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9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28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6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21.
辽宁省低丘缓坡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茂林 《国土资源》2011,(11):48-49
目前,国家关于严格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的基本国策已经深入人心,各级政府领导的用地观念正在逐步转变。缓解土地供需矛盾,拓宽用地空间,转变土地利用方式,破解“双保”难题等焦点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这种形势下,推进低丘缓坡地资源开发利用,将对增加耕地林地和建设用地面积,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拓展城镇发展空间,缓解...  相似文献   
22.
本文经简单变换将坡地太阳直接辐射计算式化为S_(αβ)=K(αβ)·S',其中S'为水平地面太阳直接辐射日平均辐照度;K_(αβ)为坡地直接辐射换算系数。文中着重分析了K(αβ)随坡向、坡度、纬度和季节的变化特征,给出了计算南、北坡最热坡度的表达式。最后计算出我国211个站点全年各月坡地太阳直接辐射日平均辐照度,并以南、北坡20°为例分析讨论了坡地太阳直接辐射地理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23.
24.
喀斯特坡地石灰土硫形态分布及其同位素组成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中S形态及各形态硫化物的稳定S同位素组成的分布特征对于土壤S循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利用S形态连续提取方法测定了喀斯特坡地石灰土总S、SO4^2- -S、S^0-S、FeS—S、FeS2-S和有机S含量及其δ^34S值。有机S是石灰土主要的S形态,占总S的76.5%~93.6%。总S和有机S含量随土壤深度加深而降低,这与有机S矿化有关,对应有机S的δ^34S值逐渐增大。总体来看,FeS2是石灰土主要的无机S形态,其次为SO4^2-、FeS和S^0。石灰土表层以下深度FeS2-S增加与SO4^2-异化还原反应速率增大有关,对应SO4^2-和FeS2的δ^34S值平行增大。深层土壤FeS2-S降低则主要与SO4^2-异化还原反应速率减小及无机S厌氧氧化有关。土壤各形态S含量及其δ^34S值的分布特征,可以记录与深度相关的S形态转化过程。值得注意的是,受石灰土类型、植被状况及地形特征等因素的影响,喀斯特坡地石灰土中SO4^2-、FeS2和有机S组分容易迁移,这也是石灰土中各形态S分布变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5.
三峡水库建成后,三峡坡地物质成为三峡水库泥沙主要来源之一,三峡坡地物质的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对于三峡坡地水土保持与管理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各坡度段物质的常量元素全量、磁化率特征以及粘土矿物种类等地球化学的特征,定性地说明了各坡度段从缓坡一斜坡一陡坡段风化作用强度依次减弱,相应的坡面侵蚀作用逐渐增强。而在相同坡度段,表层与一定深度物质的地球化学特征值变化不大,这说明土壤年轻化,成土作用比较弱。  相似文献   
26.
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气候边际效应初探*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本文基于地理学和生态学中边际效应的观点,论述山地与平原两大系统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形成一些既不同于山地又异于平原的特殊气候现象──气候边际效应。分析指出,气候边际效应在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中主要表现为坡地暖带、强降水效应和干旱效应,并对这三种气候边际效应的特征及成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7.
云南干热河谷特色农业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永彬  朱彤  卢培泽 《山地学报》2002,20(4):445-449
云南是一个山原省份,河谷盆地是农业发展的最适宜地区,由于部份河谷盆地存在干热气候,坡在退化,生态环境恶化等自然障碍,以及受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制约,使得传统农业明显欠发达;同时干热河谷地区又具有光热与土地等自然资源优势条件,适宜发展特色作农业和反季节农业。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发展形势下,需要开展区域特色农业建设以实现农业开发效益的提高和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提出具体的分区开发方向和相关产业化措施。  相似文献   
28.
福鼎市冬季坡地低温考察和龙眼、荔枝园地选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蔡文华  林新坚  张辉 《气象》2005,31(9):79-82
据福鼎市2003/2004年度冬季低温考察资料分析,对于一百多米的小山坡,在相对高差约2/3附近的山坡中上部,晴天其最低气温常出现最高,逆温效应最明显,该地段种植龙眼、荔枝可减轻或避免低温造成的冻害。  相似文献   
29.
地貌过程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貌学是现代地理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本文对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建所以来在地貌研究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包括河流地貌、黄土高原与坡地地貌、青藏高原及南极地貌与第四纪、喀斯特与旅游地貌、地貌实验与模拟、地貌制图共六个方面,对地理资源所地貌研究团队目前的研究方向进行了介绍,并就提高地理资源所地貌研究在学科发展和服务国家建设中的作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0.
三峡库区坡地地貌过程的速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重庆奉节至湖北巴东一带三峡库区,存在两类坡地,分别是深层风化坡地与崩积—残坡积坡地。这两类坡地上,堆积物的稳定性差,表现为剥蚀、堆积的速率大。堆积物的累积速率可粗略地依据热释光年龄来估计。据此我们推测深层风化坡地的浅层滑坡周期大约是1.5ka,对应的堆积速率大约是33cm/ka。崩积—残坡积坡地上主要的陡崖崩塌发生周期是40ka60ka,坡地中部的累积速率大约是4cm/ka。在崩积—残坡积坡地上常见生长的树木因堆积物蠕滑而变形,树木变形程度反映了蠕滑速率,据此估算的蠕滑速率是非常可观的,这既是坡地中部的剥蚀速率,可能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坡地下部堆积物的物质供应速率。这些认识可能对滑坡与水土流失的治理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