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78篇
  免费   812篇
  国内免费   1173篇
测绘学   90篇
大气科学   95篇
地球物理   334篇
地质学   3125篇
海洋学   2000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349篇
自然地理   568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122篇
  2022年   141篇
  2021年   164篇
  2020年   136篇
  2019年   135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116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153篇
  2014年   332篇
  2013年   201篇
  2012年   325篇
  2011年   292篇
  2010年   282篇
  2009年   321篇
  2008年   330篇
  2007年   277篇
  2006年   302篇
  2005年   256篇
  2004年   253篇
  2003年   206篇
  2002年   231篇
  2001年   198篇
  2000年   193篇
  1999年   166篇
  1998年   141篇
  1997年   143篇
  1996年   149篇
  1995年   119篇
  1994年   111篇
  1993年   100篇
  1992年   122篇
  1991年   99篇
  1990年   80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58年   2篇
  1947年   1篇
  1946年   2篇
  1944年   1篇
  194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在分析和总结前人对红藻石和蓝藻石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岩石薄片显微镜下观察实例,发现在以往碳酸盐岩颗粒分类中没有红藻石和蓝藻石的合适位置。鉴于红藻石重要的成因意义和造礁作用,有必要明确红藻石的概念和归属。珊瑚藻本身极易钙化,经生物矿化作用最终保存下来的珊瑚藻屑一直放在生物碎屑中,而红藻石是由非固着的珊瑚藻构成的钙质独立结核,因此也可以被划分到生物碎屑中。蓝藻石作为蓝细菌钙化作用的产物,同时鉴于蓝藻石的广泛存在,把钙化蓝细菌形成的核形石命名为蓝藻石,这一重要概念从提出到现在一直被使用。然而蓝绿藻概念已变更为蓝细菌,蓝藻石的形成与藻类无关,显然将其称作蓝菌石更加确切。因此,应将红藻石和蓝藻石分别归为生物碎屑和核形石当中,并用新的术语蓝菌石替代蓝藻石。其意义在于使红藻石和蓝藻石的概念及归属更为规范,并为碳酸盐岩颗粒的深入研究提供有益线索。  相似文献   
102.
在海相碳酸盐岩勘探中,生物礁滩的识别对确定储层有利相带具有重要意义.方差技术是检测地下断层、地层不连续变化现象及异常地质体卓有成效的一种技术,这里首先介绍了它的基本原理,然后重点展示和分析该技术在YB生物礁识别,沉积相带刻画中的应用成果,证实其技术优势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3.
通江铁厂河上二叠统长兴组生物礁是在川东北地区地表发现的生物礁的又一代表,通过野外四条剖面的测量及详细的室内研究,可以认为,该区长兴组发育有生物礁及生物碎屑浅滩组合相,圆丘状点礁与浅滩叠置构成纵向上三个旋回的礁、滩复合体。生物礁的造礁生物主要是海绵,含量为20%~50%,附礁生物主要有藻类、有孔虫、蜓类等。储层岩性主要以礁灰岩及生物屑亮晶灰岩为主,岩石白云化程度较低,孔洞较丰富,但多被方解石晶体充填。通过与普光气田地下剖面对比,该区的沉积微相、岩性特征及储层岩石类型,与普光地区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4.
生物礁是特殊的沉积体,其生长形态、发育规模通常因古地理位置及古气候环境的差异而不尽相同,由于其与围岩存在波阻抗差异,在地震反射剖面上常形成上隆、下凹、内部杂乱反射等特征,解释人员一般也通过该特征来寻找生物礁。但由于振幅异常往往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降低了生物礁气藏勘探的成功率。这里利用短时傅里叶变换、连续小波变换对生物礁异常体进行频谱分解,通过频降分析,与实钻情况吻合,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5.
