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109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5篇
综合类   54篇
自然地理   28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1.
吕敏娟  曹小曙 《地理科学进展》2020,39(11):1884-1897
论文基于黄土高原地区乡镇1980、1990、2000、2010、2016年5期截面数据,利用位序—规模法则和异速标度律,分析了乡镇尺度人口和可达性规模结构、等级体系及异速标度演化关系。结果表明:① 人口规模以中小等级乡镇为主,60%的乡镇人口规模正增长,总体呈“南北高、中间低”分布格局;可达性水平总体呈明显上升趋势,空间上自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河谷平原区人口规模和可达性均最大。② 人口和可达性均呈位次型分布,人口位序—规模具有明显双分形结构,由均衡向极化转变;可达性位序—规模以2000年为转折点由双分形演变为单分形,由低水平均衡转向更高水平均衡。③ 3006个乡镇整体以正异速生长为主,负异速生长为辅,黄土高塬沟壑区、河谷平原区内乡镇异速生长类型以人口增长正异速生长为主,黄土丘陵沟壑区、土石山区、沙地和沙漠区内乡镇以人口下降正异速生长为主,农灌区内乡镇异速生长以人口增长正异速一级和人口下降负异速一级为主。最后根据人口和可达性异速类型和空间分布特征,提出各分区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探究旅游发展新模式对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以及景区间同质化竞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湾地区为例,通过"山海协同"的发展模式变同质竞争为异质协作,用以提升区域旅游整体竞争力。本研究以旅游统计数据、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和网络游记文本为数据源,运用空间分析和文本挖掘的方法,描述高等级景区的空间核密度、交通可达性及旅游空间网络,并从山、海两组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资源、交通衔接、路线产品及市场需求层面进行剖析。结果表明:(1)北部湾地区山、海特征的高等级旅游资源丰富,核密度最高的地区为0.03~0.04个/km~2;(2)各景区之间的平均通达时长为3.79 h,总体可达性呈现由中东部向西南部递减的趋势;(3)2018年山、海之间旅游流量较大,整体网络密度为0.67。研究反映了山海线路组合交通基础条件良好、市场需求强烈,从目的地宣传、景区联动、规划布局等角度进一步提升山海协作机制,该机制可为我国西南山区旅游发展提供新模式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可达性是评价区域(或节点)获得发展机会和控制市场能力的有效因素之一,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内容.地区交通可达是景区共享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活动空间共享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内部或居民区等小尺度空间上,而对于景区这种活动空间需要更大尺度的测算.衡量景区共享水平对于让全体人民更加公平地享有旅游发展成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共享...  相似文献   
14.
现有对城市公园绿地利用的评价多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绿地覆盖率等指标衡量,忽略了对绿地使用者(城市居民)的关注,致使很难真正从评价结果得知公园绿地的空间配置是否合理。从公园绿地的可达性与居民的访问偏好等要素着眼,探究两者匹配程度,采用腾讯宜出行及百度规划路径时间等开源大数据,更具客观性、真实性地评价了郑州主城区公园绿地。结果表明:郑州主城区街旁绿地访问密度均值最高,专类公园访问密度均值最低,街旁绿地可达性高,社区公园次之,专类公园可达性在部分区域较好。郑州主城区公园绿地整体利用匹配度较差,其中综合公园利用匹配度最高,社区公园与街旁绿地次之,分布在郊区的专类公园匹配度最低,未能被妥善利用。绿化程度、社会活力、地价、绿地面积和形态指数对城市公园绿地的利用匹配度有影响,但对不同种类的公园绿地影响程度不同。因此,可以有选择地提高这些指标来改善相应公园绿地的利用匹配度。  相似文献   
15.
16.
17.
提出了一种基于Cut-Link(不可替代路段)及泥石流影响的分析方法,建立山区少数民族就医便捷性评价模型。以德宏州为实验区,计算了州内376个行政村的就医便捷性。实验结果表明,德宏州内就医便捷性空间分异明显,地势平坦、路网密集及行政中心区域的就医便捷性优于地形复杂及边远地区;路网对就医便捷性影响明显,就医便捷性优秀区域随路网向县城周围呈辐射状分布;州内依然存在少数就医便捷性极差的行政村集中分布在路网结构简单、地质条件差、易发地质灾害的区域。实验结果证明模型有效,能够为精准扶贫和异地搬迁政策的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六盘山地区中学教育资源空间可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玉婷  孙建国  杜立钊  周亮 《测绘科学》2019,44(11):52-58,87
针对当前大范围集中特困地区的中学教育资源空间可达性研究较为欠缺的问题,该文以六盘山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网络爬虫获得1 415所中学和1 157个居民点位置及相关属性,辅以道路和人口等数据,运用改进的潜能模型,测算分析中学教育资源的空间可达性。结果表明:六盘山地区中学空间可达性整体有待提高;城乡差异显著,多民族聚居区、部分县区交界地带存在大范围中学空间可达性偏低现象;交通发达、路网密集区域的中学空间可达性较高。本研究为贫困山区的教育资源空间优化方案的制订及教育扶贫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在传统可达性度量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行程时间不确定环境下地点时空效用可达性度量方法,考虑了行程时间不确定性以及需求端竞争的时变效应。利用深圳市真实的浮动车数据和在线用户原创内容(user-generated content,UGC)数据对深圳市餐饮可达性分布水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提的可达性度量模型比传统可达性度量模型能更准确地表达城市可达性分布。  相似文献   
20.
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采用标准差椭圆、可达性模型等方法,从类型、聚集度、关联性等方面对广东省2010年、2013年以及2016年的A级旅游点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可达性测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及各分区A级旅游点的空间分布有集聚的趋势,粤北分区的集聚现象则有所缓解。广东省A级旅游点与客源地间的可达性良好区域具有明显的聚集现象,总体格局以珠三角中心区域为核心,呈环状向外扩散的圈层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