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1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7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66篇
地球物理   150篇
地质学   66篇
海洋学   3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75篇
自然地理   47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地震经济损失评估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地震经济损失评估是地震风险分析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政府制定地震风险防范管理措施的基础和依据,因此如何准确评估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回顾了国内外地震经济损失评估研究的发展进程,对地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间接经济损失的评估方法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并通过分析指出运用模型评估时存在的困难和以待解决的问题.从总体上来看,国内外对于地震直接经济损失的研究均已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系统的评估方法,但仍然存在无法整合社会经济这一整体进行评估的不足;而在间接经济损失评估时由于涉及领域广泛、受影响时间较长、各经济体间联系复杂等原因,很难得出较为精准的结果,因而其评估方法也仍然处于探索和研究之中.文章最后展望了今后地震经济损失评估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2.
基于人口统计数据的区域震害快速评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进行大规模城乡震害预测工作中, 需要使用与传统预测方式不同的新模型及新方法, 以便实现震害快速预测. 利用容易得到的人口统计数据中的人口及建筑抽样信息,通过建筑物分类,在已有的城市建筑震害基础上采用类比方法进行建筑物易损性分析,给出了人口数据及灾害损失的关系模型. 利用该模型建立福建省区域范围的建筑物不同结构平均易损性矩阵,按经济条件给出结构不同年代易损性矩阵调整系数,并建立地震灾害快速评估系统. 应用结果表明, 基于人口统计数据方法进行城乡区域尺度的地震震害评估模型, 具有投入少、 数据自动预测、定期更新且易于获取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3.
自然灾害的影响及间接经济损失评估方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灾害的损失受灾前经济发展水平、灾种差异、灾后恢复重建策略、灾害管理水平和灾害保险体系完善程度等复杂因素的影响,加上基础数据精度、获取难度和校验的不确定性,目前还没有有效的灾害间接经济损失评估方法。而已有间接经济损失评估方法存在不足:首先,评估对灾害间接经济损失的构成、时空维界定模糊;其次,评估模型假设太多往往偏离灾后实际经济状况;最后,模型对灾害扰动的动态影响机制考虑不足,往往忽视灾后经济系统的弹性和部门生产容量的动态变化特征。因此,在进行灾害损失评估时应注意灾害对经济影响的动态机理,结合不同灾害类型对经济影响的特点和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合理设置相关参数,使模型更切合实际,从而更合理有效的评估灾害造成的间接损失。  相似文献   
174.
51a新疆雹灾损失的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用新疆1952-2002 a的900例雹灾资料,对雹灾发生频次、受灾面积、经济损失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疆雹灾频次、受灾面积、经济损失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增长较快,受灾面积、频次1990年达到最大,可比经济损失最大值出现在1995年。雹灾主要集中在4~9月,雹灾发生频次6月最多,受灾面积5月份最多,可比经济损失值以7月份最大。按灰色关联灾情评估模型可将新疆分为严重雹灾区、重雹灾区、中雹灾区、轻雹灾区和微雹灾区五个区域。其中:阿克苏为雹灾重点防御地区,喀什、塔城、伊犁、博州、石河子为次重点防御地区。  相似文献   
175.
2017年8月9日新疆精河发生6.6级地震,地震造成36人受伤,各类房屋建筑、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等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通过实地抽样调查,按照国家标准的原则和方法,评估出此次地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429964万元,灾后恢复重建经费约需538461万元。  相似文献   
176.
当前震后建筑经济损失评估模型得到的震后建筑经济损失评估精确度、效率低,针对单一神经网络易产生局部极值等问题,对神经网络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LM-BP神经网络在震后建筑损失评估模型中的应用。输入样本要素为影响震后建筑经济损失的5项因素,输出样本是震后建筑经济损失评估结果,在此基础上采用LM-BP神经网络将训练转化成最小二乘问题,结合LM算法重新定义隐含层节点数量,构建基于LM-BP的神经网络震后经济损失评估模型,采用该模型获取最优震后建筑经济损失评估结果。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评估模型最小评估误差为0.1%,相比同类模型具有高精确度的优势,是一种可靠的震后建筑经济损失评估模型。  相似文献   
177.
突发地震灾害往往带来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对建筑物进行科学合理的震前加固及震后功能快速修复;对降低地震灾害损失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定义社会贴现率和残值率等加固效益分析评价参数,基于加固费用模型和地震直接经济损失模型进行了加固费用现值与效益现值计算;采用费用效益比(Cost-Benefit Ratio,CBR)作为评价指标对建筑物进行加固决策分析,并最终建立了相应的加固决策体系。最后将提出的理论、模型及方法集成于课题组研发的"中国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系统(CEDLAS)"补充建立加固决策分析模块,进而通过陕西省灞桥区的综合应用示范,验证所建立的加固决策体系的合理性。研究可为政府制定在役建筑物的加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8.
本文选取1989-2021年我国台风风暴潮直接经济损失统计数据,依据线性趋势法和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2年间我国风暴潮灾害经济损失呈现显著下降趋势,整体呈厚尾分布特征,采用对数化处理后呈显著的正态分布特征。采用Morlet小波变换对我国台风风暴潮直接经济损失的周期变化规律进行分析,t检验结果显示,全域存在准两次高频振荡,1~2年及7~8年的周期振荡,但随时间变化年际周期逐渐缩短为3~5年,说明风暴潮经济损失序列存在高频振荡和多周期嵌套的低频振荡规律。在此基础上,采用Daubechies小波分解分离高频信号和低频信号,均方根误差和信噪比精度分析结果表明,当小波基设置消失矩为7,分解层数为2时,我国台风风暴潮直接经济损失时间序列具有最优分解重构效果。对各分解层进行小波系数平稳性检验和白噪声检验,建立的小波分解-ARMA组合模型的模拟精度和预测精度均优于传统的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和Fourier级数拓展模型,证明了小波分解法在我国台风风暴潮经济损失快速评估中具有可靠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9.
《海洋开发与管理》2010,27(2):70-70
<正>2009年,国家海洋局进一步强化海洋灾害应急管理,有效开展海洋防灾减灾工作,在对2009年海洋灾害情况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编制了《2009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  相似文献   
180.
6月上旬的一天上午,登封市东华国土资源所像平时一样,人员到齐后,所长王青东简单地安排了当日的工作,就和其他几名执法人员一起下乡巡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