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96篇
  免费   1374篇
  国内免费   2097篇
测绘学   156篇
大气科学   532篇
地球物理   2738篇
地质学   3939篇
海洋学   1034篇
天文学   38篇
综合类   353篇
自然地理   577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179篇
  2021年   200篇
  2020年   256篇
  2019年   341篇
  2018年   280篇
  2017年   268篇
  2016年   339篇
  2015年   355篇
  2014年   394篇
  2013年   464篇
  2012年   372篇
  2011年   424篇
  2010年   357篇
  2009年   455篇
  2008年   428篇
  2007年   462篇
  2006年   462篇
  2005年   358篇
  2004年   373篇
  2003年   296篇
  2002年   273篇
  2001年   195篇
  2000年   240篇
  1999年   208篇
  1998年   184篇
  1997年   176篇
  1996年   170篇
  1995年   131篇
  1994年   136篇
  1993年   99篇
  1992年   100篇
  1991年   67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0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山西临汾盆地黄土剖面重金属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山西临汾盆地2条黄土剖面重金属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Pb、Cu和Zn的垂向变化特征非常相似,而As、Cd和Hg在剖面中的分布特征与前三者不同。各重金属元素在黄土剖面中的变化特征首先均受到黄土源区物质成分的控制,其次不同程度地受到古气候变化的影响。依据Pb、Cu、Zn与各古气候替代性指标(例如磁化率,w(SiO2)/w(Al2O3)等)均呈显著相关,As、Cd和Hg与古气候替代性指标的相关性较差,推断剖面中Cu、Pb、Zn的分布特征受古气候变化的影响,其原因可能主要是这3个金属元素易以类质同象形式赋存在磁性矿物中;而As、Cd和Hg在剖面中的分布特征与古气候无关。但各重金属元素与源区指示元素的相关性表明其在剖面中的分布特征均受黄土源区物质成分的影响和控制。  相似文献   
82.
赵明统  王华  付冬梅 《云南地质》2008,27(2):149-155
大岭子金矿V1矿体赋存于中元古界高黎贡山群变质岩中,受韧性剪切带控制,矿石类型以氧化矿石为主。提出选矿依据。  相似文献   
83.
西南某坝区中缓倾角结构面具有分别倾向上游和下游的空间分布规律。根据结构面接触情况,首先将结构面分为刚性结构面和软弱结构面两大类。其中,刚性结构面属于裂隙型;软弱结构面根据其物质组成和结构特征,可以细分为岩块岩屑型、岩屑夹泥型、泥夹岩屑型3个亚类。断层类结构面具有垂直于断层走向,由高高程到低高程,由泥夹岩屑型岩屑夹泥型岩屑砾型裂隙型逐渐过渡的发育规律。最后在分析抗剪试验资料和分类及发育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抗剪强度指标的建议值。  相似文献   
84.
采用简易、快速、经济的洞壁应力恢复法对某工程边坡勘探平硐洞壁应力场作了系统测试, 并采用FLAC2D软件对测试成果作了斜坡初始应力的反演分析。结果表明, 斜坡应力场随深度变化具有明显分带性, 应力量值随硐深曲线具有典型的驼峰式特征, 与理论分析结果相符, 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应用于斜坡应力场的系统测试和研究。成果对认识斜坡岩体的变形破裂及卸荷特征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5.
The energy balance of a solid subject to fracture has been explored using heat and mass transfer equations with regard to the volumetric and superficial components. In the suggested model, brittle fracture of a cracked solid considered as a heterogeneous two-phase medium is described by an equation analogous to the Griffith’s criterion for propagation of a single crack. The derived equation is used, together with estimates of relative change in specific interface area, to study the respective change of free strain energy and pressure in rocks associated with failure.  相似文献   
86.
全站仪断面测量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野外断面测量的角度出发,主要讨论全站仪在断面测量中的野外观测方法、数据处理思路以及相应的软件研制.  相似文献   
87.
