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2篇
  免费   469篇
  国内免费   191篇
测绘学   106篇
大气科学   112篇
地球物理   1010篇
地质学   461篇
海洋学   136篇
天文学   34篇
综合类   48篇
自然地理   45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利用实验资料检验扁椭球形雨滴和冰粒后向散射DDA算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简要介绍了DDA法理论,并根据后向散射截面测量实验所选用的扁椭球形粒子,运用DDA法计算了它们在微波段,电磁波垂直于粒子旋转轴入射情况下的后向散射截面。经过对比,DDA法计算结果与实验测量资料一致性较好。同时评价了DDA算法计算的特点,分析了扁椭球雨滴和冰粒的后向散射特性并描述了实验测量技术。  相似文献   
992.
罗德建 《地质与勘探》2002,38(Z1):113-115
地下电磁波法近年来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但其通信技术(软件方面)一直沿用过去的老方法.随着新的工作平台出现,人们迫切地要求在新界面中开发和应用通信技术.我们通过利用Visual Basic 6.0的编程环境,实现了Windows下微机与地下电磁波仪器之间的数字通信.通信软件是以用户控件的形式完成的,减少了不同编程语言间的挚肘.在控件中应用了新的技术调试环境的设置、接收数据的解读、调制解调控件的使用和数据通信事件驱动等.  相似文献   
993.
测量云液水柱含量的一个设想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洪滨 《大气科学》2002,26(5):695-701
云液态水柱含量是一个重要的气象学和云雾物理参数.对于云液水柱含量测量已发展了多种技术,但由于云在时空上变化很大,目前地基、飞机以及卫星测量的全部资料,都不能满足数值天气预报、人工增雨及气候变化研究等方面的工作需要.作者提出一种测云水的新方法,即从卫星-地面的微波衰减来确定云水(斜)柱量,并研究了此方法中的测量通道选择及测量方式问题,进行了初步的误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此方法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可行,云水的测量精度不难达到20%~30%的水平.与卫星被动微波遥感结合起来,可获得精度更高的云水全球分布资料.  相似文献   
994.
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前青海省内电磁前兆异常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对青海省内格尔木、西宁地磁,二十里铺土地电,平安电磁波资料的分析,认为:在此次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前,电磁方面存在异常。  相似文献   
995.
孙建国 《地球学报》2002,23(6):567-571
钻孔电磁波法的正常场公式是进行各种钻孔电磁波探测理论研究和资料解释的基础,因此有必要将其建立在近代天线理论之上。通过对钻孔电磁波法中的基本电磁系统的分析讨论,证明了关于绝缘天线的广义传输线理论在钻孔电磁探测和电磁波测井中的可应用性,并给出了在一般条件下的基于广义传输线理论的钻孔电磁波法正常场公式。通过与经典的正常场公式的定性对比发现,基于广义传输线理论的正常场公式既包含了天线本身绝缘层的作用,又考虑了钻孔的影响。因此,本文提出的公式能提供更多的关于围岩和钻孔流体的电磁性质的信息,应能成为跨孔电磁成像和电磁  相似文献   
996.
浅谈探地雷达在冰川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地雷达技术是一种利用电磁波反射原理探测地下介质分布特征的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其探测方式主要有剖面法(Common Depth Point)和宽角法(Wide Angle Reflection and Refraction)两种。不同的探测方式可解决不同的冰川问题。探地雷达在冰川学中广泛应用于探测冰体厚度、水下地形、冰裂缝、冰体内部沉积层位、冰川水文特征、划分冰川冰类型等,为水下槽谷、冰川结构、冰川流动机制、水资源评估及气候与环境变化的研究提供丰富可靠的数据。  相似文献   
997.
电磁波发射机在电磁波观测系统研究项目中起了很好的作用。本文详细介绍了发射机的研制、指标、使用方法及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998.
华南沿海地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适合本地区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是研究地震背景的重要一环。随着资料积累的增加和人们认识的提高,我们在分析历史资料完整性、可靠性基础上,筛选21次有详细宏观调查报告、有仪器测定震级,震级、烈度分布均衡的54组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变换常数R,反复统计、搜索方差小,结果符合客观规律的统计结果,并与原东部和华南地区的衰减关系进行全面的比较。建立更符合客观规律,适合本地区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  相似文献   
999.
去噪技术在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目前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的方法及应用技术。通过对原始地震记录中普遍存在的噪声进行了分析。对于无规则噪声,应采用f-x域随机噪声衰减或多项式拟合的办法;对于有规则噪声,倾角滤波或FK滤波手段则更为有效。强调了在去噪过程中选择去噪参数的重要性。阐明了同相叠加技术也是一种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的有效手段。总之。针对不同的噪声,应采用不同的去噪方法。实际地震资料处理表明,上述几种去噪方法对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00.
振动压路机地面振动对建筑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振动压路机的地面振动衰减关系,指出压路机的激振力、振动频率和场地土质条件都是影响振动衰减的重要因素,提出了各类建筑物安全振动速度的标准,评价了振动压路机施工振动对建筑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