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5篇
  免费   492篇
  国内免费   547篇
测绘学   729篇
大气科学   384篇
地球物理   531篇
地质学   937篇
海洋学   466篇
天文学   27篇
综合类   247篇
自然地理   9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141篇
  2019年   138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139篇
  2016年   125篇
  2015年   166篇
  2014年   165篇
  2013年   179篇
  2012年   180篇
  2011年   178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51篇
  2008年   129篇
  2007年   176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132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21.
共转换点道集的抽取与转换波时变静校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横波速度比固定时,同一地震道中各时间采样点对应不同的转换点位置,因此,常规的整体抽道方法只能抽取特定深度或特定层位条件下的共转换点道集,它不能保证所有P-SV转换波的反射点位置都在同一水平位置处。提出了一种精确抽取共转换点道集的新方法,运用这种方法抽取的共转换点道集中所有数据对应的转换点在地面的投影都对应于同一位置,因此,该道集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共转换点道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解决短波长问题的转换波时变静校正方法,实际资料处理取得了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2.
Profiles observed by Sea-Wing underwater gliders are widely applied in scientific research. However, the quality control(QC) of these data has received little attention. The mismatch between the temperature probe and conductivity cell response times generates erroneous salinities, especially across a strong thermocline. A sensor drift may occur owing to biofouling and biocide leakage into the conductivity cell when a glider has operated for several months. It is therefore critical to design a mature real-time QC procedure and develop a toolbox for the QC of Sea-Wing glider data. On the basis of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profiles observed by several Sea-Wing gliders each installed with a Sea-Bird Glider Payload CTD sensor, a real-time QC method including a thermal lag correction, Argo-equivalent real-time QC tests, and a simple post-processing procedure is proposed. The method can also be adopted for Petrel gliders.  相似文献   
23.
在连云港近岸海域计算潮流场基础上建立拉格朗日余流模型,并对连云港市两大堤建成前后的拉格朗日余流变化进行了分析,且选择有代表性的排污口进行了数值跟踪。  相似文献   
24.
陆相储层单砂体内的薄夹层是形成储层流体流动非均质的主要因素之一,单砂体内部薄夹层极薄、规模小、测井全部识别有一定困难,且位于层内。在油田开发初、中期作用不明显,而在高含水期、三采阶段,单砂体及其渗透率宏观分布已不能详尽揭示层内剩余油分布,层内薄夹层对注入剂驱油的影响及其重要性逐渐显现出来,与渗透率在储层内韵律性分布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也是储层精细表征的重要内容。以往只是着重从渗透率在储层内分布的不均衡的角度来研究储层中驱油效率问题,忽略了薄夹层的对储层驱油效率的影响。以大庆油田葡萄花油层组PⅠ2小层曲流河道砂体为例,对曲流河道砂体内部薄夹层构形对驱油效率及剩余油的形成与分布作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在排除开发因素差异的同井单砂体分析条件下,提出了“单砂体内部薄夹层空间构形 渗透率垂向序列 重力”三因素共同控制剩余油分布、驱油效率多段垂向序列模式。  相似文献   
25.
Using a two-dimensional primitive equation model, we examine nonlinear responses of a semidiurnal tidal flow impinging on a seamount with a background Garrett-Munk-like (GM-like) internal wavefield. It is found that horizontally elongated pancake-like structures of high vertical wavenumber near-inertial current shear are created both in the near-field (the region over the slope of the seamount) and far-field (the region over the flat bottom of the ocean). An important distinction is that the high vertical wavenumber near-inertial current shear is amplified only at mid-latitudes in the far-field (owing to a parametric subharmonic instability (PSI)), whereas it is amplified both at mid-and high-latitudes (above the latitude where PSI can occur) in the near-field.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generating mechanism for the strong shear in the near-field, additional numerical experiments are carried out with the GM-like background internal waves removed. The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strong shear is also created, indicating that it is not caused b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background GM-like internal waves and the semidiurnal internal tides. One possible explanation is proposed for the amplification of high vertical wavenumber near-inertial current shear in the near-field where tide residual flow resulting from tide-topography interac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ransferring energy from high-mode internal tides to near-inertial internal waves.  相似文献   
26.
27.
28.
东太平洋多金属结核分布的二维趋势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规则网的 469个测站的多金属结核丰度和 93个测站的 Mn、 Cu、 Co、 Ni元素进行趋势面分析 ,经 F检验 ,各变量的变异性显著 ,拟合度较低 ,表明多金属结核丰度及 Mn、Cu、Co、Ni金属元素的控制因素比较复杂。趋势面分析结果与相关分析结果一致 ,Mn、Cu、Ni元素有极相似的趋势特征 ,有两个轴向分布 ,一个为东西向轴 ,高值区在东部 ,另一个为北西向轴 ,高值区在北西部 ;结核丰度与 Co也有极相似的趋势特征 ,高值区在西部。应用逐次趋势面分析的结果将结核丰度的地质特征分解成各种简单控制因素的叠加 ,使对多金属结核的控矿因素、分布规律和物质来源的研究方法多样化  相似文献   
29.
神舟四号高度计波形数据预处理和信息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舟四号(SZ-4)高度计在国内首次提供了星载雷达高度计回波波形数据.本文中作者分析了SZ-4高度计回波波形的特点,完成波形数据的预处理,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初步的信息提取.在数据预处理方面,通过SZ-4高度计水陆边界处波形的特点,提出了波形最大幅度控制的方法,筛选回波波形.在波形归一化处理过程中,发现SZ-4高度计波形中存在双峰现象,并指出第二个峰为异常波形区.在波形信息提取方面,利用波形重新跟踪得到的半功率点计算出SZ-4高度计高度跟踪补偿误差,并根据高度计天线指向角和回波波形下降沿斜率之间的关系,从波形后沿提取天线指向角信息.分析结果表明,SZ-4高度计天线指向比较平稳,而跟踪补偿由于变化较大,在计算海面高度时,应作为一项误差源被考虑到.  相似文献   
30.
随着地图修测的迫切需要,如何实现影像与地图的精确配准就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虽然多项式模型的配准方法简单直观,但不能满足高精度地图修测的需要。目前影像与矢量图的配准靠人工实现,不容易准确量测,这越来越成为地图修测中全自动空中三角测量的瓶颈。而主动轮廓线模型通过模板自身的弹性形变,与图像局部特征相匹配达到调和,即某种能量函数极小化,从而实现矢量图与影像的精确配准。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B样条Snake模型分割的高精度配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