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3篇
  免费   678篇
  国内免费   1306篇
测绘学   869篇
大气科学   1633篇
地球物理   469篇
地质学   1378篇
海洋学   515篇
天文学   67篇
综合类   199篇
自然地理   697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185篇
  2021年   224篇
  2020年   283篇
  2019年   281篇
  2018年   195篇
  2017年   266篇
  2016年   238篇
  2015年   277篇
  2014年   304篇
  2013年   303篇
  2012年   303篇
  2011年   295篇
  2010年   223篇
  2009年   224篇
  2008年   189篇
  2007年   243篇
  2006年   232篇
  2005年   178篇
  2004年   171篇
  2003年   175篇
  2002年   130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107篇
  1999年   108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951.
乌兰布和沙漠农田沙害特征及其时空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风沙严重威胁着乌兰布和沙漠农田的健康运行。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农田沙害形式、特征及时空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流沙入侵和土壤风蚀是危害农田的主要形式,其沙源主要为绿洲内部土壤风蚀和零星分布的流动沙丘及绿洲外部的流沙前移和风沙流活动;②农田沙害具有普遍性、季节性、各向异性、累积性和影响因素的多样性等特性;③绿洲内农田土壤风蚀由绿洲边缘向绿洲中心逐渐减弱,风蚀深度和强度下降。同一林网内,则由边缘向中心增加,防护林及地埂后一定距离内表现为沉积,其余地段表现为风蚀;沙质农田较黏质农田的风蚀深度和强度大。时间变化上,表现为秋季弱,春季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952.
中国东南沿海老红砂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老红砂是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的,呈现以棕红色、红色、橙黄色为主的半胶结中-细砂质沉积物。笔者综述了前人在老红砂的分布与形态、沉积特征、形成机制、发育时代、红化作用、古地理环境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认为其为晚更新世沉积物,主体属风成沉积,热带-亚热带湿热季风气候导致的含铁物质分解和氧化是砂体红化的主要原因。根据研究现状,对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重点做一探讨和展望。  相似文献   
953.
榆林长城沿线处于环境变化敏感带,其风沙滩区沉积剖面的磁化率和粒度分析结果显示,该区全新世早期11 500~10 000 a BP随着全球气候的逐渐转暖,磁化率、黏粒和粉沙含量逐渐增高;全新世中期的10 000~4 500 a BP气候相对比较湿润,植被覆盖度增大,风沙活动减弱,地表沉积物当中粉沙和黏土成分含量显著增大,风化成壤作用增强,地表发育沙质弱古土壤;全新世中期后段的4 500~3 000 a BP期间,气候以比较温和湿润为主,但在4 200~4 000 a BP出现一个气候干旱事件,风沙活动强烈;近3 000 a以来,气候显著干旱化,波动频繁,地表风沙沉积物显著变粗,表现出有5次沙漠扩张。该区生态环境演化、人文历史变迁基本上是自然因素与人为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以自然演化为主,近代人为因素对环境变化起着加强和放大作用。  相似文献   
954.
近40a来若尔盖盆地沙丘时空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野外考察基础上对1966年地形图和1977年、1994年、2001年、2006年遥感影像进行目视解译,并以沙丘面积增加/减少数量、沙丘面积年均增长率、沙丘分布重心等指标来分析1966—2006年间沙丘时空变化。结果显示,沙丘扩张,分布重心向东南偏移。沙丘扩张主要源于沙源扩展,包括河漫滩与江心洲出露面积增加、草地退化沙质土壤出露、湖泊干涸湖底裸露、沼泽疏干。气象数据与人文统计数据分析表明,沙源扩展与近年来气温升高、降水减少、人口增长、牲畜增加有关。沙丘分布重心向东南偏移是因为起沙风主导风向为西风、北风及西北风。  相似文献   
955.
罗安达砂物理力学性质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争宏  廖燕宏  张玉守 《岩土力学》2010,31(Z1):121-126
在罗安达及其周边,浅部广泛分布有红色和黄色两种色调的粉砂层。结合实际工程,采用现场调查、室内试验、现场标贯试验和载荷试验等手段对该种砂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罗安达砂层在自然状态下可直立,具湿陷性和浸水后力学性质明显变差等独特物理力学特性;湿陷性随孔隙比增大,含水率减小,试验压力增大,黏粒和粉粒含量增大而增强,重塑砂土也具有湿陷性;力学性质随含水率的变化可逆,当含水量增加后再减小,其力学性质可明显恢复。  相似文献   
956.
A performance test was conducted in a wind tunnel by changing the principal configuration parameters of a sampler such as the diameter of the container, inlet width and cone heigh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verage sand collection rate is from 80% to 90% when any one of the configuration parameter levels is changed. However, the variation of a parameter level results in different ef-fects on the sand collection rate for each soil sample within a certain size range of sand grai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for various sand grain sized soil sample at each wind speed, the sand collection rate decreases when the diameter of the container changes from 50 mm to 40 mm, the sand collection rate increases by about 2%-3% when the inlet width changes from 10 mm to 8 mm, and the sand collection rate increases by about 3%-4% when cone height is altered from 100 mm to 125 mm. The average sand collection rate is enhanced by 2%-4% for the soil sample of different sized sand grains when the diameter of the container is 50 mm, the inlet width is 8 mm, and cone height is 125 mm.  相似文献   
957.
栅栏绕流减速效应风洞实验模拟   总被引:12,自引:9,他引:3  
为研究阻沙栅栏的空气动力学效应,利用PIV技术对栅栏绕流的速度场进行了风洞实验模拟,并对其减速效应加以分析评价。结果表明,疏透度对栅栏绕流的平均速度场分布影响比较明显,疏透度越小栅栏后的平均水平风速衰减得越快;栅栏绕流的垂直速度分量在栅栏顶部最大,并随疏透度的增大而减小,影响了栅栏周围沙粒的跃移传输及沉积特征;栅栏后的累计减速率可以用高斯峰值函数来拟合,随疏透度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疏透度η=0.2时累计减速率最大,代表了栅栏减速的理论最佳疏透度。  相似文献   
958.
By using GDS dynamic hollow cylinder torsional apparatus, a series of cyclic torsional triaxial tests under complex initial consolidation condition are performed on Nanjing saturated fine sand. The effects of the initial principal stress direction α0, the initial ratio of deviatoric stress η0, the initial average effective principal stress p0 and the initial intermediate principal stress parameter b0 on the threshold shear strain y, of Nanjing saturated fine sand are then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y, increases as η0, P0 and b0 increase respectively, while the other three parameters remain constant. α0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y,, which is reduced when α0 increases from 0° to 45° and increased when α0 increases from 45° to 90°. The effect of α0 on γt plays a leading role and the effect of η0 will weaken when α0 is approximately 45°.  相似文献   
959.
960.
云对于光学遥感影像质量及其反演地表参数精度有着重要影响,且其作为时空多变要素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光学遥感影像的应用。对于具有2 330km的大扫描幅宽MODIS影像而言,现有的元数据标准仅能反映影像的总体云量,而无法反映云的空间分布状况,限制了MODIS数据的局地研究和应用。本文在现有遥感影像元数据标准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元数据项--局地云量,用于反映云在条带影像中的空间分布状况,并实现在MODIS二级云掩膜条带产品(MOD35)中针对特定区域的局地云量信息提取算法。经验证,本算法能较快速和准确地提取省级行政区的局地云量信息,并可根据用户的需求进一步推广到任意指定的多边形区域,为MODIS数据在局地研究和应用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