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27篇
  免费   435篇
  国内免费   336篇
测绘学   1942篇
大气科学   406篇
地球物理   783篇
地质学   759篇
海洋学   319篇
天文学   49篇
综合类   475篇
自然地理   36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11篇
  2021年   142篇
  2020年   181篇
  2019年   173篇
  2018年   154篇
  2017年   259篇
  2016年   271篇
  2015年   205篇
  2014年   274篇
  2013年   322篇
  2012年   307篇
  2011年   300篇
  2010年   194篇
  2009年   206篇
  2008年   221篇
  2007年   214篇
  2006年   189篇
  2005年   172篇
  2004年   151篇
  2003年   128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The modern analog technique typically uses a distance metric to determine the dissimilarity between fossil and modern biological assemblages. Despite this quantitative approach, interpretation of distance metrics is usually qualitative and rules for selection of analogs tend to be ad hoc. We present a statistical tool,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 curve, which provides a framework for identifying analogs from distance metrics. If modern assemblages are placed into groups (e.g., biomes), this method can (1) evaluate the ability of different distance metrics to distinguish among groups, (2) objectively identify thresholds of the distance metric for determining analogs, and (3) compute a likelihood ratio and a Bayesian probability that a modern group is an analog for an unknown (fossil) assemblage. Applied to a set of 1689 modern pollen assemblages from eastern North America classified into eight biomes, ROC analysis confirmed that the squared-chord distance (SCD) outperforms most other distance metrics. The optimal threshold increased when more dissimilar biomes were compared. The probability of an analog vs no-analog result (a likelihood ratio) increased sharply when SCD decreased below the optimal threshold, indicating a non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SCD and the probability of analog. Probabilities of analog computed for a postglacial pollen record at Tannersville Bog (Pennsylvania, USA) identified transitions between biomes and periods of no analog.  相似文献   
92.
一种新的城市SO2污染统计预报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目前采用的统计方法存在的不足, 即在选择预报因子时没有考虑预报因子之间的相关性, 挑选的预报因子由于非正交, 使回归计算的结果不稳定, 给计算带来一定的误差。该文提出把一元线性回归分析、自然正交函数 (EOF) 和逐步回归方法结合起来, 从而得到一种新的建立统计预报模型的方法。以西安市采暖期和夏季SO2日均浓度为预报对象, 使用该方法建立预报模型。拟合及预报试验表明, 这些预报模型不但可以很好地拟合变化趋势, 而且还能作出较准确的预报, 采暖期预报的级别命中率为72.5 %, 夏季级别预报命中率为100%。通过对比试验, 此方法优于目前常用的逐步回归方法, 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3.
对于地震波在地球介质中传播的传播非线性而言,在求解n维非线性波动方程Canchy问题时,需要求解其对应的线性波动方程Cauchy问题和建立一些解的估计式。我们已经求得了其对应的线性波动方程Canchy问题解的表达式。在此基础上,本文应用函数空间L^1(R^n)、L^∞(R)的范数,建立了n维非线性波动方程对应的线性波动方程Cancny问题解的一个估计式,为求解n维非线性波动方程莫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4.
傅镇国 《测绘工程》1997,6(1):46-51
介绍试用1:33000比例尺航测资料,在JX-3解析测图仪上高倍放大航测1:1000比例尺地形图的成图方案和应采取的技术措施,运用 解析法模型绝对定向的原理,在全野布点时采用两种方案对照比较,进行理论和试验精度的分析,并给出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95.
佳木斯市GPS控制网的建立——索佳GSS1A型GPS接收机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利用日本索佳公司GSS1A型GPS接收机在建立佳木斯市GPS控制网中的应用。阐述了GPS控制网的布设方案,外地施测方法和数据处理与精度分析,并扼要的总结了建网的经验与体会。  相似文献   
96.
SLJ型宽频带大动态力平衡三分向加速度计的设计与研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中详尽介绍了三分向力平衡加速度计的技术性能、工作原理和理论计算,给出了技术指标鉴定实测结果和获取地震记录的时程曲线。  相似文献   
97.
洪泛平原农村居民地空间分布特征定量研究及应用探讨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徐雪仁  万庆 《地理研究》1997,16(3):47-54
通过对影响居民地空间分布因素的分析,探讨了洪泛平原农村居民地空间分布特征;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不同高程带内居民地分布规模、等级和空间分布密度作了定量研究,得到了居民地空间分布密度和人口空间分布密度参数;并结合洪灾淹没区居民地损失的估算,对研究结果的应用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98.
利用新疆干旱区地理环境、气候特征对工业有害废物填埋处置场的选址、设计特点及安全性预测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以某工厂有害废渣填埋处置场为例结合有关固体废物安全填埋研究课题成果,对干旱区与湿润区有害固体废物填埋工作的特点做了分析对比,对填埋处置场(坑)的设计计算及安全性预测等提出了创新的观点和方法.对于在干旱、半干旱区既安全又经济地进行有害废物填埋工作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
地下水计算参数的测定与估计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叙述了浅层地下水资源评价中几个常用参数(给水度、降雨入渗补给系数和潜水蒸发系数)的测定和估计方法,并结合实例进行剖析.通过分析,得到几点新的认识:(1)给水度值同注水的方式有关,在实际情况中,由于农田表层土壤疏松,且有作物影响,因而其最大值会出现在地表附近;(2)用抽水试验法测定给水度,其值因孔而异;(3)降雨入渗补给系数与土壤结构和给水度的关系密切,一般随着埋深的增加,该系数随之减小;(4)不同季节和不同作物,潜水蒸发系数不同,表现在计算公式上的参数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100.
用GMS卫星资料反演复杂地形下的降水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乾  李兰芳 《水科学进展》1997,8(4):353-358
强降水主要由生命史短的中小尺度天气系统造成,对此类天气系统的预报,目前只有依靠卫星和雷达的实时监测并结合中系统的概念模式外推来完成。由于中国西北地区地形极为复杂,造成雷达盲区,影响其估算降水率。因此采用GMS-4卫星的红外和可见光展宽云图资料,经处理并转换后,再加入相应网格点上的数字化地形高度资料作为因子之一,用多级逐步判别模式估算逐时雨强等级,最后形成一套可在微机上对雨强场进行图像显示及处理的软件系统,满足了现时预报的需要。结果表明,小雨以上的降雨区域不论面积、形状均与实况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