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64篇
测绘学   23篇
大气科学   18篇
地球物理   112篇
地质学   132篇
海洋学   28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6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喀什—乌恰地区流动地磁测量数据处理及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2008年在喀什—乌恰地区32个测点的流动地磁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利用该数据建立了喀什—乌恰地区地磁场的曲面样条模型,绘制了区域地磁基本场分布图。以2005年中国地磁场球冠谐模型为参考场剥离了岩石圈磁场,绘制了喀什—乌恰地区岩石圈磁场局部异常分布图。表明岩石圈磁场局部异常与测区内地震在空间上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22.
基于DEA_Malmquist的河北省县级粮食生产效率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DEA模型结合Malmquist指数,从粮食生产"全要素效率"、"技术效率"、"技术进步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5方面对河北省138个县粮食生产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河北省粮食生产效率提升很快,各项粮食生产效率相关程度较高,"技术效率"对粮食生产"全要素效率"影响较大,"规模效率"对"技术效率"存在一定影响,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59、0.72.2)省域范围内粮食生产效率空间分布趋势明显,"全要素效率"在东西方向上呈倒"U"型分布趋势,"技术效率"呈一阶分布趋势.3)研究区内138个县粮食生产效率空间分布差异显著,"全要素效率"优势区主要分布在石家庄、衡水等中东部地区,非优势区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区.河北省未来粮食生产应通过提高农业科技发展水平、增加农民收入、进行有序有效的土地整理等措施,提高粮食生产效率,保证区域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23.
利用美国西部的中小地震记录对基岩场地条件下的中小地震水平向地震动多阻尼加速度反应谱的衰减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分析了震级与距离对中小地震水平向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衰减规律的影响.  相似文献   
24.
极端干旱区荒漠稀疏河岸林遥感分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以位于极端干旱区的塔里木河干流中下游地区为例,基于Landsat TM影像,结合决策树分类、几何光学模型与光谱角匹配,解决混合像元信息分解,实现干旱区稀疏荒漠河岸林类别识别。首先从遥感视角的角度,将地物分解为目标和背景,提出塔里木河干流荒漠河岸林植被分类系统;其次以多变量决策树法将非荒漠植被信息剔除,采用几何光学模型模拟各类荒漠植被的像元光谱,最后以光谱角匹配的方法将荒漠植被进一步进行分解,得到塔里木河干流中下游地区典型研究区的植被分类专题图,分类精度结果表明:基于混合像元分解与几何光学模型的分类方法总精度达到了79.43%,Kappa系数为0.718,表明分类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25.
 绿洲是干旱区独特的自然景观,是人们生产生活的载体。如何在保持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基础上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是关系到干旱区绿洲和谐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选取干旱区典型绿洲——于田县1949\_2004年的自然与人文统计资料,首先分析了五十余年来该县耕地变化的情况。然后从自然与人文两个角度对影响耕地面积变化的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自然因素往往构成一定区域绿洲发展的基本限制,人为因素在短时期内,对耕地的变化起着决定性作用,这种作用如果顺应自然因素的限制,则对绿洲发展有利,绿洲稳定性增强;反之,绿洲稳定性减弱,由于新疆绿洲外围多为戈壁及沙漠,因此,对绿洲的利用要遵循自然规律,以保护绿洲为前提,合理利用水等自然资源,否则绿洲的面积随时都有可能缩小。  相似文献   
26.
2012年6月30日新疆伊犁州新源县、巴州和静县交界发生MS6.6地震,新疆区域强震动台网有近40个强震动台记录到本次地震产生的地面运动,记录的最大峰值加速度为3.484 m/s2。文中初步收集了本次地震获取加速度记录,简要进行了分析,并完成了部分典型记录的特征计算,为新疆强震动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7.
2012年6月30日新疆新源、和静交界MS6.6地震造成灾区大量工业与民用建筑遭到破坏。为了能对灾区今后恢复重建加强房屋的抗震性能提供依据,介绍了灾区房屋建筑结构类型和建筑特点,分析了各类房屋建筑的震害特征及其破坏原因,并对提高房屋的抗震能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8.
新疆新源、和静交界MS6.6地震造成房屋、生命线工程、水利设施、农业、牧业等不同程度破坏。通过震害调查,按照国家标准的原则和方法,评估了此次地震造成的总直接经济损失和灾后恢复重建经费,并且分析了此次地震的灾害特点,为评估地震灾害损失提供了科学、准确的资料和依据。  相似文献   
29.
In order to study the dynamic performance of seismically isolated bridges under the most unfavorable loads in the longitudinal direction,a dynamic equation for vehicle braking in the longitudinal direction is established.A four or fiveorder Runge-Kutta method is adopted to obtain the time-history response of a wheel set under braking force.The quadratic discretization method is then used to transform this time-history into a braking and bending force time-history of a structural fixed node,and a dynamic response analysis of the seismically isolated bridge under the vehicle’s braking force is carried out using ANSYS,a universal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software.According to the results,seismic isolation design results in a more rational distribution of braking force among piers;the influence of the initial braking velocity on the vehicle braking force is negligible;the location where the first wheel set leaves the bridge is the most unfavorable parking location;a seismic isolation bridge bearing constructed according to typical design methods enters into a yield stage under the braking force, while the shearing force at the bottom of the pier declines as the isolation period is extended;the design requirements can be met when the yield displacement of the seismic isolation bearing is less than 5 mm and the yield strength is greater than the braking force.  相似文献   
30.
西天山二叠纪的岩石圈深部过程是备受关注的地球动力学问题,新疆阿吾拉勒西段下二叠统流纹岩提供了理解这个问题的良好机会。阿吾拉勒西段流纹岩发育流纹构造、斑状结构,斑晶主要为条纹长石、斜长石和石英,长英质基质呈雏晶微晶结构。岩石为富硅(66.97%~79.00%)、高钾(2.86%~11.07%)钙碱性、准铝质(A/CNK=0.91~0.99)岩浆系列。流纹岩富集U、Th和K等元素,明显亏损Nb、Ta、Eu、P等元素,显示εNd(t)正值(4.7~5.1)和低的初始锶比值((87Sr/86Sr)i=0.705 1~ 0.705 6),锆石饱和温度为818~909 ℃,幔源物质明显。与高分异I型花岗岩地球化学性质相似,岩浆可能起源于壳幔边界早石炭世新生下地壳的部分熔融。流纹岩锆石U Pb法测年获得(290.9±3.3) Ma和(296.3±3.1) Ma的早二叠世成岩年龄,岩浆的起源可能与北天山洋关闭之后洋壳岩石圈板块尾部断离导致软流圈物质和能量上涌并引起新生下地壳底部重熔等深部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