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9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16篇
地质学   54篇
海洋学   7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1.
近千年全球温度变化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结合国内外有关研究,综合评述了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研究理事会的报告 --"近两千年地面温度的重建"。重点介绍了气候变暖的新证据,3个特征时期即20世纪气候变暖、小冰期(LIA)、中世纪暖期(MWP)和近千年温度变化模拟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2.
小冰期以来中国季风温水川对全球变暖的响应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苏珍  施雅风 《冰川冻土》2000,22(3):223-229
中国的季风温冰川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东南部,冰川覆盖面积为13203km^2,占我国冰川总面积的22.2%。由于这类冰川的特性,对气候变暖极为敏感,自小冰期最盛时(17世纪)以来,温冰川区平均升温0.8℃,冰川面积减小相当现代面积的30%,为3921.2km^2,预估中国季风温冰川区2100年的升温值2.1℃,届时冰川面积将减少75%,达9900km^2左右,考虑到降水增加趋势等因素,实际冰川退缩比  相似文献   
113.
中国气候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20,自引:10,他引:110  
总结了近10余年对中国气候变化的研究,重点对不同时间尺度的气温变化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大暖期千年尺度气候振荡,中世纪暖期、小冰期及现代气候变暖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4.
中国全新世气候演变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37,自引:3,他引:34  
全新世是与人类关系极为密切的一个时期分析,分析,总结了我国科学家对这一时期气候演变的研究成果,并对这些成果进行了讨论。我国全新世约从10ka 时间气候波动激烈,了大暖期,隋唐温暖期,小冰期等典型时期各时期内有部分  相似文献   
115.
我国小冰期盛期的气候环境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王苏民  刘健  周静 《湖泊科学》2003,15(4):369-376
小冰期是距今最近的全球性冷气候事件,是至今研究历史时期气候与人类活动关系的重点时期,它曾对世界和我国的社会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根据我国近年来历史文献、冰芯、树轮、湖芯和石笋的高分辨率研究成果,结合部分国外的结果,对小冰期从高纬、高山地区向中纬、低海拔地区的发展过程,17世纪小冰期盛期大范围普遍的降温、降水变化和空间分布与季风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该成果和气候模拟的结果可进行检验,为全球增温背景上可能出现的冷波动提供历史相似型.  相似文献   
116.
合肥地区1736-1991年年冬季平均气温序列的重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根据宫廷档案资料“雨雪分寸”中合肥地区的降雪日数的记载,通过寻找其与年冬季平均温度的相关关系,重建了合肥地区从1736-1991年共256年的年冬季平均气温序列。分析表明,合肥地区的年冬季平均气温18世纪较高,19世纪下降,20世纪又开始上升,至20世纪40年代达近250多年来气温最高值。另外,还发现了在19世纪中叶(1851-1871年)有一个明显的温暖期。  相似文献   
117.
东亚地区小冰期气候的模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使用ECHO-G全球气候模式对1550~1850年的小冰期气候进行了300个模式年的模拟,着重分析了东亚地区小冰期的温度变化特征,并与目前所得到的小冰期气候重建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考虑了太阳辐射、火山活动、CO2和CH4等主要气候影响驱动因子的条件下,较好地模拟出了东亚地区的小冰期气候特征,并与其它手段的气候重建结果相吻合,显示太阳活动和火山活动是小冰期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