大别山黄石-六安反射地震剖面新的地质解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大别山黄石至六安反射地震剖面上有很多近水平的反射体,表明大别山中心部位的中、下地壳内也有近水平的分层性。反映有流变性和动力学方面的差异,与大型薄皮构造理论对岩石圈性质的认识一致,因而在其运动过程中应服从薄皮构造的运动规律。结合以往对大别山区划分的岩石一构造组合,在前人对此反射地震剖面所作的地质解释的基础上,对反射地震剖面作了较为详细的地质解释,并建立了大别山造山带在此剖面上的两维几何结构。剖面南部为造山过程中形成的背斜构造。地表15km深度内为由碰撞混杂岩组成的扬子与中一朝大陆之间的主滑脱带。剖面中部为造山期后的侵入体。剖面北部为主滑脱带的根带(通常认为的缝合带),根带被中生代形成的晓天磨子潭断裂带切割。剖面最北端为变质复理石中略晚于主滑脱带的反向冲断带。推溺l下地壳的断开距离在扬子大陆俯冲时(三叠纪前)规模较大,然后逐渐缩小,直至保留到今天的规模。  相似文献   
88.
西藏札达盆地控盆断裂有限元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札达盆地是喜马拉雅构造带中的一个山间断陷盆地,其演化过程与盆地两侧的控盆构造密切相关。对控盆断裂的构造应力场进行模拟计算,将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本区构造控盆的认识。因此,在对盆地构造地质进行详细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本区的深部地质与地球物理资料,对札达盆地控盆断裂的构造应力场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札达盆地的演化明显受盆地两侧边界断裂的控制,札达盆地是在整体南北向挤压应力的作用下,不同块体差异隆升作用的结果。其南侧的控盆断裂为北倾的正断层,北侧的控盆断裂为南倾的逆断层,二者共同形成了南降北升的翘板式断陷盆地运动过程,是喜马拉雅地块在陆内汇聚挤压构造环境中构造应力场调整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89.
以青藏高原锡铁山—格尔木—亚东剖面作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深度土层的温度。结果表明,除北部柴达木地块地温高出其它地块外,该剖面总体上呈现出青藏高原各地块地温状况南高北低的现象:以拉萨—冈底斯地块的地温为最高,其次为喜马拉雅地块,北部的羌塘地块、可可西里-巴颜喀拉地块、昆仑地块的地温依次降低。测量结果较好地对应于各地块及断裂带的划分,断裂带温度明显高出相邻低温地块温度,并且以狮泉河—雅鲁藏布江断裂带为最高。该试验方法较好地反映了青藏高原热活动状况,为青藏高原热动力学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0.
the single ignimbrite cooling unit E (average thickness, 28 m; volume, ca. 30 km3) forms the uppermost member of the Miocene Upper Mogán Formation on Gran Canaria. It is strongly chemically zoned from basal, first-erupted comendite (peralkaline rhyolite) to late-erupted trachyte, and, apart from an upper trachytic zone, it is densely welded. E was emplaced onto a surface inclined ca. 2–5° from the source caldera. Detailed mapping of key sections, up to 300 m long, exposed in barranco walls, ca. 10 km from the caldera margin, reveals structures that are interpreted to have been produced by rheomorphic deformation of the ignimbrite along shear zones. The shear zones formed within the lower-viscosity comenditic tuff. Extensional structures include mega-boudinage and decapitated sequences and compression resulted in sequence repitition by overthrusting. Mechanisms traditionally thought to be important during rheomorphic deformation of welded tuffs (compaction, lateral creep, folding, vertical density-driven diapirism) cannot account for these features, which reflect lateral (post-compactional) rheomorphic movement locally in excess of 800 m. We suggest the following sequence of events: emplacement of the several flow units; compaction, with little lateral movement; rheomorphic deformation. During and after compaction, layers of secondary porosity developed within the comenditic tuff, possibly where upward escape of gas was prevented by overlying, relatively impermeable layers of densely compacted ignimbrite. These structurally weak layers of high porosity subsequently acted as shear zon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