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7篇
测绘学   26篇
大气科学   17篇
地球物理   18篇
地质学   68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50篇
自然地理   14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Sun  Wei  Li  Qihang  Li  Bo 《地理学报(英文版)》2019,29(12):1965-1980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 A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been applied more broadly and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has improved, persistent debate has existed as to the question of...  相似文献   
12.
张家界旅游企业空间成长对城镇空间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麻学锋  杨雪  李志龙 《地理研究》2019,38(8):1965-1978
运用核密度估计法和标准差椭圆分析法,分析张家界旅游企业空间成长特征及演化过程;选取紧凑度指标,结合城镇空间均衡分布椭圆,分析张家界城镇空间形态演化过程;通过比较不同阶段旅游企业椭圆和城镇空间椭圆的重合面积,剖析旅游企业空间成长对城镇空间形态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① 张家界旅游企业空间成长过程和特征为:由出现期的“一核多极点”逐渐演变为生成期的“核心-边缘”,最后在发展期形成一个高集聚中心和三个次中心联动的“组团扩展型”格局;② 张家界建成区面积呈现增长态势,城镇空间不断扩展,建成区用地紧凑度逐渐下降;③ 不同阶段,张家界旅游企业空间成长对城镇空间形态的影响程度有一定的差异性,整体呈现出逐渐增强的趋势。研究结论对于重新认识旅游对城镇化建设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沈静  刘伟  魏也华 《地理科学》2019,39(12):1972-1981
以佛山市2004年、2008年和2013年3次经济普查数据库中的污染密集型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格数据空间回归模型,研究了佛山市污染密集型企业空间格局变化特征,并探究了环境管制对污染密集型企业及不同行业的企业空间格局变化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管制严格程度的变化使其从影响企业区位变动次要因素逐渐成为推动企业空间格局变化的重要因素,说明了环境管制变化会引起其对污染密集型企业区位变动作用程度的变化。在城市内部尺度,地方政府权衡污染行业整治利弊后,针对不同区域不同行业制定的差异化环境管制力度和模式,形成了不同行业空间格局响应的差异。研究结果对理解环境管制影响污染行业空间格局变化提供更微观的视角,对环境管制政策实现企业更替和产业升级具有一定启示,也对政府产业和环境政策制定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张咏  杨桂君  张晖  李刚 《华南地震》2006,26(1):166-174
现代社会和生活越来越依赖于IT系统,信息系统遭到灾难和毁灭性打击将是社会公众的灾难和噩梦。美国“9.11”事件中纽约交易所成功实施了信息服务灾难恢复计划,使得全球对于“业务连续和灾难恢复”有了重新的认识。在我国,信息安全也日益成为政府部门管理层、企业和公众关注的重要话题。企业的弹性、系统的健壮性,信息系统的抗毁性与灾难恢复日益深入人心,风险管理越来越为业界所重视。地震部门在政府应急联动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其本身的信息系统安全已逐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6.
研究新城市贫困空间居住满意度,对深入认识城市贫困群体生活状况,提升居住质量,完善居住区理论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西安市主城区典型老旧企业社区为例,基于1010份问卷数据,构建居住满意度结构方程模型,探究居民居住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引入重要性—绩效理论(importance-performance analysis,IPA...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再生资源企业布局省际差异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资源再生利用是循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连接资源与环境两大系统的纽带, 对提高资 源利用效率、缓解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压力, 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 义。从事资源再生利用的企业则是资源回收再利用过程中最有生命力的组成部分, 对社会的贡献 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我国再生资源企业布局、空间分布特征将有助于发现我国在建设“资 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为及时调整国家相关战略和政策提供可靠依据。 鉴于国内尚没有完整的资源再回收利用统计数据, 本文在我国资源回收与再利用企业调查的基 础上, 设计并开发了包括23 512 个企业在内的我国再生资源企业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为探讨 我国再生资源企业的空间格局及其区域差异的原因, 选取人口总量、城市化水平以及交通运输条 件等14 个因子, 利用逐步回归方法系统分析了影响再生资源企业布局的因素。结果显示, 我国再 生资源企业的空间分布具有从沿海向内地带状分布的规律, 这种规律与经济发达、交通便利、政 策适宜等因素关系密切。资源回收与再利用产业统计工作和空间布局总体规划工作是我国社会 经济中的薄弱环节, 笔者建议启动对我国资源回收与再利用产业大调查计划, 并建议国家统计部 门将我国资源回收与再利用产业纳入到国家常年统计计划; 加强对我国资源回收与再利用产业 空间布局的规划, 及时出台相关的管理和扶持政策并加强标准和监管系统建设, 以减小产生负面 作用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王姣娥  杜方叶  刘卫东 《地理学报》2020,75(6):1147-1158
中国与东道国之间制度与文化上的差异,已经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关注的重点,也是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现代化铁路项目具有“自然垄断”、投资大、涉及地域广的特点,其建设对运营制度与文化的依赖性强,属于一种典型的变革性项目和嵌入式技术转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度建设相对薄弱,与中国文化差异较大,且往往不具备铁路运营技术与能力,因此中国铁路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必须从设计—建设—运营乃至投融资进行全链条考虑,并将铁路项目作为“技术—制度—文化”复合体进行培育,即通过制度保障、文化相互适应以及技术标准、管理模式、产业链条的属地化管理,来保障项目的成功运营。蒙内铁路是中国铁路“走出去”较为成功的案例,本文通过实地调研,总结了“技术—制度—文化”复合体海外发展模式,从而为推动海外项目建设与运营成功、“一带一路”建设向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宗会明  吕瑞辉 《地理科学》2020,40(5):760-767
采用2007、2012和2017年中国百强物流企业网络数据,运用世界城市网络研究的链锁网络模型方法,分析中国城市网络的等级结构、空间分异、空间联系及其演变特征。研究表明:基于物流企业数据的中国城市网络具有明显的层级特征,并呈现“两主多中心”的区域空间结构,网络联系的离散水平逐渐降低,其稳定性和均衡性有所增加,等级结构趋于合理;各节点城市组织能力空间分异明显,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的组织能力和介中心性始终处于较高水平,城市间物流联系逐渐增强,并有协同发展的趋势;城市网络联系中,长江沿线城市物流网络联系地位上升,上海为中心的T字型空间结构替代以北京为中心的核心网络结构,在全国尺度形成以胡焕庸线为界线,物流联系网络呈中东部密集、西部相对稀疏的空间格局,其演变过程呈现由等级网络联系特征向等级性与空间近邻性网络联系特征转变趋势。  相似文献   
20.
全球集装箱航运企业的航线网络格局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伟  金凤君 《地理研究》2020,39(5):1088-1103
采用船期表数据,以全球前20位航运企业中的18家为研究对象,剖析各企业航线网络的异同点,并探讨企业航线配置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各企业航线网络均具有小世界和无标度特征,东亚是航班的首要集聚区,并且均为轴辐连接与点对点连接并存的混合式网络;各企业航线网络的市场广度和深度各异,根据航班的空间分布特征可将企业划分为4种类型,其中高丽海运、汉堡南美、阿拉伯轮船和万海航运专注于特定区域的细分市场,且拥有不同于全球枢纽港的企业枢纽港;港口腹地货源、港口自然条件及作业效率、海运保护政策、企业自身能力等是影响企业航线布局的重要因素。本研究有助于揭示航运企业的航线组织模式,为港口管理者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