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7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103篇
测绘学   197篇
大气科学   299篇
地球物理   132篇
地质学   339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67篇
自然地理   44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郑州城市空间扩展特征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遥感与GIS为技术支撑,对郑州市1976-2004年城市建成区面积进行了动态监测,并对郑州28 a来城市空间扩展特征和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郑州市建成区从1976-2004年面积增加了5.81倍,平均每年扩展10.75 km^2。其扩展占用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耕地,其次为农村居民点和其他建设用地,还有一些林地、水库和沼泽地。社会经济因素是建成区扩展的内在推动力,经济发展、政策和规划等是建成区扩展的主要驱动力。通过郑州建成区遥感监测,了解城市空间扩展规律,对正确处理城市扩展与占用土地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2.
北京精细下垫面信息引入对暴雨模拟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首先根据2000年环北京实际的精细下垫面布局资料(500m分辨率),按美国USGS陆面资料分类标准(25类)对其提供的全球30 s经纬分辨率(≈1 km)下垫面分类资料进行了更新设计.进而针对一个北京夏季暴雨过程,利用10:3.3km双向双重嵌套的MM5V3.6-Noah LSM陆气耦合模式进行24h数值对比试验,研究了北京精细下垫面信息引入对暴雨的影响.分析表明:新设计的陆面资料更真实地反映了环北京区域的下垫面结构,尤其针对北京城区面积迅增特征;同时还修正了原资料将亚洲中纬度区域落叶阔叶林下垫面类型归属为热带(或亚热带)稀疏大草原类型的问题.其在数值天气模式中的引入会对短期暴雨过程的发生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对此次暴雨主要降水中心的模拟,12h差值分布范围远达30km以上,中心值相对差异可达30%.研究发现在城市下垫面和大气相互间存在一个重要的相互影响机制,即由于城区面积的扩大会导致自然植被减少,进而会减少地表蒸发及相应局地大气水分供应、加深边界层高度并增强大气水汽混合,这不利于降水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73.
人为热源对城市边界层结构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南京大学多尺度模式系统在不同区域进行了多种人为热源引入方案的研究,结果表明:考虑时空变化的人为热源按比例分别引入到地表能量平衡方程和大气热量守恒方程是将人为热源引入模式的最优方案.人为热通量密度变化的敏感性试验结果发现:人为热源的存在对城市热岛的生成有重要作用.计算结果表明,南京现有的人为热源排放量对该地区的城市热岛贡献率约为296%,若人为热通量密度在现有量值的基础上增大1倍,则其热岛贡献率可达429%;此外,人为热的排放对清晨城市边界层逆温结构有一定程度的破坏作用,能明显升高夜间近地层气温达05~10℃,并能使白天湍流活动的影响范围增大,混合层高度抬高,使夜间城市热岛环流的影响范围扩大.  相似文献   
74.
云南城市经济影响区空间组织演变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启焰  陈浩 《地理学报》2007,62(12):1244-1252
对1990-2004 年云南省城镇发展差异进行分析,发现自20 世纪90 年代以来云南省城市综合实力总体呈差异扩大的趋势,表现出小城市发展缓慢且分化不明显,少数高位城市极化,在空间呈现明显的核心-边缘倾向等特征。其后,进一步展示云南省城市经济影响区空 间演化的阶段性规律:① 20 世纪90 年代以前云南省城市经济影响区被特殊的地理环境分割 成破碎且难以整合的小型离散化的格局;② 自20 世纪90 年代以来,随着地区工业化和城市 化加速进行,交通通讯网络的发育和辐射,中小城市得以发育,伴随于城市经济影响区空间 扩张与收缩,云南省城市经济影响区逐渐从单层离散分布演变为三层嵌套结构,并不断朝更高级的结构形态演进,即云南省城市经济影响区空间呈现显著的、由小规模离散分布阶段、过渡转型阶段到嵌套复合阶段的时空演化序列。最后,针对这种时空演化序列,笔者解析出云南省城市经济影响区在不同时空条件组合下的三种空间扩展类型:单向拓展类型、多向拓展类型和邻接扩展类型。  相似文献   
75.
不同指标下的穗港城市走廊潜在通达性及其空间格局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徐旭  曹小曙  闫小培 《地理研究》2007,26(1):179-186
本文以最短时间距离以及加权平均出行时间两种指标,其中后者以未来人口数为其加权因子,在对广州至香港之间廊道状区域的陆路交通网络现状通达性数据进行计算的基础上,对其潜在通达性及其空间格局进行预测分析。由此得出,穗港走廊内部的陆路网络潜在通达性呈现出同心环状态分布的空间格局,其潜在通达性水平以环心为最优,逐渐往外层递减;两种指标换算成通达性系数进行对比,发现利用未来人口数作为加权因子之后,走廊南部在整个网络的通达性地位得到了提升,但走廊北部的通达性地位却受到了削弱;穗港走廊潜在通达性空间格局比现状更加收敛,整体通达性水平得到提升,初始通达性水平越低的地方,提升的幅度越大。  相似文献   
76.
77.
Five years after the cessation of housing construction in a small urban catchment in Armidale, New South Wales, the stability of the channel bed and banks was investigated with the use of erosion pins. After eighteen months of monitoring, the rate of channel bank erosion was found to be 3.6 times greater than that of a nearby rural channel and the rate of knickpoint retreat was 2.4 times greater. There was, however, no evidence to suggest that the urban channel was inherently unstable, but that the increased rate of erosion was the product of changed runoff conditions associated with urban development. Both channels are considered to be in a state of equilibrium.  相似文献   
78.
The nature and rates of fluvial and slope processes change over time and space as urbanized areas replace forested land in Singapore. Storm-based and time-based data, from undisturbed rainforests, heavily disturbed construction sites, urban grass-covered slopes and an experimental plot, are collected to observe the impact of rainwater on the soil moisture conditions, surface microtopography, runoff generation, sediment movement, and ground lowering in the three different categories of land use. The undisturbed forested environment is characterized by high throughfall (58% of total rainfall) and frequent negative soil moisture suctions. The slow and unconcentrated overland flow during heavy storms is restricted by the forest floor microtopography. No rills develop. Ground lowering is recorded as 3·2–3·4 mm a?1. But sediment movement is episodic and 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s in overland flow are 172–222 mg l?1. During urban construction, gully development is rapid on the bare slopes, runoff generation, voluminous, and sediment-laden discharges (5200–75498 mg l?1) lead to sediment plumes at channel mouths. Ground lowering rates are measured at 132·4 mm a?1. Once grass-covered, runoff carries less suspended sediment (800 mg l?1) and ground lowering rates are reduced, but depend on the condition of the cover, ranging from 0·2 to 8·2 mm a?1. As urban development continues, environments are altered both in time as well as spatially.  相似文献   
79.
城市投资环境的评价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苏亚芳 《地理研究》1994,13(3):14-24
本文在对投资单元的量化,评价指标的选择及量化进行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了专家得分和模糊评价二种投资评价模型,并以宁波市为例进行了应用.  相似文献   
80.
近年来我国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领域的新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阎小培 《地理学报》1994,49(6):533-542
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的新进展作了综述,尤其注重新领域的进展和主要观点的概括。本文涉及的主要领域包括:(1)城市化研究;(2)城市发展方针的研究;(3)城市体系研究;(4)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研究。最后,在研究展望中作者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应开展城市土地和住房以及国际大都市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