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3篇
  免费   143篇
  国内免费   212篇
测绘学   59篇
大气科学   63篇
地球物理   78篇
地质学   473篇
海洋学   48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56篇
自然地理   7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5年   1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沙茜  周永胜 《岩石学报》2018,34(3):851-865
本文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开展了辉长岩矿物反应与部分熔融实验,利用偏光显微镜与扫描电镜对实验样品微观结构观察,研究实验中的新生矿物与熔体的分布;通过电子探针分析熔体成分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在低压(300MPa)条件下,静压和塑性变形实验样品中,单斜辉石以固体反应方式生成橄榄石,在高压(1300MPa)塑性实验中所有实验样品都没有发现新生矿物颗粒,这与相图中低压条件下斜长石与橄榄石稳定共存,而高压下斜长石-辉石稳定共存相吻合。高压塑性变形条件下,单斜辉石和黑云母首先发生部分熔融,随着温度增高,斜长石逐渐参与熔融,熔体呈薄膜状分布在矿物颗粒边界,熔体成分依赖于参与熔融的矿物成分,表明出现的熔体为非平衡熔融结果。  相似文献   
42.
纳米比亚罗辛地区白岗岩型铀矿床产于白岗岩穹窿边部白岗岩与达玛拉基底变质岩内外接触带,以及变质岩片理、褶皱、转折等部位.已有矿床晶质铀矿年龄介于494~508Ma之间,既是D、E两期白岗岩重熔年龄,也是近水平方向韧性剪切变形活动时代.白岗岩型铀矿床铀矿物以晶质铀矿、钍铀矿、钛铀矿为主,晶质铀矿及伴生的锆石、独居石等矿物具有全自形或半自形晶粒状结构、浸染状构造,具有岩浆分异结晶特征.铀铅同位素示踪分析表明铀来自达玛拉基底岩系和A、B、F期白岗岩.含矿的D、E白岗岩是基底变质岩和早期白岗岩部分重熔形成的.以晶质铀矿为主的白岗岩型铀矿床是在达玛拉造山期岩浆形成演化阶段,由结晶分异作用形成铀预富集基础上,在造山期后韧性变形作用下白岗岩再次重熔富集成矿的.  相似文献   
43.
彭章旷  马云麒  彭齐鸣 《地质学报》2021,95(7):2160-2168
建立温度与硼同位素变化的关系是研究沉积硼酸盐成岩-变质作用中硼同位素地球化学行为的关键,这有助于准确认识硼酸盐δ11 B值所代表的地质意义.本文以自然产出的三方硼砂和钠硼解石为材料,结合热分解特征研究了不同热作用过程中硼同位素变化.200℃下硼酸盐经历结晶水的脱水反应,此过程中三方硼砂和钠硼解石δ11B值分别由6.48±0.14‰降低到5.41±0.27‰和由-13.27±0.11‰降低到-15.93±0.23‰.1‰~3‰的硼同位素变化与自然界观察到的由脱水作用形成的次生硼酸盐比原生硼酸盐δ11 B值低2‰~4‰的现象一致.200~300℃间经历羟基的脱水过程,伴随着1‰~2‰的硼同位素降低,此过程中三方硼砂和钠硼解石δ11 B值分别由5.41±0.27‰降低到3.73±0.26‰和由-15.93±0.23‰降低到-17.11±0.11‰.300~670℃间硼酸盐经历物相转化过程,三方硼砂和钠硼解石δ11B值分别由3.73±0.26‰升高到4.59±0.08‰和-17.11±0.11‰升高到-16.08±0.20‰.此过程1‰的硼同位素升高是由硼-氧骨架结构改变造成的.本实验结果可以指示沉积硼酸盐的形成过程,以及埋藏过程中的硼同位素变化规律.硼酸盐脱水过程中会形成具有更高δ11 B值的流体,其可能显著影响内生硼矿的硼同位素组成,因此讨论硼同位素地质意义不能与海相-非海相环境中的硼同位素组成进行简单对比,需要考虑流体演化过程中的硼同位素变化.  相似文献   
44.
