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78篇
  免费   850篇
  国内免费   1981篇
测绘学   45篇
大气科学   1003篇
地球物理   670篇
地质学   2732篇
海洋学   2025篇
天文学   18篇
综合类   211篇
自然地理   505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224篇
  2021年   189篇
  2020年   212篇
  2019年   271篇
  2018年   224篇
  2017年   251篇
  2016年   244篇
  2015年   235篇
  2014年   348篇
  2013年   389篇
  2012年   281篇
  2011年   306篇
  2010年   214篇
  2009年   321篇
  2008年   351篇
  2007年   340篇
  2006年   340篇
  2005年   301篇
  2004年   281篇
  2003年   240篇
  2002年   228篇
  2001年   184篇
  2000年   173篇
  1999年   159篇
  1998年   131篇
  1997年   127篇
  1996年   94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103篇
  1993年   74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南海北部陆坡古地貌特征与13.8Ma以来珠江深水扇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综合利用层序地层学和地球物理方法对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13.8 M a以来沉积古地貌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南海珠江深水扇系统分布及其独特的沉积特征和层序充填演化规律的分析,得出在13.8 M a以来层序发育过程中,凹陷位于宽阔陆架向海盆变迁的陆坡区,北部发育两种类型的峡谷水道,向南海盆方向逐渐变得宽缓;盆地的古地貌背景、物源和气候变化为其主控因素的结论。同时,13.8 M a以来南海北部陆坡深水区的沉积具有明显的继承性特点,现今的海底峡谷发育特点基本反映了整体的沉积背景。结果表明,白云凹陷13.8 M a以来的深水沉积受海平面相对变化的影响相对较弱,主要受古地貌背景及其变迁的控制,沉积具有继承性,与现今的沉积面貌非常相似。  相似文献   
992.
本文基于对南海东北部东沙海域近期采集的多道反射地震资料进行重新处理获得新的地震海洋学数据,分析了该海域内孤立波/内孤立波包、沙丘上方和陡坎附近特殊反射结构特征,从而提供了新的海水层与海底相互作用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除之前已发表文章中地震海洋学资料显示存在的第一模态内孤立波/波包和沙丘上方常见的反射样式-披毛状发射外,地震海洋学资料上还发现了第二模态内孤立波、陡坎上方的上抬型波动反射结构样式.在新的地震海洋学数据中,第一模态内孤立波振幅均小于50 m,宽度上都小于5 km,单个内孤立波的最大振幅约为45 m.内孤立波包的内孤立波振幅都相对较小,均小于40 m,并且与之前不同的是,彼此之间振幅相差不大,没有明显的排列规律.此次地震海洋学数据记录到的第二模态内孤立波,形态较为完整,上层和下层反射的振幅相差不大,在30 m左右;中间层大约在水深130 m位置处,垂向结构的整体大小大于200 m.沙丘上方反射结构普遍存在弱反射层,可能是湍流边界层,并且存在特殊反射样式-披毛状反射.但并不是沙丘上方都存在披毛状反射样式,本文分析它出现在地震海洋学资料上可能是受测线与沙丘走向之间夹角的影响.陡坎区域的水层反射结构则表现为上抬型波动,并常常伴随着同相轴连续性的变化.该波动的大小及反射同相轴的连续性可能取决于陡坎的高度/坡度及水层动力的强度,新数据中出现的一个上抬型波动,高度达20~30 m,它的附近水层还存在一个形态不完整的内孤立波.陡坎附近的水层反射也常常出现弱反射带和小的波动.  相似文献   
993.
夏季平流层盛行强东风,Rossby波能量难以从对流层向上传播至平流层,而冬季平流层盛行西风,Rossby波能量容易上传,因此以往对Rossby波能量向平流层传播的研究多考虑冬季的情况.而事实上,因为夏季高原上空南亚高压反气旋环流,并非只有强东风存在,所以Rossby波能量也可能在南亚高压区向上传播,从而影响平流层的温度、风场及大气成分等.因此,本文利用ERA-interim逐日再分析资料,分析了1979—2015年夏季南亚高压区Rossby波能量穿越对流层顶传播的特征与机制.结果表明:Rossby波能量可以从南亚高压西北部的窗口区上传至平流层,最高可到达平流层顶,而在南亚高压的其他部分,Rossby波能量均不能穿越对流层顶上传或穿越对流层顶后无法继续上传.南亚高压西北区Rossby波能量可以穿越对流层顶传播的原因是盛行西风,且西风急流出现的频率很小,同时涡动热量通量异常引起的垂直分量的第一项对其上传有很大贡献.南亚高压东北区也盛行西风,然而Rossby波能量不能向上穿越对流层顶的原因是强西风出现频率较高,且温度脊与高度脊位相相近,不利于上传.南亚高压南部均盛行东风,在平流层中下层均为稳定层结,因此Rossby波能量很难上传.南亚高压西南区在对流层位于青藏高原环流的伊朗高原下沉区附近,层结稳定,并且温度脊超前于高度脊,所以Rossby波能量很难上传.而南亚高压东南区在对流层位于南海-西太平洋热带幅合带,层结不稳定,存在Rossby波能量较弱的上传,达到对流层顶后无法继续上传,该区域温度脊落后于高度脊的温压场配置也为Rossby波能量在对流层内的传播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994.
地震深度定位对地壳速度结构模型有较大的依赖性。选取2017年安徽及周边M_L 1.5以上地震,使用PTD与单纯型定位方法,分别配置华南模型与AH2015模型进行重新定位,研究不同模型对安徽地震深度的定位影响。研究表明,使用PTD方法,配置AH2015模型时定位深度略大,且符合安徽区域地震实际深度的记录台站较多;使用单纯型定位法,配置两种模型所得定位深度差距不大,且深度分布均匀。说明PTD方法定位地震深度对地壳速度结构模型的依赖程度较大,AH2015模型比华南模型更加符合安徽区域实际地壳结构。  相似文献   
995.
