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6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191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60篇
地球物理   57篇
地质学   521篇
海洋学   87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红辉沸石合成P型沸石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广西资源红辉沸石为原料进行合成P型沸石的最佳工艺流程及相关技术参数研究,提出了工艺流程为红辉沸石(酸处理)→水热反应→晶化→洗涤、过滤→烘干→P型沸石产品,最佳工艺技术参数为硅铝摩尔比[n(SiO2)/n(Al2O3)]3-4,碱度4-5mol/L NaOH,晶化温度95-100℃,晶化时间6-8h。  相似文献   
62.
Chemical reactions of plagioclase, biotite and their single minerals, as well as a mineral mixture of (plagioclase+biotite+quartz), with KCl and (KCl+KHCO3) solutions were carried out at 150–400°C and 50–80 MPa. Experiments show that alkaline fluid promotes plagioclase’s changing into potash feldspar, while acid fluid helps plagioclase, potash feldspar and biotite alteration form chlorite and sericite. After chemical reaction the acidity-alkalinity of solutions often changes reversely. It was observed that gold dissolved from the tube wall and recrystallized on the surfaces of biotite and pyrite. Therefore the transportation and enrichment of gold are related to the elementary effect of the fluid-mineral interfaces. Fe3+-Fe2+, as an oxidition-reduction agent, and volatile components Cl- and CO2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the reaction process  相似文献   
63.
胶东金矿成矿构造──地球化学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赵伦山  吴悦斌 《现代地质》1996,10(2):213-217
通过对胶东区域断裂构造时空演化的分析,提出郯庐大断裂的次级断裂为胶东金矿的控矿构造,并为导矿构造。晚燕山期区域右行走滑断裂活动产生的浅部张剪裂隙为容矿构造,其张裂变形产生的扩容作用是“泵吸”深部矿液上侵充填的驱动力。张剪断裂以脉动方式释放构造应力,实测差应力值为120~40MPa;从早到晚有衰减趋势。容矿断裂脉动活动可划分为脆性破裂和脆韧性扩张两种动力学状态或阶段,并制约着热液反应体系中成矿和控制反应进行的方向和强度,从而控制成矿元素的富集和分散。热液成矿反应体系的热力学演化与构造动力学条件的耦合是金富矿石形成的机制。  相似文献   
64.
姜继圣 《矿物学报》1992,12(4):367-372
对我国鄂西及黑龙江省东部孔兹岩系的地质观察发现,含棱柱状夕线石的高铝夕线片岩类与含红柱石的云母片岩类岩石在区域上共生。系统的岩相学研究表明,这些夕线石系由叶蜡石直接转变所成。原岩恢复以及对变质作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变质反应的理论探讨和原始沉积物理想组分计算的结果都支持上述结论。认为孔兹岩系中的棱柱状夕线石和红柱石系低角闪岩相条件下在不同的原岩中经不同的变质反应形成。它们的形成主要受原岩的成分控制。这种由叶蜡石直接分解形成的夕线石,其初始形成温度较低,不能作为划分高角闪岩相的标志。  相似文献   
65.
吉黑东部斑岩型-浅成热液型铜金矿床多重成矿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四个典型矿床(小西南岔、闹枝、五凤和刺猬沟)的对比,发现它们在形成时间-空间一成因上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小西南岔和闹枝矿床存在三个成矿流体系统:加热天水系统(A)、排放流体系统(B)、蒸气缕(steam plume)反应系统(C);五凤和刺猬沟矿床只有一个成矿流体系统,即排放流体系统(B)。前者的成矿流体由浅成岩浆房的补给;后者的成矿流体主要为循环天水,浅成岩浆房的补给不明显。小西南岔金铜矿床产于中生代火山岩盆地边缘的隆起带,属于斑岩型矿床;闹枝金(铜)矿床产于中生代火山岩盆地内的断隆块,属于斑岩-浅成热液过渡型矿床;五凤和刺猬沟金(银)矿床产于中生代火山岩盆地内断裂带,属于浅成热液型矿床。在区域成矿上,由浅入深,浅成热液型斑岩-浅成热液过渡型和斑岩型构成多重成矿模型。  相似文献   
66.
