盐度为零的淡水中存活数天。盐度的变化对仔虾体内氨基酸,脂肪酸和维生素的含量均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56.
中国对虾幼体发育阶段维生素A营养需要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6年5月11日-6月13日中国在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麦岛实验基地采集中国对虾幼体,在其配合饵料中添加维生素A,对其发育阶段维生素A的营养需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配合饵料中维生素A的含量为40.16-6.15μg/g时,对中国对虾幼体的变态,成活和健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7.
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卵子激活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多动物的成熟卵子的激活都是由受精引起的,精子的刺激引起卵子的皮层反应及减数分裂的完成[1].而对虾的成熟卵子的激活可由海水引起,而无需受精[2~9].在对锐脊单肢虾(Sicyonia ingentis)卵子激活研究中发现,其成熟卵子无论受精与否,在接触海水以后具有相同的激活过程,受精卵和未受精卵的皮层反应及减数分裂的完成没有区别,但未受精卵不能进行正常的卵裂[7].  相似文献   
58.
应用光镜和电镜对中国对虾淋巴器官的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淋巴器官的盲管主要由内皮细胞和基质细胞构成,细胞间隙内充满着大量的以颗粒细胞为主的血细胞,  相似文献   
59.
养殖的中国对虾用尖加0.3%主康灵6号的0实验饲料进行了18天投喂,在停止投喂实验饲料后的第2、8、13天分别测定了对虾血淋巴淋巴、血浆的抗菌活力和血细胞溶解物的酚氧化酶活力。  相似文献   
60.
白斑综合症杆状病毒致病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白斑综合症杆状病毒(WSBV)致病性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WSBV的致病性与斑节对虾Penaeusmonodon个体大小无关,WSBV的致病力与感染方式和病毒数量有关;在盐度为14、温度为28-32℃的海水中,游离WSBV在4h内失去感染活性;体长7cm的白斑综合症死亡斑节对虾,其携带的WSBV在57h失去感染活性;体长7cm死亡斑节对虾经28℃空气干燥,其携带的WSBV在50h失去感染活性;WSBV不能通过体表感染健康斑节对虾,而斑节对虾摄食一定数量病毒才能导致感染;水不能作为游离WSBV的载体传播WSB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