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21篇
  免费   2457篇
  国内免费   4184篇
测绘学   2239篇
大气科学   2698篇
地球物理   2078篇
地质学   7173篇
海洋学   4615篇
天文学   76篇
综合类   727篇
自然地理   3956篇
  2024年   75篇
  2023年   326篇
  2022年   770篇
  2021年   1106篇
  2020年   790篇
  2019年   1039篇
  2018年   730篇
  2017年   591篇
  2016年   625篇
  2015年   814篇
  2014年   865篇
  2013年   844篇
  2012年   925篇
  2011年   953篇
  2010年   1015篇
  2009年   1172篇
  2008年   1153篇
  2007年   1222篇
  2006年   1232篇
  2005年   1042篇
  2004年   931篇
  2003年   810篇
  2002年   720篇
  2001年   382篇
  2000年   595篇
  1999年   530篇
  1998年   410篇
  1997年   386篇
  1996年   305篇
  1995年   269篇
  1994年   187篇
  1993年   187篇
  1992年   156篇
  1991年   130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76年   3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3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10篇
  1954年   7篇
  195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珠江河口湾伶仃洋淤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乔彭年 《海洋学报》1988,10(2):204-211
本文主要讨论了珠江河口湾伶仃洋的淤积发展、泥沙来源以及淤积速率的问题,根据分析,可得到如下初步认识:(1)从整体上和长时段的角度考虑,伶仃洋属于以径流作用为主的潮汐河口;(2)伶仃洋淤积的泥沙主要来自陆上径流;(3)伶仃洋淤积主要是西部浅滩的淤积,预计今后将以向东南方凸出的圆弧状形式向海淤进;(4)基于伶仃洋淤积发展与一般径流型三角洲发展模式的相似性,应用计算水库淤积的Lapshenkov公式,对伶仃洋淤积的终极年限作了初步估算,假定上下边界的水沙条件及水域边界条件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求得伶仃洋淤识的终极年限为490年.应用此公式的计算精度,随着复测地形资料的积累,尚可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02.
湛江港外海水富营养化水平与浮游植物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昆仑  贾后磊 《海洋通报》2007,26(2):113-116
利用2001年12月在湛江港外海现场调查的资料,分析研究了湛江港外海水营养化水平及其与浮游植物多样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湛江港外海水营养状态指数由北向南、由湾口向湾外递减;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则是由北向南增加,东南部水质较好,东北部水质较差;将营养盐含量及营养状态水平与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相关性,相关性不显著,另外,调查期间氮磷比例均失去平衡,这可能是影响该海域浮游植物量与营养盐水平之间关系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3.
南海区重点岸段海岸侵蚀现状成因分析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2003年与2006年对南海区琼州海峡两岸重点岸段(雷州市徐闻县龙塘镇赤坎村岸段、海南省海口市镇海村岸段和新海村岸段)的海岸侵蚀进行了现场监测,测量了侵蚀的长度、宽度和面积。对两年现场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海岸侵蚀长度的平均速度为200m/a,宽度的平均速度为20m/a,面积的平均速度为4000m2/a。应用了地质分析、水动力分析、极端海洋气候影响分析等新的理论和方法重点分析了海岸侵蚀的成因,并提出了一些对策,供相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04.
依据地貌学和风景学的角度,福建沿海景观以闽江口和九龙江口为界可分为3个景观亚区,并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动态性与脆弱性和关联性与分异性等特征.本文运用景观生态的原理研究沿海景观的构成与格局,在沿海景观的分类和特征概括的基础上,探讨福建沿海景观旅游开发与建设的模式.通过维护沿海景观系统的稳定,优化沿海各景观亚区的分布格局,提高沿海景观的整体舒适性和挖掘文化景观的内涵等应对措施以实现福建沿海旅游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05.
研究了2003年10月采于珠江口5个站位的沉积物剖面酸挥发性硫化物(AVS)和同时提取的重金属(SEM:Pb,Zn,Cu,Cd,Ni)。其中,站位1、2位于中滩,其沉积物的AVS含量变化范围较小,为0.25—4.06μmol.g-1;站位3、4位于西滩,其沉积物的AVS含量变化范围较大,为0—26.09μmol.g-1。中滩和西滩沉积物的AVS含量均随深度增加。西滩表层沉积物的AVS含量接近于零,这可能与该水域较强的底层流和沉积物的再悬浮作用有关。站位5位于珠江口外侧,其表层沉积物的AVS含量相对较高,且垂向变化较小,可能是还原性沉积物间歇性再悬浮后重新沉积的结果。站位1、2和5沉积物中同时提取的重金属含量大体在0.95±0.2μmol.g-1范围内,随深度增加略呈下降趋势;而西滩沉积物重金属含量相对较高,为1.43—2.42μmol.g-1,且在一定深度范围内随深度增加呈明显下降的趋势,表明珠江口西滩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污染有加重的趋势。对AVS/SEM摩尔比值和单个金属的毒性效应研究显示,珠江口内尤其是西滩的表层沉积物存在重金属污染,对其中生活的底栖生物具有潜在的毒性效应。  相似文献   
106.
