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7篇
  免费   211篇
  国内免费   247篇
测绘学   706篇
大气科学   197篇
地球物理   333篇
地质学   545篇
海洋学   184篇
天文学   37篇
综合类   255篇
自然地理   17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113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71.
A hydraulic invariance (HI)‐based methodology was developed as a tool to support implementation of storm flow control measures into land use master plans (LUMPs) for urban catchments. The methodology is based on the use of simple hydrologic analysis to compare predevelopment and postdevelopment catchment flow release scenarios. Differently from previous literature examples, for which the parcel scale is usually considered for the analysis, HI was pursued assuming the LUMP areas of transformation as the basic units for assigning storm water control measures in the form of flow release restrictions. The methodology was applied to a case study catchment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City of Catania (Italy), for which the LUMP re‐design has been recently proposed. Simulations were run based on the use of the EPA‐Storm Water Management Model and allowed deriving flow release restrictions in order to achieve HI at the subcatchment level for design events of different return period.  相似文献   
72.
Statistical learning algorithms provide a viable framework for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modeling. This paper describes two statistical learning algorithms applied for site characterization modeling based on standard penetration test (SPT) data. More than 2700 field SPT values (N) have been collected from 766 boreholes spread over an area of 220 sqkm area in Bangalore. To get N corrected value (Nc), N values have been corrected (Nc) for different parameters such as overburden stress, size of borehole, type of sampler, length of connecting rod, etc. In three‐dimensional site characterization model, the function Nc=Nc (X, Y, Z), where X, Y and Z are the coordinates of a point corresponding to Nc value, is to be approximated in which Nc value at any half‐space point in Bangalore can be determined. The first algorithm uses least‐square support vector machine (LSSVM), which is related to a ridge regression type of support vector machine. The second algorithm uses relevance vector machine (RVM), which combines the strengths of kernel‐based methods and Bayesian theory to establish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a set of input vectors and a desired output. The paper also presents the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the developed LSSVM and RVM model for site characterization. Copyright © 2009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73.
深层水平位移监测(即测斜)能直接反映土体或支护结构的变形特征,是高风险建筑基坑工程安全的重要保证。本文对测斜技术原理进行了阐述,并根据工程实践经验对测斜监测的作业要点进行了探讨与总结。  相似文献   
74.
城市旅游电子地图是人们出行旅游必备的信息指南。为了设计满足不同性别的旅游用户的需求的城市旅游电子地图,本文分析了基于性别差异用户的认知特点,以及性别差异对旅游电子地图编绘的影响。重点提出了基于性别差异的城市旅游电子地图的内容设计、符号设计和语音功能设计。最后,本文探讨了城市旅游电子地图的编制原则,主要包括内容设计原则、界面设计原则和符号设计原则。基于用户性别进行地图设计的研究思想可以更好地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加全面翔实的旅游信息和服务。  相似文献   
75.
设计了一种采用基础矩阵的立体像对核线影像制作方法,由基础矩阵来描述影像间的相对方位关系,避免了相对定向过程中复杂的迭代过程。通过稀疏匹配获取高精度的同名点,由基础矩阵确定每组同名点对应的同名核线,根据核线必相交于核点的原理,采用最小二乘法确定左右影像的核点坐标;然后根据核点坐标完成影像间核线的快速映射,沿核线方向采用双线性内插法进行核线重采样,完成核线影像制作。采用多组影像进行核线影像制作实验,对生成的核线影像进行同名特征点提取与匹配,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制作的核线影像上下视差较小,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6.
PEIV(Partial Errors-In-Variables)模型是EIV模型的扩展,它能解决系数矩阵含有非随机元素或存在结构特性的问题。针对常规PEIV模型算法的复杂性,提出了一种PEIV模型参数估计的新算法。该算法将系数矩阵含误差的元素看成是一类观测值,与平差模型原观测值构成两类观测值,将PEIV平差模型表示为类似于传统的最小二乘间接平差模型,再通过非线性最小二乘平差理论,推导出了算法的迭代公式和精度评定公式。算法迭代格式与间接平差类似,通过算例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77.
在GM(1,1)模型中系数矩阵和观测向量都是由原始序列组成的。系数矩阵中同样是有误差的,与观测向量中的误差一样,亦来源于原始序列,即它们误差同源。不同位置的相同元素应该有相同的改正数,采用传统总体最小二乘求解则不能达到此目的。针对这一缺陷,推导了一种新的总体最小二乘算法;并且通过算例验证了新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8.
79.
为了建立鲁中地区土壤水分精细化预报模型,利用2010—2013年农田土壤水分自动站逐日资料进行土壤水分年、月变化特征研究,并结合附近自动气象站资料,以土壤水分平衡方程、农田蒸散模型为基础,采用逐步回归和曲线估计等方法建立4—6月无降水条件下平原水浇田与山旱田土壤水分1 d、7 d降幅的经验预报模型。结果表明:鲁中地区0~100 cm土壤水分贮存量年变化趋势和0~50 cm基本一致,年最高出现在8月,最低出现在6月,年降幅最大出现在3—6月,易出现干旱。对预报模型进行回代和预报检验结果显示,回代平均相对误差为0.07%,7 d模型和1 d模型滚动预报第7天0~50 cm土壤水分贮存量,绝对误差分别为-0.15和-2.17 mm,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07%和-1.56%,模型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和实用性,预报精度较高,为鲁中地区土壤墒情监测和精细化预报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80.
马志伟  陆洋  涂弋  朱传东  郗慧 《测绘学报》2016,45(9):1019-1027
多种类型高分辨率重力场数据的不断增加,使得在局部范围内精化重力场模型成为了可能。本文采用Abel-Poisson核将重力场量表示成有限个径向基函数线性求和的形式,对局部区域的多种重力场数据进行联合建模。为了提高运算速度,运用了基于自适应精化格网算法的最小均方根误差准则(RMS)来求解径向基函数平均带宽。以南海核心地区为例,联合两种不同类型、不同分辨率的重力场资料(大地水准面起伏6'×6'、重力异常2'×2'),构建了局部区域高分辨率的重力场模型。所建模型表示的重力场参量达到了2'×2'的分辨率,对原始的重力异常数据(2'×2')拟合的符合程度达到±0.8×10-5m/s2。结果表明,利用径向基函数方法进行局部重力场建模,避免了球谐函数建模收敛慢的问题,有效提高了模型表示重力场的分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