海洋沉积物中生物成因Ba的海洋生产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亮  韦刚健  李军 《第四纪研究》2011,31(2):307-315
一直以来,对海洋古生产力的研究是古海洋学研究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因而寻求反演海洋古生产力替代性指标成为了海洋工作者的首要任务.沉积物中有机碳、钙质生物、硅质生物及其碳、氧同位素组成等经典的海洋生产力指标早已确立,但这些与浮游生物直接相关的替代指标因其在海底沉积物中低的保存率,限制了它们在广阔海域中的应用.一些与生...  相似文献   
106.
有机溴化物已成为继有机氯化物之后又一值得关注的全球性新兴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稳定Br同位素测试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有机溴化物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提供了更为有效的技术支撑。在综述稳定Br同位素研究进展的基础上认为:①基于GC-MC-ICPMS技术基础上的有机单体Br同位素(CSIA-OBr)是Br同位素研究的主要趋势,难点是...  相似文献   
107.
浮游植物水华作为近海重要的生物过程,其动态变化对生态系统内的能童传递、生产力水平和各生源要素的循环等均有重要影响.随着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影响研究的深入,浮游植物水华生物气候学研究已成为当前生物海洋学研究的热点.综述了浮游植物水华的研究历史、研究方法及其发生发展的动力学机制,重点评述了气候变化对浮游植物水华动态的影响及国...  相似文献   
108.
《古地理学报》是地学类学术性期刊(双月刊),主要刊登国内外古地理学及其相关学科或相关学术领域的文章,如岩相古地理学、生物古地理学、构造古地理学、层序地层学及古地理学、第四纪古地理学、人类历  相似文献   
109.
分析了浙江南部近海(东海陆架泥质区)沉积物柱状样中游离态和碱不稳定结合态脂类生物标志物的组成.沉积物中的脂肪酸呈现以C16脂肪酸为主峰的单峰形分布趋势,具明显偶碳优势,除表层沉积物中脂肪酸以游离态为主外,结合态为柱状样中脂肪酸的主要存在形态,脂肪酸的垂直分布主要由降解作用控制;以甾醇和脂肪醇为主体的醇酮组分主要以游离态...  相似文献   
110.
2006年夏季福建近海台风风暴潮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金电  郭小钢  黄奖 《台湾海峡》2011,30(4):473-482
根据2006年夏季福建沿岸4个海洋观测站和福建近海5个潜标水位观测站的水位观测资料,分析了在4个热带气旋影响下的福建近海风暴潮特征.结果表明:福建沿岸海域的台风风暴潮大小不完全取决于台风强弱,与大风半径关系密切.若台风大风区覆盖整个台湾海峡,福建沿岸海域增水都较大,比如0604号强热带风暴“碧利斯”的大风区较大,由其引起厦门海洋观测站的最大增水高度达114em.0608号超强台风“桑美”和0609号强热带风暴“宝霞”双台风的大风区都比较小,由其引起的各测站增水相对也较小,增水高度最大的厦门海洋观测站只有52em.比较福建近海潜标水位观测站及其附近的海洋观测站采用11点(11h)滑动平均后的最大增水可知,福建近海潜标观测站台风增水高度(22~46cm)比沿岸海洋观测站的台风增水高度(62—73em)小40%左右.这表明台风增水有个向岸堆积的过程,即测站离岸越远,台风增水高度就越小.位于热带气旋(0605号台风“格关”)行进路径右侧的测站增水较大(平潭海洋观测站极值增水高度为49em,崇武海洋观测站极值增水高度为55em),位于热带风暴行进路径左侧的测站增水较小(东山海洋观测站极值增水高度为45cm).通过对0604号强热带风暴“碧利斯”引起的各测站增水滤除高频振荡后,福建沿岸海洋观测站最大增水高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崇武站(74orfl)、平潭站(73em)、厦门站(68om)、东山站(62cm),可见距离热带风暴中心越近(距离热带风暴中心从近到远依次为平潭、崇武、厦门、东山海洋观测站),增水高度越大,反之,增水高度越小.台湾海峡地形和福建沿岸海域地形容易出现双(多)增水峰现象.通过对各测站台风增水时间序列进行最大熵谱分析可知,热带气旋容易引起福建沿岸和近海各测站台风增水出现周期为12.0h的振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