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1篇
地质学   5篇
海洋学   88篇
综合类   34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A study on the effect of the solar ultra-violet radiation on the human skin fibroblast cells revealed that the production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 was inhibited by the radiation.A CO2 incubator connected by optical fibers to a reflector telescope for collecting the solar light was built at Syowa station by the 49th Japanese Antarctica Research Expedition.The direction of the telescope was continuously controlled by a sun-tracker to follow the movement of the Sun automatically.The intensity of the collected light was monitored by a portable spectrophotometer housed inside.The human skin fibroblast cells were incubated in the CO2 chamber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he solar radiation at Syowa station and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reference experiments at a laboratory in Japan.The results showed cell damage by strong UV radiation.The production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 was prompted by the moderate UV-B,but was inhibited by the strong UV-B radiation,as studied under laboratory conditions in Japan.The effect of strong solar radiation at Syowa station involving the radiation of UV-B region was estimated to be of the same extent of the radiation caused by an artificial UV-B light with the intensity more than 50 mJ/cm2.  相似文献   
62.
63.
64.
以酶学分析法研究了温度和pH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肠道不同部位(前肠、中肠、后肠)4种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并比较了其活性分布.结果表明,各消化酶随温度和pH均呈峰值变化:前肠、中肠和后肠蛋白酶均有2个活性范围,最适pH分别为3、9,脂肪酶活性的最适pH分别为3.5、4.0、4.0,褐藻酸酶活性的最适pH分别为4.0、4.5、4.5,果胶酶活性的最适pH分别为3.5、3.5、4.0;蛋白酶活性的最适温度均为45℃,脂肪酶活性的最适温度均为35℃,褐藻酸酶活性的最适温度分别为45℃、35℃、35℃,果胶酶活性的最适温度则分别为55℃、55℃、45℃;在各自最适温度和pH下,蛋白酶活性表现为后肠>前肠>中肠,脂肪酶活性表现为后肠>中肠>前肠,而前肠褐藻酸酶活性显著高于中肠、后肠(P<0.05),果胶酶活性在肠道各部分相差不显著.  相似文献   
65.
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在20 mg/L亚硝酸盐胁迫下,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肝胰腺中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硫氧还蛋白(TRx)等抗氧化相关酶以及热休克蛋白HSP70、组织蛋白酶B(CTSB)的基因表达量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在胁迫24 h时Mn-SOD基因表达量显著升高,CAT基因表达量在12~48 h升高,GPx基因表达量在24和48 h时升高,TRx基因表达量24 h时升高,而后在48和72 h时降低,Hsp70基因表达量在48和72 h时升高,CTSB基因表达量在48 h和72 h时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亚硝酸盐胁迫下,抗氧化酶相关基因、Hsp70和CTSB基因的表达量均被显著诱导进行免疫防御,4种抗氧化相关基因和Hsp70、CTSB基因对亚硝酸盐胁迫敏感度不同,在抗亚硝酸盐胁迫过程中有一定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6.
酶法制备低盐虾酱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树青  林洪 《海洋科学》2003,27(3):57-60
为了解决传统的自然发酵工艺制备虾酱带来的种种弊端,本选用小型毛虾经蛋白酶水解,采用甲醛滴定法对不同加酶量、酶解时间、温度和用盐量对FAM值的影响进行了测定,确定了碱性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的最适反应条件均为加酶量0.5%,酶解温度55℃,加盐量18%,而最适酶解时间分别为2h和1h,最适pH为7.0。酶法制备低盐虾酱使产品低盐,适合大众消费;高温酶解,风味品质更好;生产周期短,降低所需成本。酶解后毛虾的产品质量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67.
深海适冷菌SM9913产生的低温蛋白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从1855m深的深海泥样中分离纯化得到200多株分泌蛋白酶的适冷菌,其中3株产低温蛋白酶,本文对其中一株Pseudomonas sp.SM9913(P.SM9913)生长的适冷性和它产生的蛋白酶的适低温特性进行了研究。该菌株能够在0℃正常生长,其最适生长温度为15℃,最高生长温度为35℃。为一株适冷菌。该菌株所产蛋白酶的比合成速率在10℃时最高,催化酪蛋白水解的最适温度为35℃,在0℃仍具有3%的酶活力。最适pH为8.0。该蛋白酶的热稳定性很低,在40℃保温10min即丧失85%的活力,40℃时的半衰期为6min,为一典型的低温酶。抑制剂试验表明,该蛋白酶为金属蛋白酶。  相似文献   
68.
蛋白酶由于具有催化蛋白质水解的能力,因此在蛋白酶溶液中 ,蛋白酶分子可以相互催化,造成蛋白酶降解 ,酶活降低,这种现象称为蛋白酶自溶(autolysis)。许多蛋白酶都具有自溶的特点。蛋白酶的自溶对蛋白酶的研究和保存带来很多困难。因此,弄清蛋白酶自溶的特点和机制非常重要 ,这是探讨防止蛋白酶降解方法的基础。Kumura等[4]对荧光假单胞菌产生的蛋白酶的自溶现象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该蛋白酶在50℃下 ,保温2min就丧失90%的活性。利用HPLC分离自溶片段进行N端测序表明 ,该酶的自溶酶切位点是不确定的 ,但靠…  相似文献   
69.
对采自广东省惠东县稔山、深圳市宝安区西乡、湛江市新墟和民安4个群体共78属中华乌塘鳢样品进行了消化酶活性和蛋白质含量测定和比较。4个群体间消化酶活性差异不显著,均为淀粉酶和蛋白酶活性最高,几丁质酶和纤维素酶活性较低,脂肪酶几乎检测不出。  相似文献   
70.
采用Tris-HCl缓冲液(50mmol/L,pH7.5)抽提、Q-sepharose F.F.阴离子交换层析、Sephacryl S-300凝胶过滤层析、SDS-PAGE等方法,进行中华管鞭虾虾头蛋白酶的分离纯化、酶学性质及其动力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华管鞭虾虾头蛋白酶粗提物经层析后,得到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纯的一酶组分。该蛋白酶的比活力从359.39U/mg增加到8277.83U/mg,提高了23.03倍,回收率达37.69%,SDS-PAGE显示该蛋白酶只含一条谱带,相对分子量为24.50kDa。以偶氮酪蛋白作为底物,该酶的米氏常数Km值为0.28mg/ml,最适温度为55℃,最适pH为7.5;蛋白酶在60℃以下比较稳定,放置1h后活性仍保持在60%以上,而在60℃以上时蛋白酶活性急剧下降,80℃放置1h后,酶活性只残留21.32%。10mmol/L Cu2 、Zn2 和EDTA对该蛋白酶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约为97%、96%和55%,10mmol/LMg2 能显著促进蛋白酶活性,而10mmol/LFe2 、Ba2 、Ca2 对蛋白酶活性的影响不大。推测中华管鞭虾蛋白酶可能为一种金属蛋白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