软土深基坑支护技术中的若干土力学问题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评述了软土深基坑支护结构的现有设计方法,分析了墙的刚度和位移对土压力分布的影响,讨论了地下水对侧压力计算的影响、设计参数的测定与选取以及有限元计算中的一些问题,最后对支护结构的安全评价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7.
吉黑东部斑岩型-浅成热液型铜金矿床多重成矿模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通过四个典型矿床(小西南岔、闹枝、五凤和刺猬沟)的对比,发现它们在形成时间-空间-成因上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小西南岔和闹枝矿床存在三个成矿流体系统:加热天水系统(A)、排放流体系统(B)、蒸气缕(steamplume)反应系统(C);五凤和刺猬沟矿床只有一个成矿流体系统,即排放流体系统(B)。前者的成矿流体由浅成岩浆房的补给;后者的成矿流体主要为循环天水,浅成岩浆房的补给不明显。小西南岔金铜矿床产于中生代火山岩盆地边缘的隆起带,属于斑岩型矿床;闹枝金(铜)矿床产于中生代火山岩盆地内的断隆块,属于斑岩-浅成热液过渡型矿床;五凤和刺猬沟金(银)矿床产于中生代火山岩盆地内断裂带,属于浅成熟液型矿床。在区域成矿上,由浅入深,浅成热液型斑岩-浅成热液过渡型和斑岩型构成多重成矿模型。  相似文献   
68.
为提高高岭石比表面积、孔隙率和吸附容量,利用微波辅助化学反应制备了尿素-高岭石复合物,进一步微波辐射使层状高岭石完全剥离并粉碎,经分散后得到了纳米高岭石。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粉晶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硎)进行了过程中样品结构、形貌和尺寸方面的表征。结果表明:同等条件下,通过微波辅助剥离并粉碎层状高岭石,时间只需30min,约为单一球磨的1/20,分散后的纳米高岭石平均粒径约为150nm。  相似文献   
69.
流体包裹体在喀斯特溶洞化学沉积物中广泛分布,这些在化学沉积过程中所形成的流体包裹体蕴藏着大量的古环境演化和气候变迁的重要信息。通过采集杭州灵山洞中更新世形成的钟乳石样品,对不同纹圈中流体包裹体进行测定,研究流体包裹体的特征,利用不混溶气-水包裹体中最大密度判别和计算方法确定六个纹圈中精确的形成温度和压力;根据气-水-岩化学反应平衡热力学方法,计算出 CO_2成分浓度和古地下水中 pH 值及钟乳石样品形成过程中的 CaCO_3饱和度等。揭示了杭州地区更新纪古环境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70.
向华  张利  钟增球  周汉文  曾雯 《地球科学进展》2007,23(12):1258-1267
榍石在各类岩石中普遍存在,其稳定性受全岩成分、氧逸度和水活度以及温度和压力等因素影响。它在岩浆岩中主要存在于高Ca/Al比值的岩石中,在变质岩中常见于绿片岩相、蓝片岩相和角闪岩相岩石,在钙质变质岩中其稳定范围可达榴辉岩相或高压麻粒岩相。一般榍石结构中U含量较高,且具有高达高角闪岩相上限的U Pb同位素体系封闭温度,是理想的U-Pb定年矿物。由于榍石的组成元素均为岩石中的主要元素,很容易与其它矿物、熔体及流体发生反应,所以榍石的U-Pb年龄记录的更可能是结晶年龄,而不是简单的扩散重置年龄;也因为它容易反应,变质榍石复杂的U Pb体系可能记录了岩石的整个变质历史信息。通过与榍石平衡共生的矿物组合或利用榍石Zr温压计可确定岩石的P T条件,结合相关的榍石年龄信息即可建立变质过程的P T t轨迹。利用SHRIMP、LA MC ICP MS以及LA ICP MS方法可对不均一榍石颗粒内部进行原位微区分析得到有意义的U Pb年龄;利用榍石中Zr含量对温度,尤其是对压力比较敏感,可建立榍石Zr含量温压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