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5篇
测绘学   97篇
大气科学   30篇
地球物理   40篇
地质学   64篇
海洋学   21篇
天文学   22篇
综合类   49篇
自然地理   11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4 毫秒
31.
地震预报问题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地震预报这个世界性科学难题一直困扰着广大地震工作者。围绕着要不要进行地震预报研究,地震能否预报这个问题,世界各国的科学工作者、政府官员、社会公众等争执不断,乐观论与悲观论并存。该文综合介绍了近期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国部分学者对这个问题的不同看法及当前地震预报研究的某些动态进展。  相似文献   
32.
旅游管理专业是1998年新设置的高校本科专业,受学科专业特点和旅游职业需求的影响,其课程知识与传统的学科专业相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为此,其课程知识的构建,需要深入认识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知识的特点,建立起"科学-人本观"的构建价值取向,并充分唤醒教学参与者的主体意识,发挥课堂对课程知识的构建作用.  相似文献   
33.
车辆路径问题:从时间地理学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车辆路径问题具有典型的时空分布特征,受到众多时空约束条件的制约。在车辆路径规划中,综合考虑时间和空间因素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从时间地理学这一全新的视角来研究车辆路径问题,提出一套完整的时间地理学分析框架,阐述了时间地理学的基本概念,提出了车辆路径问题中的时空约束、时空路径、时空棱柱、时空可达性、时空距离等概念,并给出了图示或定量化的度量方法。论文提出的时空距离度量方法综合考虑了顾客在空间位置和时间窗口2个方面的特征,可更科学地判定顾客之间的"邻近性"。论文通过设计一种求解大规模软时间窗车辆路径问题的算法,证明了时空距离的价值,并展望了时间地理学在求解动态车辆路径规划问题、移动设施路径规划问题等方面的应用。本文的贡献在于,通过时间地理学所提供的一系列概念和方法,实现了在统一的框架下同时考虑车辆路径问题(VRP)的时间和空间特征的构想,挖掘了传统时间地理学理论在车辆路径领域中的应用潜力,这将有利于更快或者更好地求解VRP问题。  相似文献   
34.
本文是世界各国日像仪的天线阵性能汇集,包括日、俄、法、中、美等专用日像仪及美国、印度、巴西等兼作日像仪的天线阵,列出了几个典型天线阵列排列及接收系统。附录中列出了等口径及不等口径天线阵列的灵敏度及动态范围计算公式,同时列出了视场、角分辨率等公式。便于读者自行分析,计算,比较各天线阵列性能。  相似文献   
35.
Parama Roy 《Geoforum》2010,41(2):337-348
Arguments regarding citizen involvement and empowerment within neoliberal urban politics are ample in geographic literature. Existing discussions often define and evaluate empowerment as either some social, political, or economic end-product of a specific event. Such singular conceptualization is problematic. First, different kinds of soci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hanges can simultaneously empower/disempower communities in contradictory ways. In addition, the view of empowerment as an end-product of a present event obscures a more nuanced understanding of empowerment as an ongoing process of state-civil society relation-building. An in-depth assessment of such a process is only possible with reference to the past and the potential future occurrences. Elwood’s (2002) multi-dimensional conceptualization of empowerment recognizes the limitations of a singular definition of empowerment. However, it falls short of operationalizing empowerment as a temporal process with a historically and geographically contingent past, dynamic present, and future in the making. Therefore, in this paper I expand on Elwood’s framework to show how a process-based view as opposed to a narrow end-product-based or event-based one can provid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state-civil society interaction and community empower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City of Milwaukee, the residents of a predominantly black inner-city neighborhood, the Walnut Way, and their community organization, the Walnut Way Conservation Corp. within a land-use dispute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a park space into a housing project. Using data collected through semi-structured in-depth interviews, archival research, and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this paper emphasizes that despite methodological limitations of collecting long-term data, community empowerment can and should be studied as a process with reference to the past, present, and potential future state-civil society interactions.  相似文献   
36.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是煤炭、石油、天然气、砂岩型铀矿等有机矿产共存的代表性地区之一,煤系烃源岩作为原始物质,在多种能源矿产成藏(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从煤系层序地层格架及沉积体系分析入手,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侏罗纪煤系烃源岩的种类、岩性、聚积环境、发育程度、时空分布等。结果表明,煤系烃源岩随时间在纵向上的变化与盆地的演化阶段相一致,盆地相对稳定期,烃源岩发育程度最好,初始和退覆充填期次之;空间上总体分布为由北向南,自西向东,层数增多,厚度增大。该区广泛发育的煤系烃源岩为多种能源矿产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其时空分布对多种能源共存成藏格局具有初始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37.
