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篇
  免费   148篇
  国内免费   203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524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9篇
海洋学   35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卡尔曼滤波递减平均方法对模式直接输出的气温预报进行订正,能有效提高预报准确率,但有时会造成显著负订正的现象,使订正预报效果反而不及模式直接输出。利用消除偏差集合平均方法(BREM)选择最优滑动训练期对2019年10月至2020年4月ECMWF预报(EC)、经过卡尔曼滤波递减平均法订正的预报(EC_COR)及中央台网格指导预报(SCMOC)等3种气温预报在黑龙江省的结果进行集成,并将BREM方法对EC_COR的修正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不同预报结果都表现为冬季和夜间预报的准确率更低,气温偏低的11月至翌年1月更倾向于表现出预报较实况系统性偏高的特点。BREM方法能有效地修正EC_COR对EC负订正的现象,且可显著高于任何一种参与集成的单一预报效果。可在对单一模式进行卡尔曼滤波递减平均订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预报质量。另外,利用集成方法对高质量预报产品的融合(不局限于模式直接输出预报或是订正预报)可获取较单一预报更优的预报结果。  相似文献   
92.
应用2017—2018年5—9月福建省观测资料对华南区域中尺度模式(GTRAMS-3 km-RUC)预报进行站点检验,建立和训练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逐时降水分级订正模型,并与频率匹配法进行2017—2018年测试集的对比试验和2019年数据集的模拟业务检验,探讨了试验过程中遇到的样本不均衡、特征变量选取以及模型过拟合问题。结果表明:模式对于15 mm·h-1以上降水的预报能力弱,各订正方法对原始预报均有不同程度的改进作用。从评估指标来看,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订正方法比频率匹配法表现出优势,其中相关系数判别方案下的网络模型对强降水预报的订正效果显著优于其他方法;在输入特征变量选取方面,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案的模型训练收敛速度比相关系数判别方案更快,最佳训练期有所提前,但也更早进入严重的过拟合状态,而相关系数判别方案能够使网络模型的训练拥有更长的提升期以达到更具“潜力”的状态;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订正方法对减少分类降水预报的漏报率、晴雨和弱降水预报的空报率具有显著作用,其优化程度明显超过频率匹配法。  相似文献   
93.
针对代表年常规方法的局限性,采用风速年景划分法对风场风资源代表年进行订正。该方法弥补了常规方法的不足,且计算简单,便于应用。  相似文献   
94.
站网均匀化订正对中国夏季气温EOF分析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中国160站站网上1960~2010年夏季(6~8月)气温距平场序列进行了站网均匀化订正,对订正前、后的气温距平场序列作了EOF分析.结果表明:(1)订正后的前3个典型场高绝对值区均衡分布在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地区、青藏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与夏季气温均方差场高值区位置基本一致;订正前的前3个特征向量高绝对值...  相似文献   
95.
本文为探索静止锋位于遵义上空不同位置时,各城镇精细化预报考核站点当日高温的规律,通过普查2009至2020年12月到次年2月间14时、17时地面天气图,并结合探空资料、卫星云图等资料,筛选出云贵准静止锋(以下简称为静止锋)位于遵义境内时的所有个例,分型统计不同类型个例对应的白天最高温、EC2m温度预报数据,EC细网格850hPa温度,计算不同温度预报方法下的准确率,并分析是否可继续订正。结果表明:(1)离锋面越远,温度的预报准确率越高,基于客观预报方法的可订正性越强,实际业务中可以参考本文分析得到的各站点数据。(2)当静止锋呈Ⅰ1型时,遵义市西部站点用EC预报当日20时的850hPa温度进行预报(以下简称850hPa温度预报方法)准确率较高,北部、东部站点可用EC2m最高温度进行订正(以下简称2m温度订正方法)。(3)当静止锋呈Ⅰ2型时,可以同时参考850hPa温度预报方法和2m温度订正方法,订正后准确率高。(4)当静止锋为Ⅱ2型时,对于离锋面较远的东部、南部可着重使用2m温度订正方法。  相似文献   
96.
