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53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75篇
地质学   102篇
海洋学   61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8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The paper examines ion (chloride) transport equations in porous media (concrete) integrated over a representative elementary volume, that is to say, averaging over the macroscopic level the phenomena that occur really at the pore scale. There are three basic variables to be used: chloride concentration, moisture and temperature. The diffusion process is examined, in addition to other phenomena such as convection (the motion of dissolved substances caused by flow of water in a pore solution of partially saturated media) or chloride binding (the capacity of free chloride of being chemically bound, particularly with C3A to form Friedel salts). Contrary to other approaches, such effects are not considered by means of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s but by developing the complete set of time‐dependent equations for both the chloride concentration within the pore solution and the moisture content within the pore space. Once the general model is described, the system of equations can be solved numerically by means of a two‐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formulation. The main objective is to reproduce results of experimental tests by means of a priori parameter estimation,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aterials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conditions, thereby superseding the well‐known best fit a posteriori through Fick's second equation. While the introduction of hygrometric conditions and convection phenomena appears to be of high significance, other factors like temperature, surface concentration, chloride binding or equivalent hydration time are analysed too. The proposed model can reproduce bidimensional complex geometries, for example, cracked concrete cover, as well as variable surface condition. An application case is developed through a realistic model of the geometry of a crack. Copyright © 2014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72.
利用坡缕石酸活化废液制备聚合氯化铝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坡缕石粘土生产活性白土的过程中产生的酸化废液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利用此废液,通过加入浓碱在一定条件下聚合制备了聚合氯化铝铁,最佳聚合pH值为4.0,所得产品基本符合GB15892-2003水处理剂国家标准.混凝实验结果显示,在480 mg/L的投药量下聚合氯化铝铁对自配水的浊度去除率最高可达98.3%,且适应的pH值范围较宽,处理效果优于其他常用絮凝剂.  相似文献   
73.
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地质样品中氟氯磷硫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德勋  梁汉文 《岩矿测试》1991,10(3):189-192199
本文研究了离子色谱同时测定地质样品中F~-、Cl~-、PO_4~(3-)、SO_4~(2-)的前处理过程,选择了色谱测定最佳条件。在Na_2CO_3全熔的样品溶液中,加入(NH_4)_2CO_3使Si、Al随大多数金属离子同时沉淀;再用预处理柱除去熔剂引入的大量Na~+及CO_3~(2-)消除其干扰;并在流出液中补加相应试剂与淋洗液相匹配,实现了多种地质样品中F~-、Cl~-、PO_4~(3-)和SO_4~(2-)的测定。方法检出限(3s,μg/ml)分别为F~-0.05、Cl~-0.1、PO_4~(3-)0.3、SO_4~(2-)0.5。测定范围为F~-0.05—3μg/ml,Cl~-0.1—6μg/ml,PO_4~(3-)0.3 —30μg/ml,SO_4~(2-)0.5—30μg/ml。  相似文献   
74.
有机累托石的合成与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济美 《矿物学报》1991,11(1):86-91
累托石是二八面体云母层与蒙脱石层1:1规间民支矿物,兼有云母和蒙脱三 某些特征。本文利用二甲基十八烷基羟乙基季铵盐与累托石进行阳离子交换反应合成有机累托石。并采用物理化学、X射线衍射、差热、热失重和红外吸收光谱等分析方法对它的特性进行了研究。经季铵盐复合处理后,累托放扣蒙脱石层间被有机阳离子覆盖,它的面网间距d001由原来的24.8°/A增至29.5°/A。累托石粘土亲水憎油性转变为憎水亲油性有机粘土后能在有机溶剂中膨胀和分散。它是一种有应用前景的新材料。  相似文献   
75.
以盐湖副产水氯镁石为原料,与一定比例的石灰反应得到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钙的混合沉淀物,该混合物经过滤、洗涤、烘干后在一定温度下煅烧得到符合皮江法炼镁用的合成煅白。实验结果表明,该工艺是可行的,在石灰/氯化镁摩尔比2.05~2.10:1,反应时间1.5,煅烧温度为800℃,煅烧时间为60min时,合成的煅白中钙镁摩尔比: 0.95~1.07:1,煅白的平均水活度达34%,符合硅热法炼镁用中间原料煅白的参数条件。该技术可为利用盐湖氯化镁制备金属镁新工艺开发提供了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76.
报道一种合成Methomyl的两相法。此法能使甲硫基乙醛肟与甲胺基甲酰氯之间的缩合反应在两相界面上进行,从而有效抑制酰氯的水解,并使收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7.
于1991年4月-1992年1月,分别用不同浓度的三苯基氯化锡(TPTC)和三丁基氯化锡(TBTC)培养扁藻和金藻,测定24,48和72h两种藻的净光合速率和生长速率。结果表明,TBTC对两种藻的毒性大于TPTC;TPTC和TBTC在浓度为0.2μg/L时,对两种蕉的光合作用有轻微影响;浓度大干0.4μ/L,两种藻的光合作用不同程度地受到抑制。扁藻对有机锡的耐受力大于金藻:扁藻用两种锡处理后,第一天受害最严重,第二天和第三天光合速率开始恢复;金藻经TPTC处理后随时间加长光合速率稍有恢复,而经TBTC处理后则未出现恢复现象。  相似文献   
78.
镉对褐菖鲉金属结合蛋白的诱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属结合蛋白是一类富含半胱氨酸、不含芳香族氨基酸和组氨酸的低分子量蛋白质。在紫外254nm处具强的吸收。用不同剂量的氯化镉诱导褐菖,通过凝胶过滤从褐菖肝脏提取金属结合蛋白,并测定其结合的稿以及硫醇含量与紫外254nm处的吸收值。结果表明,镉能诱导褐菖金属结合蛋白的合成。  相似文献   
79.
用钾离子选择电极和银—氯化银电极构成的无液界电池测量了KCl+KHCO_3混合水溶液中KCl的平均活度系数,发现其活度系数的对数与混合溶液中KHCO_3的浓度m_2服从哈奈特关系式。用最小二乘法计算机处理求得了各离子强度条件下相应的哈奈特系数。还用适用于混合电解质溶液的皮茨公式计算了该体系电解质的平均活度系数和溶液的超额自由能,计算出活度系数与实验值之间的平均标准偏差为±0.006。溶液的超额自由能随溶液组成变化表明,对于有相同阳离子(K~+)的该混合溶液中离子间短程作用力主要受Cl~-作用的影响。用累代逼近法用微机计算,求得了KHCO_3~0的化学计量缔合常数经验公式及其热力学缔合常数。  相似文献   
80.
三丁基锡对牡蛎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肖湘  韩雅莉  李兴暖  黄长江 《台湾海峡》2002,21(4):439-443,T001
本文从牡蛎中提纯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分析了氯化三丁基锡(TBTC1)对体外牡蛎SOD部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TBTC1含量的增加及作用时间的延长,SOD的活力逐渐降低。当TBTC1(Sn含量为600μg/cm^3)作用SOD 24h时酶活力保留50%,到36h时酶活力完全丧失;TBTC1能使牡蛎SOD的耐热、耐酸碱能力降低;PAGE显示,随着TBTC1含量的增加,SOD同工酶谱带逐渐消失;Cu^2 能使失活的SOD恢复部分酶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