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7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50篇
测绘学   25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228篇
地质学   173篇
海洋学   37篇
天文学   47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当层状介质中存在低速层的时候,实际提取到的Rayleigh波频散曲线往往会发生“之”字形回折.已有研究表明,“之”字形回折与各模式的激发能量有关.特别的,“之”字形回折的“起跳点”(发生“之”字形回折的点)与介质参数有一定关系,因此在应用中它反映了介质的一些特征.但是,这一关系是怎样的还没有人进行详细研究.本文计算了三...  相似文献   
112.
根据等距曲线的成形原理和几何特性,讨论了在有条件下的不等边基四边形等距曲线设计以及基四边形边长和形状的变化对等距曲线的影响,阐述了等距曲线的图形设计原则、轮廓曲线作图方法并加以证明,从而确定了不等边基四边形的设计作图范围和应用特性,扩展了机械传动机构型面联接中的等距曲线设计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3.
Preferential flow in soils deserves attention due to its potential role in accelerating the movement of contaminants to groundwater.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movement of Cd, Cu, and Pb through preferential flow paths under different applied rainfall intensities. Artificial acid rain (pH of 4.1) containing CdCl2, CuCl2, and Pb(NO3)2 was applied to undisturbed soil and repacked sand columns at low and high intensities, and leachate metals and chloride concentrations were measured. Cd was found in the leachate at both low and high rates in all columns, while the increase in Cu concentrations in the leachate was detected only at the high rate of the undisturbed columns. Pb was retained in both columns. For undisturbed columns, the breakthrough curves of Cd and Cu were similar to those of Cl, showing early initial breakthrough by preferential flow and dependency on rainfall intensities. The Cd concentrations were detected in the leachate from repacked columns for high rate rainfall, implying that even homogeneous soil may not be perfectly able to retain metals and the initially wet condition is more harmful for subsurface contaminant transport. In conclusion, the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despite its highly sorptive nature, the transport of some metals may be as fast as that of a tracer under preferential flow conditions, and the rainfall intensity is a significant factor for the degree of transport.  相似文献   
114.
某滑坡土体土-水特征曲线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世梅  刘德富  谈云志  李孝平 《岩土力学》2008,29(10):2651-2654
利用能够控制基质吸力的4联式非饱和土直剪仪,对清江流域古树包滑坡滑带土体进行了不同固结应力条件下土-水特征试验,得出了土-水特征曲线并进行了函数拟合。结合土-水特征曲线拟合函数,经过数学推导确定了函数中各个参数的物理意义,建立了能够同时反映固结应力、基质吸力和含水率之间关系的函数表达式,弥补了其他方法不能考虑固结应力的缺陷,对补充和发展土-水特征曲线试验和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5.
Seismic fragility curves for greek bridges: methodology and case studies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This study focusses on the estimation of seismic fragility curves for all common bridge types found in modern greek motorways. At first a classification scheme is developed in order to classify the existing bridges into a sufficient number of classes. A total of 11 representative bridge classes resulted, based on the type of piers, deck, and pier-to-deck connection. Then an analytical methodology for deriving fragility curves is proposed and applied to the representative bridge models. This procedure is based on pushover analysis of the entire bridge and definition of damage states in terms of parameters of the bridge pushover curves. The procedure differentiates the way of defining damage according to the seismic energy dissipation mechanism in each bridge, i.e. bridges with yielding piers of the column type and bridges with bearings (with or without seismic links) and non-yielding piers of the wall type. The activation of the abutment-backfill system due to closure of the gap between the deck and the abutments is also taken into account. The derived fragility curves are subjected to a first calibration against empirical curves based on damage data from the US and Japan.  相似文献   
116.
