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60篇
  免费   2653篇
  国内免费   3332篇
测绘学   1064篇
大气科学   2307篇
地球物理   3854篇
地质学   7282篇
海洋学   1197篇
天文学   599篇
综合类   1007篇
自然地理   293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155篇
  2021年   181篇
  2020年   207篇
  2019年   216篇
  2018年   190篇
  2017年   199篇
  2016年   199篇
  2015年   204篇
  2014年   320篇
  2013年   585篇
  2012年   483篇
  2011年   330篇
  2010年   353篇
  2009年   418篇
  2008年   599篇
  2007年   877篇
  2006年   975篇
  2005年   1099篇
  2004年   1107篇
  2003年   883篇
  2002年   894篇
  2001年   856篇
  2000年   799篇
  1999年   969篇
  1998年   1159篇
  1997年   768篇
  1996年   751篇
  1995年   698篇
  1994年   643篇
  1993年   768篇
  1992年   606篇
  1991年   516篇
  1990年   340篇
  1989年   210篇
  1988年   180篇
  1987年   95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51篇
  1984年   33篇
  1983年   48篇
  1982年   30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23篇
  1979年   16篇
  1978年   17篇
  1977年   12篇
  1976年   14篇
  1973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张镱锂  吴雪  郑度 《地理学报》2020,75(5):931-948
喜马拉雅山脉中段的珠穆朗玛峰等地,海拔高差巨大、生境复杂多变、土地覆被类型多样且植被垂直带谱完整,是全球范围内研究土地覆被垂直变化的理想场所。本文基于30 m空间分辨率的土地覆被数据(2010年)和DEM数据,在ArcGIS和Matlab平台的支持下,提出并运用脊线法、样带法和扇区法3种山地南北坡划分方法,研究了喜马拉雅山土地覆被垂直分布与结构差异。结果表明:① 山地土地覆被分布具有明确的垂直地带性结构特征,喜马拉雅中部土地覆被垂直带谱为南六北四式,土地覆被垂直带谱中具有人类活动的特点。② 南北坡之间的土地覆被垂直带谱差异明显,南坡土地覆被类型完整多样,北坡相对简单;对同类型土地覆被而言,南坡较北坡分布高程低、幅度宽。③ 依据各类型分布面积比随海拔变化情况,土地覆被类型在南北坡上的垂直分布可分为4种模式:冰川雪被、稀疏植被和草地为单峰分布型,裸地为南单峰北双峰分布型。④ 3种划分方法中,南坡的土地覆被垂直带结构具有相似性,而北坡的土地覆被垂直带结构存在差异,扇区法较好地反映了土地覆被自然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2.
以祠庙祭祀为主体且祠庙保存良好的民间信仰是甘肃陇中地区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甘肃陇中地区的民间信仰具有很强的趋同性,本文以陇中地区的榆中县为例,以各村的祠庙为民间文化载体,通过核密度分析、Logistic回归等方法探讨榆中县民间文化载体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探讨陇中地区人地关系,保护和弘扬民俗文化有着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1)根据已有研究将榆中县民间信仰归纳为山神信仰、水神信仰、天地信仰、女性信仰、英雄崇拜和祖先崇拜,祖先崇拜的祠庙数量占有重要地位;(2)榆中县祠庙主要分布在西北黄河南岸、中部陇海铁路沿线及南部风景名胜集聚区,村级层面空间差异不显著、乡镇空间差异相对较大。通过核密度分析,不同类别民间信仰空间分布热点各有不同;(3)榆中县民间信仰空间分布受到区位条件限制,民间信仰的祠庙多位于海拔高度较低、人口密度较大、交通可达性较好的地区,坡度和到水源的距离成为山神信仰和水神信仰祠庙空间分布显著的影响因子,榆中县祠庙呈现出山神信仰类祠庙“依山”,水神信仰类祠庙“傍水”的空间特点。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延长油矿延223井晚古生代孢粉组合研究以及古植被的恢复,探讨了该区晚古生代孢粉植物化石组合的地层学和古气候意义。根据孢粉化石主要属种的时代分布及其在各样品中百分含量的规律性变化,自下而上建立了3个孢粉组合:Gulisporites cochlearius-Laevigatosporites minimus组合、Sinulatisporites-Florinites组合和Lueckeisporites permianus-Platysaccus radialis组合。根据对划分孢粉组合的特征分析,通过与邻区及华北地区晚古生代孢粉组合的对比,探讨了孢粉组合的时代意义。通过孢粉组合,推测了相应时期的古植被类型,并与前人在相同地质时期所建立的大植物化石带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各地质时期植被的兴起、发展、繁盛以及衰退绝灭的历史过程,研究区二叠纪植物群属于典型的华夏植物群,反映了一种温暖潮湿的热带雨林气候,二叠纪晚期随着松柏类植物所占比例的增加,气候有变干旱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广西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广西第二次土壤普查的270个土壤剖面资料,结合1∶50万数字化土壤类型图、土地利用类型图和气象监测数据等资料,利用地统计学和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对广西表层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广西表层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3.11±2.19%,变异系数为70.72%,空间分布呈北高南低的趋势。