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9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67篇
测绘学   120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35篇
地质学   133篇
海洋学   63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53篇
自然地理   1775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149篇
  2012年   168篇
  2011年   155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91.
车辆路径问题:从时间地理学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车辆路径问题具有典型的时空分布特征,受到众多时空约束条件的制约。在车辆路径规划中,综合考虑时间和空间因素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从时间地理学这一全新的视角来研究车辆路径问题,提出一套完整的时间地理学分析框架,阐述了时间地理学的基本概念,提出了车辆路径问题中的时空约束、时空路径、时空棱柱、时空可达性、时空距离等概念,并给出了图示或定量化的度量方法。论文提出的时空距离度量方法综合考虑了顾客在空间位置和时间窗口2个方面的特征,可更科学地判定顾客之间的"邻近性"。论文通过设计一种求解大规模软时间窗车辆路径问题的算法,证明了时空距离的价值,并展望了时间地理学在求解动态车辆路径规划问题、移动设施路径规划问题等方面的应用。本文的贡献在于,通过时间地理学所提供的一系列概念和方法,实现了在统一的框架下同时考虑车辆路径问题(VRP)的时间和空间特征的构想,挖掘了传统时间地理学理论在车辆路径领域中的应用潜力,这将有利于更快或者更好地求解VRP问题。  相似文献   
92.
作为山多田少、土地资源禀赋差、宜耕后备资源匮乏的省区,广西积极推进土地整治尤其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机制创新,通过整县推进、竞争立项、以奖代补、责任共担等方式,吸引社会公众广泛参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探索形成了国家重大工程项目、自治区整县推进全域土地整治、以扶贫形式推进差别化土地整治和农民自发"小块并大块"耕地整治4种土地整治新模式。整县推进,创新整治模式广西人均耕地仅1.31亩,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耕地  相似文献   
93.
在内涵解析的基础上,主要从数据质量评估、贡献者分类与动机以及法律议题三方面归纳与梳理国外自发地理信息的研究情况。相比较而言,我国对自发地理信息的研究无论从深度还是广度上都处于起步阶段,未来研究应从四个方面深入开展:政府主导下的公众贡献自发地理信息;数据质量控制;移动自发地理信息以及自发地理信息涉及的法律议题。  相似文献   
94.
贺日兴 《测绘科学》2021,46(8):188-196
针对大数据时代新技术对我国警用地理信息系统(PGIS)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冲击和挑战,该文回顾了我国公安机关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PGIS实践探索方面所经历的4个阶段主要发展历程;分析了 当前PGIS发展所面临问题、挑战及与国外的应用差距;提出了 PGIS后续技术优化升级与应用生态体系构建、警务时空大数据关键技术研究、学科建设、国外先进技术引入及本地化优化等相关建议.指出今后PGIS技术研究和应用重点,将从当前以警务地理信息资源共享、可视化管理与空间查询应用为主的阶段,逐步向基于云的警务时空大数据分析与犯罪预测阶段发展过渡.  相似文献   
95.
当前科技创新已经步入了多学科交叉融合时代,基于学科融合的复合创新型硕士生培养是我国研究生教学培养的改革方向.地理学与测绘科学与技术是地学大门类下的2个一级学科,二者具有很强的学科交叉性,本文在分析江苏师范大学地理测绘与城乡规划学院2个学科当前硕士生培养状况的基础上,探讨了2个学科交叉融合硕士生培养的思路.  相似文献   
96.
着重分析了2010年度面上项目、青年基金项目及地区基金项目的申请情况,在研项目的进展情况,以及2009年底结题项目完成情况,同时介绍了2009年度主要学科方向取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7.
公众参与是随着政治文明和法制建设不断成熟、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民主理念,已经成为城市规划工作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文章就我国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的现状提出我国城市规划过程中公众参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总结出我国现阶段公众参与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对策和合理化建议,从而把公众参与真正落实到我国的城市规划过程当中。  相似文献   
98.
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内容,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环评不同于一般的建设项目,其线路一般选择在城市中心繁华地区、城市交通主干道,环境影响的范围较广,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均应比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要求高,本文对轨道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其中包括公众参与是轨道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现阶段社会主义民主的充分体现;是提高公众环境意识、化解社会矛盾和提高轨道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9.
沂源县大张庄镇牛栏峪村土地开发项目区属市级土地开发项目,涉及的村民小组群众自发参与管理工程建设,实行项目区工程质量群众义务监督制度。通过采取该项措施不仅确保了工程质量,同时也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与土地开发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相似文献   
100.
罗燊  叶超 《地理学报》2023,78(1):241-255
“四个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已成为新时代中国科学发展的指针。治理是一个反映“四个面向”的国际前沿研究领域,也是地理学和其他学科研究的焦点。围绕地理学如何应对治理这一关键问题,基于人地耦合的理念,系统梳理国内外地理学进行治理研究的轨迹与特点,从价值、思想、方法、技术4个维度发掘面向治理的地理学发展路径,紧密联系地理学发展动态及治理现代化的实践,从基础研究、平台建设、人才培育3个方面提出发展策略。提升中国地理学在国际治理研究中的影响力,促进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将自然与人文有机结合的理念应用于社会治理,增进居民福祉,并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