新生代以来,共和盆地及其周缘造山带无火山、岩浆活动,印支期隐伏花岗岩体岩浆余热与放射性元素衰变生热等难以构成共和盆地干热岩资源的主要热源,而共和盆地又为一高温地热异常盆地.目前已基本探明了共和县恰卜恰与贵德县热水泉干热岩体2处,圈定出干热岩勘查目标靶区16处.区域重力和区域航磁调查、区域天然地震成像、盆地尺度天然地震背景噪声层析成像勘查,以及超高分辨率重力异常、电阻率与Rayleigh波群相速度线性反演结果均表明共和盆地下伏发育有壳内部分熔融层,进而构成地处板内环境、高热流区共和盆地干热岩资源的区域性热源.盆地尺度MT勘查结果表明,共和盆地西盆地壳内部分熔融层埋深15~35 km,东西向长约41 km,南北向宽约34 km,厚度2~12 km.综合分析认为,该部分熔融层熔融程度最高可达4%~7%,15 km深处温度约为574℃,主体位于贵南南山推覆体系与共和准推覆体系深部主拆离滑脱推覆界面之下,兴海大型复合推覆体系主拆离滑脱推覆界面之上.挽近地质时期深构相、多层次、近水平展布的韧性拆离滑脱推覆构造界面的连续动态剪切摩擦生热,可能是部分熔融层形成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5.
邵小月  唐红峰 《矿物学报》2021,41(6):713-723
新疆东准噶尔地区发育大面积的后碰撞花岗岩,依据其地球化学特征可以分为Ⅰ型花岗岩和A型花岗岩.为了探讨这些花岗岩的成因,我们以研究区内卡拉麦里蛇绿岩套基性岩(蚀变玄武岩、辉长岩)和代表沉积物的东准噶尔泥质岩的混合物(基性岩:泥质岩质量比9:1)为初始物,开展了高温高压条件下的部分熔融实验研究.结果 表明,90%蚀变玄武岩+10%沉积物的混合物在925℃、1.0 GPa、加水量0%~4%条件下部分熔融形成了准铝质花岗闪长质熔体,与熔体共存的矿物主要为角闪石,熔体具有低SiO2、A/CNK,高A12O3、FeO*、CaO的特征,在成分上与研究区内后碰撞Ⅰ型花岗岩类似;而90%辉长岩+10%沉积物的混合物在相同条件下加水量2%~4%部分熔融形成了弱过铝质英云闪长质熔体,与熔体共存的矿物相为角闪石,熔体具有低SiO2,高A12O3、FeO*、CaO、A/CNK的特征,与研究区内后碰撞Ⅰ型花岗岩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东准噶尔地区Ⅰ型花岗岩岩浆可能是蚀变玄武岩加沉积物在上述实验条件下部分熔融所形成,而高SiO2含量的A型花岗岩岩浆不能在上述实验条件下通过部分熔融形成.  相似文献   
46.
西藏位于中国西南边陲,地域辽阔、山高谷深,是青藏高原的主体部分,面积120多万平方千米,而西藏林芝又位于西藏的东南部(古称工布地区),约占西藏区域1/10的面积,平均海拔3100米,1区6县54个乡镇489个村(巴宜区、工布江达、朗县、米林、波密、墨脱、察隅)。  相似文献   
47.
为了将图像处理技术应用于智能客流检测,准确及时地获取运动信息,对视频图像中运动物体的分割与跟踪技术进行研究,将图像分割与跟踪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采用帧间与帧内相结合的分割算法,将图像填充技术应用于图像分割,消除了背景区域的干扰以及图像处理过程中造成的失真,达到了准确获取视频流中运动物体的目的。在图像跟踪过程,引入了边缘衍生点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部分轮廓线特征点集的多线程跟踪算法,把运动物体跟踪转变为连续帧间特征点集匹配的问题,极大地减少了运算量,解决了图像跟踪处理领域中目标物体自遮挡与不完全遮挡的难题。经客流测试证明,文中方法能够对上下车客流数量进行准确统计。  相似文献   
48.
温度和含水量是形成花岗质岩浆最重要的两个参数。在大多数硅质岩浆中,水的含量为2-4wt%。水的主要来源有二,其一是地壳内含水硅酸盐的脱水作用,并视脱水矿物为白云平、黑云母或角闪石,所产生熔体的初始温度相应依次升高,成分由过铝质到偏铝质变为偏铝质到过碱质,K/Na比值、^87Sr/^86Sr初始比值和δ^18O值则依次降低。水的另一主要来源是由俯冲洋壳及上地幔(以含水玄武岩和安山岩的形式)迁移到地壳中的挥发分,所产生花岗岩的地球化学性质将随地壳岩浆与地幔岩浆的相对重要性而变化。  相似文献   
49.
地籍测量作为土地管理工作的基础工作,巳在我国城乡广泛展开,由于各地的技术力量和经济条件参差不齐,在迫切需要尽快建立初始地籍的形势下,《城镇地籍调查规程》从实际出发,规定了三种精度不同的成图方法.即:解析法,部分解析法和图解法。  相似文献   
50.
本文利用极限方程的方法研究微分方程关于部分变元的多种非常稳定性,讨论了给定方程与其积限方程的非常稳定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