广西表层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土壤类型、成土母质、海拔、土地利用、气候和坡度6个环境因子对全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异的综合解释能力为47.9%。其中,土壤类型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能独立解释其变异的36.0%,海拔和成土母质分别能独立解释28.5%和15.8%。气温对广西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的影响比降水量更加显著,从而造成了广西土壤有机质整体呈南低北高的趋势。同时,土壤有机质对气温的敏感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降雨量的制约。此外,研究区农业耕作管理等因素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5.
利用“地震预报计算机专家系统”的思想对大同 -阳高 Ms6 .1地震前每一前兆异常事件进行综合评估 ,以每一异常的最可能发震时间来计算发震概率 ,利用地震前兆综合加权信息熵研究了系统熵值与地震的关系。对华北地区的地震前兆综合加权信息熵研究表明 ,在大同 -阳高 Ms6 .1地震前 ,信息熵出现了明显的减熵有序变化  相似文献   
6.
CHANGE OF NUTRIENT IMPORT AND EXPORT IN PROCESS OF RAINFALL IN AILAO MOUNTAIN OF YUNNAN PROVINCEGanJianmin(甘健民);XueJingyi(薛敬意...  相似文献   
7.
Mercury (Hg) was investigated in bone tissues of skua ( Catharacta maccormick) and penguin (Pygoscelis adeliae) collected in the maritime Antarctic using 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AFS) and synchrotron radiation X-ray fluorescence (SR-XRF) method. The total levels of mercury in bone tissues of penguin and skua are much lower than those in other organs (e. g. , kidney, liver). The toxic effects of mercury in bone tissues of seabirds in polar region are not known. We have used SR- XRF method to map the distribution of trace levels of mercury in bones. The levels of mercury are found to be enriched somewhere near the periosteal surface and/or endosteal surface. The distribution of mercury shows strongly correlation with that of some essential elements and probably poses negative effect on the bone metabolism inferring from the relationship of mercury with the other elements. These studies represent a first step toward understanding the toxic effects of mercury on bone of polar animals by suggesting the possible microscopic investigation.  相似文献   
8.
9.
The stability and evolution of cold, shock-bounded slabs is studied using numerical hydrodynamic simulations. We confirm the analysis of Vishniac (1994) [ApJ, 428, 186], who showed that such slabs are unstable if they are perturbed by a displacement larger than their width. The growth rate of this nonlinear thin shell instability (NTSI) is found to increase with decreasing wavelength, in qualitative agreement with Vishniac's analysis. The NTSI saturates when the bending angle becomes large and the growth in the width of the slab pinches off the perturbation. After saturation, the slab remains greatly extended with an average density much less than the original slab density, supported primarily by supersonic turbulence within the slab. Linear perturbations are also found to be unstable in that they can lead to turbulent flow within the slab, although this response to linear perturbations is distinct from, and much less violent than the NTSI.Richard McCray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