利用2020年1月1日—2023年1月2日ECMWF、NCEP模式降水预报资料和眉山地区降水观测资料,采用频率匹配法(Frequency Matching Method,FM)、最优TS评分法(Optimal Threat Score,OTS)对ECMWF和NCEP的模式降水预报进行订正,对比检验评分和预报个例,并验证两种方法的适用性。结果表明:FM、OTS订正明显改善了小雨空报和暴雨漏报,提高了晴雨预报准确率、小雨ETS评分、暴雨TS评分,且OTS优于FM;FM可能出现参考数据与实况数据有较大偏差的情况,从而影响订正效果,OTS则不受参考数据的影响;数值模式降水的预报偏度明显大于1或小于1时,FM、OTS订正效果越好;FM、OTS难以订正小雨漏报、暴雨空报,也难以对降水差值较大的空漏报或降水落区偏差进行订正。  相似文献   
97.
山回波的PIA因子在3 cm雷达波衰减订正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比较同一山体在晴雨两种天气条件下的回波反射率,确定在雷达与山体之间的降水赞成山体回波的路径积分衰减因子(Path-integrated attenration factor),以此计算雷达与山体之间降水的真实反射率,从而把降水对X(3cm波长)面雷达波的衰减订正掉。  相似文献   
98.
基于1961—2005年华南冬季逐日最低温度观测资料,以及参与CMIP5的IPSL-CM5A-MR、MPI-ESM-MR、CMCC-CMS 3个模式的历史模拟和未来排放情景预估数据,从过程角度定义和提取华南冬季极端低温事件及其特征指标,并通过引入极值理论构建极端低温事件的概率分布模型(Cold Spell Model, CSM),刻画其强度、频数和持续时间特征分布;进一步结合基于累计概率分布变换的偏差订正方法降低模式模拟的偏差,探讨了RCP4.5情景下全球升温1.5℃和2℃时极端低温事件的风险变化。研究表明:(1)CSM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极端低温特征概率分布,大部分台站通过了K-S或卡方检验;(2)相对于观测,模式模拟极端低温存在一定偏差,经偏差订正后,各站点BS评分接近于0,SS评分普遍提高到0.88左右;(3)全球增暖背景下,华南地区极端低温呈现强度减弱、频数减少、持续时间缩短的特征。全球增暖1.5、2.0℃背景下,华南大多数地区极端低温事件平均强度减弱,频次降低,持续时间变化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每年发生1次极端低温事件的概率增加,但每年发生3、5次的概率减少;增暖1.5℃下极端低...  相似文献   
99.
荣河故城城址考正与1556 年华县大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希杰  宋立胜  吕莲 《地震》2003,23(4):104-108
荣河县是历史上山西省南部一个古行政管辖区, 由于社会和历史变迁, 当时荣河县城的准确地理位置现在已不清楚, 以致错把现今的荣河镇当成了昔日的荣河城。通过史记查寻与现代测绘地形图的判读以及有关史料的综合分析, 从多个方面证实, 在现荣河镇西南黄河东岸河漫滩上残留的古城遗迹是当年的荣河县城。新考证的荣河故城同历史上秦、晋、豫三省交界的蒲洲等古城一样, 都位于黄河河漫滩之上, 有着相同的地貌、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从荣河、蒲洲等城址自身地质条件的好坏、抗震性能优劣、1556 年华县地震时遭受的破坏程度以及它们彼此间的相对位置来分析, 1556 年华县大地震的宏观震中位置不应在蒲州— 永济地区,仍可能在华县一带。  相似文献   
100.
2022年广西出现1960年以来最强“龙舟水”,但同期南宁市降雨分布不均,暴雨预报空漏报较多。因此,有必要对2022年“龙舟水”期间南宁市暴雨过程的数值模式与实况降水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各模式对“龙舟水”暴雨的预报能力;并通过分析雷达回波、物理量等资料以提高预报员订正技巧。结果表明,中尺度模式对暖区或沿海地形的暴雨有一定预报能力,但需注意消空;南宁暴雨漏报的原因主要是忽视了触发机制、高低层系统相互作用和降雨发生机制,空报的原因主要与数值预报的影响系统预报偏差有关;“龙舟水”期间南宁暴雨的雷达回波路径主要有四种,预判回波源地和移动路径对暴雨落区的短期预报有一定的帮助;“龙舟水”期间南宁市上空不稳定能量及水汽条件较好,应加强触发机制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