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2篇
  免费   474篇
  国内免费   640篇
测绘学   451篇
大气科学   400篇
地球物理   287篇
地质学   1025篇
海洋学   430篇
天文学   24篇
综合类   103篇
自然地理   116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104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48年   2篇
  1942年   3篇
  1940年   1篇
  1934年   1篇
  192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41.
无拓扑关系下GIS图形编辑联动的解决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给出了一种解决层内联动以及层间联动的方法,对于实际处理无拓扑关系下编辑联动的问题有较好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42.
利用二次曲面移动拟合法进行DEM内插的精度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将外业实测断面作为真值,通过对外业实测断面与二次曲面移动拟合法内插出的断面做比较,结合编程实际,分析了出现内插粗差点的原因,提出了避免和剔除粗差点的方法,总结了影响该内插算法精度所涉及的各个因素。  相似文献   
43.
虽然傅氏转换能够筒化波动方程式的解法,但在频率-波数领域中,求解波动方程式,计算震波模型,该方法不能适应传波介质之界面弯斜或传波速度横向变化。把界面视为一组不连续的绕射点,用各点反射系数作为讯号源强度,各绕射点分别在频率-波数领域中实施波场向上外插,再把各点外插波场相加,由此得到震波模型。利用相位转移函数,取代每一绕射点的傅氏转换,能节省大量电算时间。这种频率-波数领域震波模型法,比时间-空间领域法更容易处理复杂介质模型。用新的方法对几种典型之地质模型,包括断层、背斜、尖灭、多层簿地层岩相突变等进行了计算,所得震波特性相当合理,符合震波传播理论。实例表明,即使对于岩相突变,计算的震波模型与实际震波记录,亦相当吻合。频率-波数领域震波模型法,对于复杂界面和速度变化之地质模型,其数学处理上远比射线理论和克希霍夫积分方程来得可行且单纯。且比定差法和定元法显著节省网格点和容易处理边界条件。唯这种频率-波数领域绕射点法,随绕射点数之增加,其电算时间之增加幅度似乎较高。关键词震波模型傅氏转换波动方程式频率-波数领域波场外插相位转移函数  相似文献   
44.
在摄影测量中,相机是获取影像的关键设备,相机内方位元素值的微小变化将影响到目标点的定位精度。本文通过理论推导,对航天相机的内方位元素中的焦距进行动态检测提出了两种可行性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其算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5.
商品房销售面积与套内建筑面积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商品房销售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和房屋产权面积测算中的一些热点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以供讨论和参考。  相似文献   
46.
江淮流域夏季严重旱涝与大气季节内振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NCEP/NCAR的再分析资料和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提供的中国台站降水资料,分析研究了江淮流域大范围严重旱涝的20-70天大气季节内振荡(ISO)特征。结果表明,对应江淮流域严重涝年,200hPa青藏高原北部存在ISO气旋性环流,青藏高原南部存在ISO反气旋性环流;大气ISO流型在对流层中低层850hPa主要是我国长江以南、南海和西太平洋地区为大气ISO反气旋性环流,我国长江以北到日本地区的大气ISO气旋性环流,我国江淮流域位于这两个ISO涡旋西侧偏南气流和偏北气流的交汇处;旱年反之。利用向量经验正交展开方法得到,上述大气ISO环流型分别是旱涝年大气ISO流型的第一模态,并且涝年大气ISO流型的振幅强,旱年振幅弱。进一步分析揭示,严重洪涝(干旱)年分别对应对流层中上层江淮流域及其以北的中高纬度地区有强(弱)的大气ISO活动。中高纬度地区的大气ISO在严重洪涝年向南传播,与低纬度向北传播的大气ISO在江淮流域汇合;而在严重干旱年,虽然大气ISO可向北传播,但向南的传播却很不明显。  相似文献   
47.
The 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 (ISO) is studied during the severe flood and drought years of the Changjiang-Huaihe River Basin with the NCEP/NCAR reanalysis data and the precipitation data in Chin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upper-level (200 hPa) ISO pattern for severe flood (drought) is charac-terized by an anticyclonic (cyclonic) circulation over the southern Tibetan Plateau and a cyclonic (anti-cyclonic) circulation over the northern Tibetan Plateau. The lower-level (850 hPa) ISO pattern is char-acterized by an anticyclonic (cyclonic) circulation over the area south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the Western Pacific, and a cyclonic (anticyclonic) circulation from the area north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to Japan. These low-level ISO circulation patterns are the first modes of the ISO wind field according to the vector EOF expansion with stronger amplitude of the EOF1 time coefficient in se-vere flood years than in severe drought years. The analyses also reveal that at 500 hPa and 200 hPa,the atmospheric ISO activity over the Changjiang-Huaihe River basin, North China, and the middle-high latitudes north of China is stronger for severe flood than for severe drought. The ISO meridional wind over the middle-high latitude regions can propagate southwards and meet with the northward propagating ISO meridional wind from lower latitude regions over the Changjiang-Huaihe River Basin during severe flood years, but not during severe drought years.  相似文献   
48.
秦岭造山带基本组成与结构及其构造演化   总被引:51,自引:7,他引:51  
秦岭造山带主要由三大套构造岩石地层单元组成,经历了三个主要演化阶段:1.前寒武纪古老基底形成演化阶段,2.主造山期(Pt3—T2)板块构造演化阶段,3.中新生代陆内构造演化阶段。在早中元古代以扩张构造体制占主导,形成裂谷与小洋盆兼杂并存的基本构造格局,经10—8亿年晋宁期从扩张垂向加积增生构造体制为主向以侧向增生为主的板块构造体制的过渡,于晚元古代中晚期开始进入板块构造演化阶段。在晚古生代早期由于东古特提斯洋的形成,扬子板块北缘沿秦岭南部扩张打开,形成华北板块、扬子板块及其间的秦岭微板块,沿商丹和勉略二缝合带自南向北俯冲消减碰撞,于中三叠世最后全面陆陆碰撞造山,而后又发生了强烈陆内造山作用,终成今日之秦岭山脉面貌。现今的秦岭造山带岩石圈结构是一正在调整演化中的具流变学分层的“立交桥式”三维结构,上部地壳呈多层逆冲推覆迭置的不对称扇形几何学模式,岩石圈中部则是成水平状流变层,而深部地幔则是最新调整的近南北向的地球物理异常状态与结构,形成从下到上构造方向近乎正交的圈层非耦合关系。  相似文献   
49.
90年代世界贸易发展及空间格局变化的新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世界贸易组织、日趋强烈的开放的区域主义倾向、跨国公司强劲的直接投资影响下,世界贸易正在经历着巨大变化,处在一个新的转换时期。本文从影响当今世界贸易发展的多重因素分析,揭示90年代世界贸易增长、内容结构以及空间格局发展变化的新特征,并展望世界贸易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50.
澳大利亚芒特艾萨中元古代内露层.是世界著名的铅、锌、铜和银的成矿区.而且近年不断发现大超大型铅、锌、银矿床,引起人们对中元古代内露层的研究.本文仅以澳办利亚阿伦塔内露层为例,介绍中元古代内露层花岗岩的特征,以期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