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72篇
  免费   2946篇
  国内免费   2896篇
测绘学   997篇
大气科学   1384篇
地球物理   4315篇
地质学   6952篇
海洋学   2059篇
天文学   2130篇
综合类   852篇
自然地理   2825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84篇
  2022年   459篇
  2021年   509篇
  2020年   576篇
  2019年   629篇
  2018年   576篇
  2017年   601篇
  2016年   635篇
  2015年   691篇
  2014年   793篇
  2013年   793篇
  2012年   901篇
  2011年   933篇
  2010年   746篇
  2009年   1062篇
  2008年   1010篇
  2007年   1082篇
  2006年   1058篇
  2005年   902篇
  2004年   918篇
  2003年   891篇
  2002年   710篇
  2001年   674篇
  2000年   659篇
  1999年   566篇
  1998年   611篇
  1997年   365篇
  1996年   327篇
  1995年   316篇
  1994年   279篇
  1993年   240篇
  1992年   201篇
  1991年   133篇
  1990年   85篇
  1989年   86篇
  1988年   61篇
  1987年   70篇
  1986年   40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5篇
  1954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内蒙古阴山地区特异区域重磁场与深部构造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内蒙古阴山山系及邻近地区的布格重力异常分布特征,发现阴山、大青山山地和呼包盆地地区的布格重力异常分布与地形高程呈“同步型”的特异变化特征.而该地区航磁异常分布呈现为阴山山区是大面积负磁异常区,呼包盆地为强正磁异常区的特异磁异常分布特征.通过对地震、大地电磁数据、特别是重力数据资料的处理分析,给出阴山山系和呼包盆地地区的地壳结构,均表明地壳底界面都没有明显的下凹与上凸,且盆地北缘为两大块体的接触带.这些特征可能表征着阴山山系和呼包盆地重磁异常呈特异变化的一些原因.  相似文献   
992.
庞西垌银(金)矿床是粤西北地区构造蚀变岩型银(金)矿床的典型代表之一.矿床产出受前寒武系及下古生界混合片麻岩与燕山晚期花岗岩之间的接触带断裂构造控制,矿体严格产于断裂带内部,呈脉状、透镜状.研究表明,控矿断裂的形态、产状变化对矿体空间定位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多组控矿断裂的交叉复合是矿体加大变厚的直接原因.矿体产出与断裂构造内部特定的断裂构造岩、蚀变岩及其分带有关.  相似文献   
993.
中国南方发现大型文石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国南方大量石笋剖面研究表明,石笋矿物组成有方解石、文石、方解石-文石三种类型。石笋沉积纹(微)层结构构造特征大同小异,但是文石石笋的放射状纹(微)层构造更显著。文石石笋沉积生长的气候环境是滴水多而稳定,水温低、气温略高的冷、湿的洞穴气候条件。文石转变为方解石常保留文石的针状、柱状晶形,并存在于石笋沉积生长的始终。文石结构构造转化在常温或低温、常压或低压下自调整作用的成晶成岩环境进行,其强度取决于所在洞穴气候环境、滴水在石笋的渗流和石笋的含水度。转化作用不影响同位素分馏,石笋同时全面记录古气候环境信息。研究文石石笋对重建古气候环境、成岩成矿作用都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94.
姜红霞  吴亚生 《地质论评》2007,53(3):323-328,I0002
江西修水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地层有一段特殊构造的地层,下部为灰色部分和红色部分组成的斑状构造,上部为灰色部分和黄色部分组成的树枝状构造。这种树枝状构造的岩石与前人报道自重庆老龙洞剖面的微生物岩非常相似。岩石薄片观察表明,树枝状构造的暗色部分为残留的灰泥岩;浅色部分为灰岩经过重结晶、白云石化去白云石化作用改造而成。在暗色的残留灰岩里有保存很好的丰富的球状微生物化石。研究认为,岩石中暗色部分和浅色部分的原始组分是同时沉积的;是成岩作用控制了浅色部分的形成。这一成果应当对认识老龙洞剖面树枝状微生物岩的成因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95.
