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大气科学   26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青藏高原夏季风强弱年波包传播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1996—2005年NCEP/NCAR 600 hPa逐日再分析资料,利用高原季风指数定义和波包传播的诊断方法(WPD),研究了高原夏季风强弱年(1998年和1997年)不同发展阶段的波包传播特征。研究表明,在高原夏季风开始前,都存在着季风的加强期,期间高原地区都有来自乌拉尔山—巴尔喀什湖地区向东传播的波包和来自阿拉伯海、阿拉伯半岛地区向西传播的波包。当乌拉尔山向高原地区的波包传播减弱,高原地区波包传播主要来自西太平洋地区时,高原夏季风爆发。在高原夏季风爆发后,存在着季风的加强期、维持期和减弱期等不同阶段。季风加强期间,强年(1998年)主要是从西太平洋地区向西传播到高原的波包值,而弱年(1997年)西太平洋地区几乎没有向西传播到高原的波包;季风维持期间,强年(1998年)表现出高原地区波包大值区向四周频散的趋势,而弱年(1997年)反映出与强年(1998年)相反的特征,高原地区有来自阿拉伯海、阿拉伯半岛地区和西太平洋地区传播来的波包;季风结束减弱期间,乌拉尔山地区的波包值再次向东传播影响到高原地区。最后分析波包强中心对应着天气系统扰动能量的中心,并且与天气系统也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波包强中心的传播常常与槽脊的移动相联系。  相似文献   
12.
江淮梅雨特征及其与北太平洋海温的SVD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利用江淮地区1954~2001年48年梅雨量资料,采用谐波分析、EOF、合成分析和SVD分解等方法讨论了江淮梅雨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与北太平洋海温的关系.结果表明:江淮梅雨量时空分布不均,存在显著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影响江淮梅雨的海温关键区是北太平洋西风飘流区,关键影响时段是当年的1~3月;当年1~3月北太平洋西风飘流区海温异常偏高,同年江淮大部地区梅雨量异常偏多,反之亦然.SVD分解结果与合成分析的结果相吻合,通过0.05的Monte-Carlo显著性检验.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应用软件的结构规划出发,简单介绍了气象数据的几种应用模型,分析了几种模型的优缺点,提出了适应气象部门业务科研发展需要的数据应用模型。  相似文献   
14.
陈栋  彭骏 《四川气象》2002,22(4):46-49
使用DELPHI6.0开发程序系统实现气象数据资料的自动化接收,通过主要源代码分析自动化接收系统建立的主要思路和重要通用过程,为业务和科研的数据资料自动化接收提出了系统的解决方法,同时,开发系统全部代码供相关开发借鉴。  相似文献   
15.
四川盆地的干旱分为春、夏、伏旱三种,出现范围分为单站和区域(四川省属四川盆地和四川盆地)。本文用已在四川盆地广泛使用多年的单站日降水量滑动总量法标准,计算单站和区域各类干旱的指数,根据其值的大小确定单站和区域干旱的强度等级,在此基础上,研究出了监测诊断和评估四川盆地单站及区域各类干旱的动态服务系统,它能作到快速、准确、定量(旱情等级定量)地为各级党政领导提供可靠的旱情服务,较好地解决了在过去干旱服务中快速不定量、定量速度慢的问题,这个方法可推广到其它地区。  相似文献   
16.
青藏高原北部荒漠化加剧的气候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罗磊  彭骏 《高原气象》2004,23(Z1):109-117
青藏高原的荒漠化近年来显著加剧.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近50年来高原北部有代表性的5处荒漠化地区的降水、风速等气候因子在年内的时间分配格局及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当地影响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与实地监测得到的荒漠化现状和动态指标进行了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气象要素的时空分布特征能合理地揭示气候变化与荒漠化加剧等生态问题之间的因果关系.高原荒漠化加剧是一个受到气候因子、人为因子以及下垫面状况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极为复杂的过程,气候因子是主导因子.在气候因素中一年内降水时间上分配不均衡趋势的增强对高原北部荒漠化加剧起到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7.
青藏高原东坡加密观测站址选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骏  马振锋 《高原气象》2004,23(Z1):150-155
从气象科学试验选站的科学性和代表性的原则出发,对青藏高原东坡四川省甘孜、阿坝、凉山三州的地理特征、气候要素分布、区域气候变化、天气气候影响关键区的作用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了在该区域内建站选址的几点建议.在三州区域内选择理塘、红原、昭觉三地作为未来高原气象加密观测试验站的候选站址,它们具有较好的代表性、科学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2009年7月在高原主体上利用ASD公司的野外光谱仪FieldSpec3采集到的不同地表光谱曲线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下垫面具有非常典型的地物反射光谱曲线,沙化地的反射曲线相对平滑,在350~1800nm区间除去在700nm和1400nm有两个吸收谷以外,其他地方都呈反射状态,沙化地根据地表状况不同表现出不同幅值的反射率;油菜地的反射特征为从350nm开始吸收,在550nm出现一个反射峰后开始反射,到700nm附近出现一个吸收谷,反射率开始急剧上升,到740nm上升到最大,反射率维持在一个高位值上变化,一直到930nm附近出现一个反射谷,在1130nm附近,反射率开始呈下降的趋势;草地的反射曲线兼具绿色植物和沙化地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四川省近50年降水的变化特征及影响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利用1961-2008 年四川省133 个气象站逐日降水资料,研究分析了四川省近50 年大气降水的变化特征及影响。研究发现:四川省年均暴雨日数从西到东呈现“增-减-增”的总体变化趋势:甘孜州、凉山州南部、攀枝花等地区年均暴雨日数主要呈弱增加趋势,四川盆地西部、中部呈明显减少趋势,盆地东北部地区则呈较强增加趋势;除了盆地中部、南部部分地区外,四川省其余地区的暴雨强度主要呈增强趋势,其中盆地东北部加强趋势明显。四川盆地西部、中部地区各量级雨日均主要呈减少趋势,无雨日明显增加,年降水减少明显;盆地东北部地区年均暴雨、大雨日数及强度都呈明显增加、增强趋势,此区域年降水量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大雨、暴雨量的增加导致。近50 年来四川省大气降水的变化形势给不同的区域带来了不同影响:四川盆地西部和中部地区大气降水明显减少,影响到地表径流以及地下水位,导致水资源紧张;川西高原北部阿坝州降水也明显减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态环境恶化;而盆地东北部、甘孜州、攀枝花和凉山州等地区暴雨日数和强度的增多、增强导致部分地区洪涝、地质灾害频发。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我国新一代静止气象卫星FY-4A辐射成像仪(AGRI)反演大气水汽总量(LPW)产品在海拔高度差异较大区域的适用性,利用2019和2020年6月20日~7月31日四川省11个探空站点观测数据计算大气水汽总量(TPW),对FY-4A LPW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表明:FY-4A LPW整体平均偏差为负值,对研究区内大气水汽总量存在低估,低估主要集中在0~4.5 cm的水汽低值区;FY-4A LPW与探空TPW相关性较好,最大相关系数达0.95,在四川地区较为可靠;海拔高度对FY-4A LPW可靠性有直接影响,FY-4A LPW和探空TPW相关系数大小与海拔高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