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6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8篇
海洋学   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龙思胜  张铁宝  龙峰 《地震学报》2005,27(5):561-568
深入分析了现有的三次样条拟合方法,指出ldquo;拟合过冲rdquo;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新的三次样条拟合方法和正弦函数拟合方法. 这两种新拟合方法都具有消除ldquo;过冲rdquo;现象,拟合函数连续、一阶导数连续、计算简便、计算量小、易于操作等优点. 同时,指明了ldquo;端点飞翼rdquo;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一种处理资料曲线的端点问题的技巧. 该技巧能够在不改变资料曲线的条件下消除ldquo;端点飞翼rdquo;现象. 拟合新方法和新技巧能结合运用,得到完全没有ldquo;拟合过冲rdquo;和ldquo;端点飞翼rdquo;的拟合曲线,为时序曲线固有模态函数分解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为了对复杂地质体实现精确的偏移归位,在使用相移与相移插值方法时,成像质量和计算效率这两个因素是我们必须考虑的。为此针对实际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对相移及相移插值方法进行了如下技术上的改进:讨论空间域内的动态边界吸收法;首次提出波数域滤波方法,这两种方法有效克服了端点效应并使计算效率显著提高;阐述小速度偏移方法并对相移因子进行分析实践证明二者明显改善了偏移剖面的成像质量。  相似文献   
13.
我阅读了贵刊刊登在2003年第2期<通视困难地区快速定线的一种方法>和2003年第9期<直线外设站放样直线上任意点的一种方法>两篇文章,文中都提出了解决直线两端点不通视的情况下,如何快速放样直线上所需放样点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步骤,但两者都要求解直线方程式,而且要受方程式本身条件的限制.我目前用的方法是先测定后测设.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嘈杂环境下语音信号端点检测方法.采用基于短时能量和短时过零率的双门限端点检测算法,不但可以减少语音数据的存储量及处理时间,而且能排除无语音段的干扰噪声,从而确保定位的精准性,避免包含噪声信号和丢失语音信号.可以将语音信号同背景噪声分离出来,有效地避免静音段或噪声段的干扰,提高定位估计的性能.仿真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表明该方法具备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吴济廉 《地理教学》2011,(10):57-58
一、研究背景 杆影端点移动轨迹是周日视运动的结果,不同地点、不同时间的杆影端点的移动轨迹不同。同样,通过杆影端点的移动轨迹也可以推测不同时间的太阳方位以及昼夜长短状况等。结合“当地经纬度的测量活动”,  相似文献   
16.
吴济廉 《地理教学》2013,(10):57-59
正利用"立杆见影"的方法,经过多次实践活动,我们对同一地区不同日期的杆影端点移动轨迹(简称轨迹,下同)作了持续、系统的研究,获得了不同日期的轨迹图。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轨迹的周年变化规律。一、研究基本思路1.本次研究的基本方法为"立杆见影",即在空旷的广场树立一根标杆当作日影杆,从日出到日落时间内,每隔一段时间标记一次杆影端点,最后用白石灰将所有端点连成一条平滑的曲线,该曲线即为当日的杆影端点轨迹,利用该方法即可获得一年内不同日期的轨迹。2.选择研究的具体日期。日期的选择遵循两个原  相似文献   
17.
水对硅酸盐岩体系的许多物理-化学行为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具体对部分熔融过程来说,水可以显著地降低熔融温度、改变熔体性质、影响微量元素在固-液相之间的分配.近年来,科学家们就大量水对硅酸盐岩体系的部分熔融过程的影响进行了许多的高压实验,他们主要关注第二临界端点对熔融过程的重要作用:第二临界端点的出现极大地改变着部分熔融过程中的基本相关系.本文主要针对这些高压实验研究做一总结,并对未来研究方向做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华北地区中等地震活动非稳态特征及预报效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全时空扫描方法在时空强三维轴上识别华北地区的中等地震活动的非稳态震兆信息.结果表明,在地震孕育过程中中等地震活动有由稳态向非稳态演化的特点.非稳态图像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空区和条带,其空间分布范围较大,一般出现在震前1年左右.以发生在非稳态图像的非开放、非卸载端点(交汇点)的地震作为标志地震,预测其周围(r=100 km)2年内发生Ms≥5.0地震,预报能力评分R=0.573.  相似文献   
19.
经验模态分解是目前分解非线性非平稳信号的有效方法,但其在应用时存在容易导致信号分解失真的端点效应问题。通过对现有的压制方法所存在的不足进行改进,提出了基于灰度预测的变长度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在端点处向外对称延拓一部分原始信号使其变成新的信号,进而利用基于灰度预测的经验模态分解方法计算固有模态函数。每得到一个固有模态函数之后,在两端切掉一定长度的序列,即预测不准确序列,从而避免因该序列被代入下一个固有模态函数的求解而导致中间信号被污染;随后利用正弦叠加信号和非线性非平稳信号等仿真数据进行分解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无论是正弦叠加信号还是非线性非平稳信号,基于灰度预测的变长度经验模态分解方法的计算结果误差均小于常规经验模态分解和基于灰度预测的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同时对端点处相位信息的处理也更准确。  相似文献   
20.
温馨  王思琳  李鹏  刘财 《世界地质》2022,(3):614-622
为解决地震随机噪声衰减问题,引入经验模态分解法,但该方法存在严重的端点效应问题并使得结果存在较大的误差。因此提出通过寻找包络线极大值点并进行平行延拓从而修正边界极值点的方法来对经验模态分解法进行改进。通过仿真实验和理论模型的测试,发现改进后的方法能很好地抑制端点效应,分解更精准,在对地震随机噪声进行衰减同时能更好地保护构造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