太平洋东南海域表层地转流场的季节及年际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92~2001年Topex/Poseidon卫星高度计遥感资料分析了太平洋东南海域(5°~55°S,70°~120°W)表层流场的季节及年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南赤道流的季节变化主要体现在流速上,而秘鲁海流和西风漂流主要体现在流轴位置的移动上。表层流场的年际变化受El Nino影响,在El Nino期间,南赤道流和秘鲁海流均发生流向偏转现象,大部分海区流场被削弱(除低纬度海区外),而在其后的1998年La Nina期间,流场则重新被加强,西风漂流无明显的年际变化。  相似文献   
107.
南海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和分布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从物理海洋、古气候、沉积环境和构造环境分析入手,研究了南海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南海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生成的条件是存在差别的。南海,东北部,在氧同位素2、4、6期,由于菲律宾海的高盐度海水的注入,使这里的生物生产率特别高,陆坡上沉积了丰富的有机物质,加上此期间该处的沉积速率高,为天然气水合物的生成提供了物质条件;另外,自中新世末以来,由于菲律宾海板块与欧亚板块在台湾地区发生碰撞,对南海北部产生北西向挤压,加快了流体在沉积物中的活动,为天然气水合物的生成提供了良好的构造环境。因此认为南海东北部陆坡应是南海天然气水合物最丰富的地区。  相似文献   
108.
南沙群岛海域沉积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测定了南沙群岛海域3个站位沉积物中的稀土元素(REE)和过渡金属元素的含量,讨论了沉积物中REE水平及深度分布的变化特征,以特征金属元素为指标对3个站位进行了沉积区划分,同时对REE与10种金属元素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个站分别为近大陆架残留沉积区、大陆坡深海沉积区和碳酸盐沉积区,各站REE含量存在较大差别,但分布模式相似,均为轻稀土富集型和Eu负异常,每个站各层REE分布模式线几乎重合;3个站沉积物中REE都与Ti、Zr有很好的相关性,与其它金属元素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表明3个站沉积物物源主要为陆源上地壳物质。结合测年资料,认为该海域3个站全新世以来沉积物物源变化很小,沉积环境稳定。  相似文献   
109.
海带膳食纤维的提取与功能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酶技术和化学处理相结合的方法 ,研究了海带膳食纤维的工艺技术 ,筛选出海带膳食纤维提取和漂白的最佳工艺条件 ,提取出海带膳食纤维产品 ,并进行人体的功能性试验。结果表明 ,海带膳食纤维的产率达 2 7.3% ,颜色为类白色 ,膳食纤维含量达 73.3% ,钙含量 7.5% ,膨胀力为55m L/ g,持水力为 2 650 % ;海带膳食纤维的功能性优于小麦麸皮膳食纤维 ,对便秘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0.
WWATCH模式模拟南海海浪场的结果分析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美国NOAA/NCEP环境模拟中心海洋模拟小组近年新开发的一个准业务化的海浪数值模式WAVEWATCH Ⅲ(以下简称WWATCH),以每天4次的NOAA/NCEP再分析风场资料为输入,模拟了1996年的南海海域的海面风浪场,通过分析TOPEX/Poseidon(以下简称T/P)高度计的上升和下降轨道在南海海域的交叉点位置处的风、浪观测资料与NCEP风场和WWATCH模式模拟的有效波高大小,可以看出,NCEP风场基本与T/P高度计的风速观测结果一致,相应的模式模拟的有效波高也基本与卫星高度计的有效波高观测结果相一致,但从空间上看,在计算区域中心附近海域的结果一致性较好,靠近计算边界附近海域的结果相对较差,但这种因边界而影响模拟结果的范围很有限;从时间上看,冬季风期间的结果一致性较好,而夏季风期间的结果偏小的趋势明显,并且这种偏小主要出现在夏季风期间的极小风速值附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