南海北部冷泉碳酸盐岩和石化微生物细菌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通过对2002年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在南海北部海域拖网采集的碳酸盐岩样品进行岩石、矿物、微量元素和同位素特征的研究,证实在南海水合物远景区发育有冷泉碳酸盐岩。冷泉碳酸盐岩形态类似于烟囱,主要由方解石、伊利石、石英、黄铁矿和一种未知的矿物组成。保存了很可能是石化的甲烷氧化和硫酸盐还原细菌。碳酸盐岩矿物的δ^13CPDB为-51.24‰~-51.757‰。碳酸盐岩矿物的页岩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具无Ce和Eu异常、微弱的轻稀土亏损和中稀土富集特征,表明形成于还原的缺氧环境,显示了冷泉碳酸盐岩的特征,指示在南海北部水合物远景分布区内冷泉活动的近海底可能发育有水合物。  相似文献   
996.
通过南海西南部湄公河口MD01—2393孔和MD97—2150孔的高分辨率粘土矿物和粒度分析,及铷、锶、钕同位素分析,揭示出青藏高原东部和湄公河盆地晚第四纪190ka以来的风化剥蚀和东亚季风演化历史。铷、锶、钕同位素研究证实这两个孔的陆源碎屑物质主要来源于湄公河流域的直接输入。蒙脱石/(伊利石 绿泥石)值和蒙脱石/高岭石值指示了化学风化历史,而陆源碎屑颗粒的粒径比值2.5~6.5μm/15~55μm则指示了湄公河沉积物的供给能力。相对高的比值发生在间冰期,表明强盛的夏季风降雨和减弱的冬季风环流;相对低的比值对应于冰期,表明强盛的冬季风和减弱的夏季风,揭示出东亚季风气候驱动的风化剥蚀演化历史。东亚季风演化的强弱与北半球夏季日射量基本呈线性关系,表明东亚季风演化的天文驱动机制。  相似文献   
997.
利用一个全球海洋-大气-海冰耦合模式的300年控制试验资料,针对东亚区域雨带移动和大气环流特征演变的研究发现,华南春季降水是位于副热带的雨带的一部分,而且华南地区4、5月的降水异常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在华南4、5月降水偏多年份,前期3月阿留申低压加强,北半球西风减弱,西太平洋海表温度出现负异常,导致冷暖空气在这里相遇造成降水异常。  相似文献   
998.
限额捕捞试点工作逐步展开,预示着我国海洋渔业管理进入全面有序的管理时代。文章根据2008—2017年南海北部渔港渔业生产抽样调查数据,统计出南海北部金线鱼的产量主要来自刺网,占累计总产量的72.90%。剩余产量模型分析认为南海北部金线鱼的最大可持续产量在168 632.99~31 0518.85 t,平均为251 765.59 t。2017年实施最严格的休渔制度后,当年的捕捞努力量投入和渔业产量均未超过最适值,当前总可捕量可设为158 515 t。文章研究结果可为该鱼种限额捕捞政策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9.
Satellite-tracked Lagrangian drifters a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transport pathways of near-surface water around the Luzon Strait. Particular attention is paid to the intrusion of Pacific water into the South China Sea(SCS).Results from drifter observations suggest that except for the Kuroshio water, other Pacific water that carried by zonal jets, Ekman currents or eddies, can also intrude into the SCS. Motivated by this origin problem of the intrusion water, numerous simulated trajectories are constructed by altimeter-based velocities. Quantitative estimates from simulated trajectories suggest that the contribution of other Pacific water to the total intrusion flux in the Luzon Strait is approximately 13% on average, much smaller than that of Kuroshio water. Even so, over multiple years and many individual intrusion events, the contribution from other Pacific water is quite considerable. The interannual signal in the intrusion flux of these Pacific water might be closely related to variations in a wintertime westward current and eddy activities east of the Luzon Strait. We also found that Ekman drift could significantly contribute to the intrusion of Pacific water and could affect the spreading of intrusion water in the SCS. A case study of an eddy-related intrusion is presented to show the detailed processes of the intrusion of Pacific water and the eddy-Kuroshio interaction.  相似文献   
1000.
Selenium(Se) has been recognized as a key trace element that is associated with growth of primary producers in oceans. During March and May 2018, surface water(67 samples) was collected and measured by HG-ICP-MS to investigate the distribution and behavior of selenite [Se(IV)], selenate [Se(VI)] and dissolved organic selenides(DOSe) concentrations in the Zhujiang River Estuary(ZRE), South China Sea(SCS) and Malacca Straits(MS). It showed that Se(IV)(0.14–3.44 nmol/L) was the dominant chemical species in the ZRE, related to intensive manufacture in the watershed; while the major species shifted to DOSe(0.05–0.79 nmol/L) in the MS, associated with the wide coverage of peatland and intensive agriculture activities in the Malaysian Peninsula. The SCS was identified as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sections(NSCS and SSCS) based on the variations of surface circulation.The insignificant variation of Se(IV) in the NSCS and SSCS was obtained in March, potentially resulting from the high chemical activity and related preferential assimilation by phytoplankton communities. Contrastively, the lower DOSe concentrations in the SSCS likely resulted from higher primary production and utilization during March. During May, the concentration of Se(IV) remained low in the NSCS and SSCS, while DOSe concentrations increased notably in the SSCS, likely due to the impact of terrestrial inputs from surface current reversal and subsequent accumulation. On a global scale, DOSe is the dominant Se species in tropical oceans, while Se(IV) and Se(VI) are major fractions in high-latitude oceans, resulting from changes in predominated phytoplankton and related biological assimil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