崔成  赵璐  任红艳  逯伟利  黄耀欢 《遥感学报》2022,26(9):1802-1813
及时准确地获取城中村的空间分布及其环境质量信息对于优化城市空间、改善人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广州市越秀区为例,提出了耦合GF-2高分遥感影像和百度街景影像的城中村识别方法。首先,从街景影像中提取越秀区的街道空间品质特征;其次,在对高分遥感影像预处理并进行多尺度分割的基础上计算光谱、形状、纹理、场景特征和建筑结构5类共计23个特征;最后,融合两种影像的特征用于构建随机森林分类器进行城中村识别。结果表明,基于高分影像和基于街景影像的城中村识别整体精度分别为94.5%和85.7%,Kappa系数分别为0.58和0.31,而两者融合后的分类精度和Kappa系数为96.1%和0.67;其中基于街景影像获取的度量街道空间品质的5个指标贡献了31.6%的特征重要性。鸟瞰视野高分影像和人本视角街景影像提供的信息综合互补,构建了更有区分度的特征空间,减少了城中村的错分现象。本文证实了高分影像和街景影像在特征尺度的融合提升了城中村识别精度。街景影像中的信息可以融入到高分遥感影像等数据源中,辅助进行城中村等非正规居住空间的识别。  相似文献   
38.
对于碳酸盐岩地层中的多层岩溶、溶洞洞高较小或顺层岩溶,直接从高密度电阻率拟断面图和反演电阻率断面图上难以将其区分。通过从高密度电法数据中抽取电测深曲线,对一系列测点的电测深视电阻率曲线进行解释,同时结合其视电阻率拟断面图和反演电阻率断面图作出推断,能有效地将上述岩溶进行区分。在湖南省某高速公路跨线桥墩台桩基工程基础勘探中的实践表明,使用该方法可获得较好的地质解释效果。  相似文献   
39.
清江画面石是近二十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观赏石石种,原石主要为中泥盆统云台观组灰白色石英砂岩.清江画面石具有观赏价值的关键因素是构成画面的各类图案.本文将画面石图案的纹理类型划分为三种类型——线型、条带型和梳型,并对每种类型进行了详细描述.在野外调查基础上,通过岩石特征、微观结构构造、地球化学特征等综合对比分析,对三种类型的清江画面石图案的地质成因进行初步讨论,认为线型(即裂隙)的形成可能与燕山期或之后区域构造活动有关,条带型(即层理)形成于泥盆纪的原生沉积构造,而梳型则可能是由于外来物质在成岩期后沿着层理面或纹层面向下渗流而成,推测形成于燕山期之前,但需进一步研究确定.三种图案中的不同颜色,是由含有铁锰质氧化物的地下水或地表径流水等沿裂隙、层理面或渗流面浸染或部分交代填隙物而成,在现代河流下切作用下,崩落入水,经过流水搬运、冲刷,最终形成了清江画面石.  相似文献   
40.
作为跨行政等级主体的澳门,与大湾区其他城市之间存在制度与地理双重边界,跨珠海-澳门(珠澳)边界活动更具复杂性。以珠海拱北口岸的跨边界大湾区居民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身份属性将其分为内地访澳旅客、内地通勤劳工、来陆娱购澳人以及在陆居住澳人四大类。通过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采用时空路径和2-模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探究在边界效应作用下居民跨边界活动的时空特征及社会交往特征,并对跨边界活动的影响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边界效应下大湾区居民跨珠澳边界活动空间的交互性不足,个人活动主要集中在局部空间。在局部空间下,内地访澳旅客与来陆娱购澳人跨边界活动内容和交往对象单一,活动交往以工具性联系为主,缺乏信息与感情的传递;内地通勤劳工跨边界交往对象多样化,社会网络密度较大,但社会网络往往是由“强关系”创造的人情网,社会文化边界仍有待消融;在陆居住澳人跨边界社会网络密度以及联系多样性较大,具有良好的社会交互预期。居民的跨珠澳边界活动受到一国两制与通行制度制约、异质文化与梯度经济吸引以及社会心理与差异性政策调节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