A crustal seismic velocity model for the UK, Ireland and surrounding sea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 regional model of the 3-D variation in seismic P -wave velocity structure in the crust of NW Europe has been compiled from wide-angle reflection/refraction profiles. Along each 2-D profile a velocity–depth function has been digitised at 5 km intervals. These 1-D velocity functions were mapped into three dimensions using ordinary kriging with weights determined to minimis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digitised and interpolated values. An analysis of variograms of the digitised data suggested a radial isotropic weighting scheme was most appropriate. Horizontal dimensions of the model cells are optimised at 40 × 40 km and the vertical dimension at 1 km. The resulting model provides a higher resolution image of the 3-D variation in seismic velocity structure of the UK, Ireland and surrounding areas than existing model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odel through kriging allows the uncertainty in the velocity structure to be assessed. This uncertainty indicates the high density of data required to confidently interpolate the crustal velocity structure, and shows that for this region the velocity is poorly constrained for large areas away from the input data.  相似文献   
996.
997.
新时期农村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在农村长期的工作实践和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考察,依据当前国内外发展对农村产业经济发展的要求,分析研究我国和河南省农村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和动态变化,提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原则及目标,据此,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种植业结构调整3个层次,研究提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和方向,为有关部门决策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8.
铝的水解反应及其水解聚合铝形态的研究,特别是具有Keggin结构的Al13聚合形态一直是地球化学、环境科学、形态分析以及生物毒理学等众多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综述了近20年来Al13的分析方法、形成和转化机制、影响因素以及动力学方面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999.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研究前景展望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研究旨在从典型区域角度揭示土地利用变化背后的真正动因及其作用机理,进而动态模拟、预测区域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土地利用系统的自组织性及其内驱动因子作用的复杂性,决定了其研究必须与某一特定区域相联系,以便确定合适的可定量指标来体现外生驱动因子的驱动效果。系统地识别土地利用系统在不同控制状态下的驱动因子及其多种时空尺度效应,建立具有综合模拟的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动态模型,能减少土地利用系统通常受临界值域和突变所左右的局面。区域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子识别、区域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分析、区域土地利用变化驱动过程模拟等的研究现状表明,为更好地理解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机制和原因,测度现有及未来土地利用变化的速率、过程和地点,支持政府相关决策的制定与实施,促使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区域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应优先考虑以下研究领域:①驱动力因子识别及其作用效应的尺度依赖性;②驱动力因子的贡献量化及其在具体区域的非均一分布;③驱动力因子作用过程的自然反馈机制模型化。 [HT5H]关〓键〓词:[HT5K]  相似文献   
1000.
阿尔泰南缘东段变形岩石磁组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磁组构是指岩石磁化率的各向异性,磁组构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构造变形分析。阿尔泰南缘东段地区岩石磁组构特征是磁各向异性度P值大,反映本区总体韧性剪切变形强烈。萨尔布拉克—科克萨依脆性劈理化带和玛因鄂博韧性剪压构造带的E>0占优势,磁面理发育,部分样品磁线理发育,反映变形以压扁变形为主,主压应力方向为NE(NEE)向,伴随弱的左行剪切;达拉维孜—阿热勒托别韧性流变构造带和锡泊渡—富蕴深层次变晶糜棱岩带E>0和E<0均存在,磁面理和磁线理均发育,反映以剪切变形为主;其中达拉维孜—阿热勒托别构造带主压应力方向为NE(NEE)向,为左行剪切,而锡泊渡—富蕴构造带主压应力方向为SN向,为右行剪切。在达拉维孜—阿热勒托别构造带中的哈腊苏铜矿和卡拉先格尔—老山口一带一些叠加蚀变矿化的强变形岩石的P值明显减小,说明在韧性变形之后发生过矿化热液作用导致磁化率各向异性发生了均一化。结合区域构造分析,可以认为萨尔布拉克—科克萨依构造带、达拉维孜—阿热勒托别构造带和玛因鄂博构造带构成一个完整的板块碰撞聚合带,而锡泊渡—富蕴构造带可能为在古生代期间被强烈改造的具有前震旦纪结晶基底的微大陆的残留(或断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