大型海底、海岸和沙漠沙丘的形态和迁移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抒 《地学前缘》2009,16(6):13-22
海底、海岸和沙漠沙丘的迁移与其波高、波长等形态参数有关。对一些代表性大型沙丘的分析表明,海底、海岸和沙漠沙丘的形态特征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相同波长条件下,海底沙丘波高最小,海岸沙丘波高次之,沙漠沙丘波高最大。其原因主要是流体厚度的差异,其次是物质供给条件的不同:浅海地区的水深限制了沙丘向上生长,而陆地气流厚度较大,给沙丘的向上生长提供了较大的空间;沙漠环境的沉积物供给远大于海岸环境,因而导致沙丘高度的差异。沙丘形态参数经常偏离统计的波长 波高曲线,数值实验结果显示,这与推移质输运率有关。推移质输运率的沿程变化可以使形态参数系统性地偏离波长 波高曲线;推移质输运率的沿程突变可使沙丘迁移受阻,造成沉积物的垂向堆积,形成超高的沙丘。由于大型沙丘的迁移特征受控于推移质输运率和沙丘高度,因此可以通过波高设计来计算迁移距离 历时曲线,进而控制沙丘迁移动态。文中给出了一个获取迁移距离 历时曲线的算例。设计波高可通过人工篱笆、隔挡墙、沟渠、表面护层等措施而实现。  相似文献   
117.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分辨率小波高频特征系数的高光谱遥感影像亚像素目标识别方法。首先利用多尺度小波变换将光谱信号分解为不同尺度的高频特征信号,然后借助接收操作特性曲线(ROC)和马氏距离投影寻踪求取一维最佳识别特征,最后通过高斯最大似然决策函数求解亚像素目标的存在概率。通过38种小波函数的高光谱数据实验证明,该方法对亚像素目标的识别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8.
FWG2递减开发模型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冯文光 《矿物岩石》2000,20(4):51-54
本文提出了FWG2递减开发模型,提出了开发速度,采出程度等开发指标的数学关系式,分析了参数对FWG2递减开发模型的影响,提出了开发初期FWG2递减开发模型的确定方法,便于开发初期决策,制作了FWG2递减开发模型的logVd-logRp图版,logVD~log(at)图版,logRp-log(at)图版,提出了开发中晚期FWG2递减开发模型的判断方法,三点抛物线法和三种图牌区配的拟合方法,为开发中晚期预测奠定了基础,FWG2递减开发模型是一种高精度直线递减模型。  相似文献   
119.
用直接反应法制备了C/CuCl2 从 6 .3- 88.2的五种不同的CuCl2 -石墨层间化合物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指出它们分别为一阶、一二混阶、二阶和高阶 (大于二阶 )石墨层间化合物 ,Ic(°A)分别为 9.4 6、9.4 6 /11.6 3、12 .0 99、15.74、18.394 °A。通过循环伏安法对一阶、一二混阶层间化合物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 ,并测试了作为锂电池阴极材料的电池充放电循环性能  相似文献   
120.
河台金矿田是广东省内规模最大的金矿,由于金矿床都产于糜棱岩带中,因而被认为是典型的与剪切带有关的金矿。然而,对于Au矿化与剪切带变形条件之间的关系目前仍不十分清楚。高村和云西是河台金矿田两个代表性的金矿床,分别受ML11和ML9两条剪切带的控制。本文在对两条剪切带中的含矿和无矿糜棱岩的变形特征进行野外调查和室内岩(矿)相学观察的基础上,分别开展岩石磁学和磁化率各向异性(AMS)特征研究。糜棱岩x- T曲线显示了磁黄铁矿的居里温度,结合磁滞回线、等温剩磁(IRM)以及矿相学特征,表明河台金矿田糜棱岩几乎不含磁铁矿,载磁矿物主要为黑云母和磁黄铁矿,但是磁黄铁矿的贡献要远大于黑云母。两条糜棱岩带中不含矿糜棱岩的平均磁化率Km<500×10-6 (SI)、磁化率各向异性度Pj、椭球体形状参数T、磁面理F和磁线理L没有明显差别。并且形成两条剪切带的主应力方向也近于一致,最大主应力方向σ1(K3)为近水平NNW- SSE向,最小主应力σ3(K1)为NEE- SWW向,倾伏角较缓。运动学涡度Wk值也近似,在0. 12~0. 65之间,小于0. 71。上述特征暗示两条含金剪切带都是在印支期NNW- SSE向近水平的强烈挤压作用下形成的,其中发育的糜棱岩为S型和SL型构造岩,具有强烈压扁的特征,并且在剪切变形过程中纯剪切作用所占的比重要明显大于简单剪切。然而,两条剪切带中含矿糜棱岩与无矿糜棱岩的AMS特征有明显的区别。含矿糜棱岩的K1近于直立,且Km>500×10-6 (SI)和Pj值都明显大于无矿糜棱岩。因此,糜棱岩的变形强度与含矿性具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而在燕山期叠加的脆韧性变形使得最大磁化率主轴(即最小主应力轴)变陡,更有利于热液的运移和最终成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