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9篇
  免费   170篇
  国内免费   54篇
测绘学   439篇
大气科学   127篇
地球物理   85篇
地质学   539篇
海洋学   262篇
天文学   23篇
综合类   576篇
自然地理   125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274篇
  2013年   209篇
  2012年   327篇
  2011年   285篇
  2010年   220篇
  2009年   264篇
  2008年   203篇
  2007年   146篇
  2006年   155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144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51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5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临夏回族自治州位于黄河上游,甘肃省中部西南面,东临洮河与定西地区相望,西倚巍峨雄壮的积石山与青海省毗邻,南靠奇峻翠秀的太子山与甘南藏族自治州搭界,北濒湟水与省城兰州接壤,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  相似文献   
992.
2006年,被联合国地名专家组中国分部认定为“千年古县”的汤阴县,位于河南省北部,域内历史文化、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门类繁多,仅文化遗产境内即有仰韶、龙山、殷商、周、汉文化遗址12处,古建筑8处,石刻10处。  相似文献   
993.
地处湖北武汉武昌蛇山峰岭之颠的黄鹤楼,享有“天下绝景”之美称,引无数文人骚客泼墨挥毫,题诗作赋,更有唐代诗人崔颢一首“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千古绝唱使黄鹤楼名声大噪。  相似文献   
994.
话说扬州     
说起扬州,人们首先联想到的大概就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扬州,其实未必。古代的扬州和今天的扬州,其内涵与外延大不一样,与中国其它的地域名称相比,扬州的变化最多也最为复杂。概而论之,历代的扬州可分为三个时期:先秦扬州;两汉六朝扬州;隋唐以后扬州。  相似文献   
995.
鲁菜,历史悠久,影响广泛,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四大菜系之一,以味成、鲜、脆嫩、风味独特、制作精细,享誉海内外。古书云:“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成。皆安其处,美其食。”(《黄帝内经·素问·异法方宜论》)齐鲁大地就是依山傍海,物产丰富,经济发达的美好地域,为烹饪文化的发展、山东菜系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996.
甘肃玉门关。丝绸之路的主要关隘之一,出入域门户之一。  相似文献   
997.
李斌 《中国地名》2014,(4):78-78
海州之战是宋绍兴三十二年,金大定二年五月(1162年),宋军在海州(治朐山,今江苏连云港西南海州镇)击败金军的一次作战。  相似文献   
998.
彭雪开 《中国地名》2014,(10):71-73
花垣,亦称花园、花园寨。作为军事、行政区划地名,历有崇山、永绥、元里、花垣之称,皆有历史文化依源。今依次作初步考释。 崇山,何以为名?崇,《说文》:“崇,嵬高也。”段玉裁注:“嵬高”为“山大而高”。古文中“崧”、“嵩”通“崇”。《释山》、《毛传》皆曰:“山大而高曰崧”。古今文中有近20种释义,其本义指山大而高。山,《说文》:“山,有石而高。”王筠旬读:“无石曰丘,有石曰山。”《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古今文中有数种释义,其本义指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今有学者认为:此崇山当指今湖南凤凰县西部和贵州省松挑苗族自治县东部边境的腊尔山。这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999.
襄阳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水中游,鄂豫陕渝毗邻地区的中心城市,行政面积1.97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50多万,城区面积120平方公里,非农人口118万。中华腹地的山水名城,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中部地区经济强市,襄阳环境优美,历史悠久,经济雄厚,人文璀璨,社会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中国魅力城市"。被列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同时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经济开发区,下辖保康县为全同文明县城,襄州、枣阳为湖北县域经济第一方阵。襄阳正抢抓“新四化”战略机遇,建设“产业寝阳,都市襄阳,文化襄阳,绿色襄阳”,致力于建成汉水流域中心城市,支撑湖北经济的重要支点之一。  相似文献   
1000.
黄伟 《中国地名》2014,(12):41-43
我国历史悠久,地名作为我国悠久历史的见证,城市历史的浓缩,地名命名与更名如何延续历史,传承文化,塑造城市个性名片,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